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092|回复: 1

关于书法批评的学习笔记【之三十四】(事关书法的秋夜絮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4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卫生局 于 2014-9-14 06:46 编辑 & H1 a! K2 J0 S: R

. q  N, n9 ?* b两个月前决定做个尝试,或者说是一个试验:连续一百天每天临写一遍《城隍庙记》。
' C# ?& ~5 T0 l: ?$ `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我自己的实践证明:上班族要想一天不落的连续一百天每天固定做一件事情(每次一个小时)几无可能。' S7 w* H9 n  z* [+ W* J! H. T" i8 k
注意,我指的是一天都不能少,不管次数,仅仅指不隔天!+ {" P$ J* P9 S) H
没做之前以为困难在时间上,后来发现,还有个心情问题。
7 K, n4 H. s3 Z: F0 j( X百家讲坛上批讲武则天的蒙曼说过,书这东西,实在不想看的时候就别强迫自己。( D% o2 }  |" ?+ r* B
我看书法也是这样,心情太差的时候临写的效果不会好的。. f  i6 n: M' N! ^0 k  ~' g( k
# ]; K4 G4 u) D& ?7 `! Z% n5 k# ~4 k

& I& n. T% N) ^我发现书法批评容易走极端。
0 [, y9 C  J& V8 ?一个极端是口号式批评,没有实际的东西,无凭无据,一个人冷不丁的就出来喊两声!, ^4 H3 m+ q& A7 n0 K4 w! z( \2 T
喊就喊呗,还自恋,以为自己喊的很经典,就一个人反反复复在哪里吵吵。
9 g+ n% j5 X( L* Z: A% x- O5 Y一听就属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虽声嘶力竭也无人搭理。
0 \. S% F4 C2 \" }' |; T还有一种,就是《书法导报》喜欢的那种,动辄万言,整版整版的,他们很可能以为这是学识渊博木秀于林的象征。
8 [! r& b! [9 s" [0 U8 L有几个人看完呢?我持怀疑态度。5 q) e4 U. i; F5 o
胡传海的《卷首语》之所以走俏,原因无外乎精短、辛辣、一针见血!, M; m+ \* K! U: a5 X
评论应该像女人的裙子,在涵盖主题的前提下越短越好。
. Z9 c6 x: L% m* K) o这不是我说的,摘自于主流媒体。7 z  t5 `* W. r( W
( N0 N$ Z" b; @' |; K; S
# o8 {; V$ @7 f! D* u9 E
北京不是咱常去的地方,想常去也去不成。
. S8 x8 j1 B, ]- A, T8 j+ B: w但,全中国所有最最最重要的艺术展览都无一例外的都在北京举办,你有什么办法?
' a0 \) z$ z% Y! ^6 d现在好了,可以看网展。
. ^1 @, ^6 ]0 c, a$ c书艺公社功莫大也!+ x. g6 |7 i( A
看到动人处露头说两句当然很好,但人家说“优质回帖送作品集”,回帖的人就犹豫了。
* I& n$ d$ n$ N; x# A0 S: O" W只好说人家的字“直逼苏黄米蔡颜柳钟王”。
- `0 D, _5 C$ u9 A, C9 X' ~"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颂歌,皇帝都喜欢的东西,书法家也不会例外。- ^. V6 a$ h8 \5 N+ f2 l# W

( G5 y8 P# [+ E5 _! Y  w/ K0 t5 g# z: W
微信确实不错,省钱,还忒直接。. l' D/ b$ O7 R: B5 F3 g( b3 C
写字画画的很赶时髦,基本都会。
+ K4 g4 g3 \5 Y" u写个字发上去,画幅画发上去,说是请大家批评,其实就显摆显摆自己的得意之作,想想无可厚非。
3 Q" l8 S& M) O最近留心观察发现,还有两个现象:一是上传老婆孩子的东西,言语之间喜形于色;二是转发自己在媒体上的专版或者图文,尽管这些媒体你听都没有听说过。
6 `. I( Q! U+ X4 p- H% U9 r再就卖作品了。  B: q" _' K1 e: S* C9 ~

( x! O4 L  c% [; G3 `( m) m  {& x& x6 w* P
最近一直都在研究《书法研究》。; r8 T2 K; W5 f' T
挺好的一本杂志,可惜已玉殒香消。) k9 o6 S% U% H8 m6 |! @# r
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在书法评论界很活跃的几个大家,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就很活跃。' m. B" V9 p+ b! ?
所不一样的是,文风变了。
3 }& z6 _* L- M3 q0 y那个时候写的文章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现在你再看他们的东西,语气古怪生涩拗口,像读钟鼎文。* s& X# f1 z# x1 F$ r( G6 {
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人家现在是硕导博导,说出来的话老大娘都听得懂,能行吗?8 o/ [7 q: S" k5 P
忽然明白了《书法研究》风光不再的原因了。
' d4 @0 N) `2 m9 D& l( Q( k, @
. \  u8 o" a* n3 G# t
发表于 2014-9-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