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98|回复: 1

郑发生:道教风水文化与桂林山水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品画 于 2014-5-15 17:55 编辑

97351377826145270.jpg
烟雨漓水情 (125cmx75cm)郑发生 作


19151377826145302.jpg

清泉石上流 云山雾里间(125cmx75cm)郑发生作


45561377826145255.jpg
轻舟已过万山春(125cmx75cm)郑发生 作


44241377826145286.jpg
山水扇面  郑发生 作


23761377826145317.jpg

□本报记者 张弘
“中国的山水画有深厚文化背景。郑发生的桂林山水画不直接具有政治和社会功利的目的,却具有人文情怀。他的画厚重又有文气。文静、雅气、清新是他的特征,因而具有明显的传统文人画品格。画家寄情于山林,是出自对现实的希望,所以在中国画中,山水画的成就最高。在长期的实践中,山水画家对祖国山水陶醉、迷恋,发现、发掘其中的美,并由衷地加以赞美,也很自然地赋予它以某种现实的品格。郑发生用独特的方式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在艺术语言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在保持自己绘画语言特质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8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民革中央画院第三期山水画写生培训班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对桂林山水画家郑发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
    郑发生用传统技法为主表现桂林山水的自然风貌,他的“烟雨漓江”堪称当代经典。近日,记者在位于七星路的郑发生工作室,有幸聆听了他关于道教风水文化与桂林山水画的高见。郑发生说,画山水其实就是画自己的心。人如果能端正清静,就能日新其德,聪明智慧通天透地。画画和做人、治国一样,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底蕴,讲究品善德高。在宋代,大画家米芾就已经针对烟雨漓江进行过创作了。在画桂林风光的时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去处理画面,就能让人觉得既神秘又有内涵。
    漓江其实就是一幅八卦图。不管你走到大圩,游到兴坪,一路下去,它的每一个湾就像是一个人生的转折,每一个湾都像是一个事业的跨越。漓江一年四季都非常美,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烟雨时——— 云纱雾幔,峰回水转,山色空濛,景物依稀,如含蓄深沉的抒情诗,扑朔迷离,韵味不尽。云雾从两岸青山腰间穿过,山水浮云,倒影翩翩,就像美丽的少女披上了薄纱。
    郑发生现场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一幅四米多长,两米宽的桂林山水画作品,并解释了这幅画的两层意义:其一代表事业,其二代表家庭。画面上有连绵不断的山峰,也有一望无际的河流,还有隐在山中的深潭,漓江两岸的竹木村庄用虚实的手法表现,以大片水墨写意加细笔点染,给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郑发生说,在绘画中,画家要根据挂画的方位及朝向进行立意表现。这幅作品中宽广的河面代表事业——— 一望无际,预示前景广阔;山的脉络连绵不断,表示人脉广大;在山与山之间有云——— 朋友云集。这云不能断(有时隐在山后),云代表气——— 元气淋漓嶂犹湿。我们说接地气,元气、云气本出一元。潭把水接住,水代表财。水从远方流过来,看不到头,接到潭里,也不知流向哪里。中国山水绘画其实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与中国的风水文化有了不解之缘。“喜气迎人,亲如兄弟;怒气迎人,残于兵戈”,桂林喀斯特地貌山石结构很坚硬,但在艺术表现中应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桂林漓江两岸的竹子,在有雨时,湿润的叶子更显翠绿。竹子的飘逸,结合桂林秀美的灵性,给人感觉小巧而有诗情画意。烟雨赋予漓江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更有灵性和情调。竹子代表平平安安、事业有成,节节高。树可以画杂树,如漓江两岸的水柳和乌桕树。杂树叶子小,木质坚硬,长得很久,不易衰老,生命力强。漓江秋天的乌桕树一片火红,代表繁荣昌盛、幸福美满。漓江两岸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人感觉,就是摆在家里的小城一样可人。画家在描绘时,漓江就像一条大路,虽经过无数蜿蜒,却一直通到广阔的大海。源有自而归有终,百折千回,必达目的。”郑发生对记者说。
    要画好漓江,必须让人觉得“可居、可游、可观、可品”。品——— 看内容,看作者的思想;观——— 赏心悦目;居——— 好像生活在画中;游——— 如在画中行走。山水画要体现这几个意境。
    当记者问到作画的具体过程时,郑发生表示,在作画的过程中,该粗犷时要放得开,用大块笔墨堆砌;收拾时要跟绣花一样,细细地整理,让画面耐人寻味,品得出内涵。画画是讲节奏的。大笔里面又有内容,粗中有细,才有韵味。墨是活的,有铺设浓淡的变化,在细节里面要把竹子细细地勾描出来,给人遐想的空间。黑里面有亮,亮中有变化,变化中求内涵。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绘画必须遵循这个法则,才可以天人合一。
    2013年癸巳春节前,中国邮政桂林公司寻找一位画家画桂林山水制作一套贺年片发行。公司负责人找到郑发生,发现他的画是用传统技法与桂林山水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作品。这套邮政明信片全部用郑发生创作的桂林山水画作品印制成册,全国发行。
     郑发生简介
    郑发生,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民革桂林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鉴赏委员会委员、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副会长、桂林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桂林市第四届政协委员、雁山区政协常委,从事收藏鉴定30余年,擅长中国绘画。曾师从著名收藏家、画家谢稚柳先生,著名画家宋雨桂、叶侣梅、刘益之先生。宗法元王蒙,明文徵明、沈周、董其昌,清四王,主攻山水,画风清疏秀逸,意象高远深幽,颇有古韵。曾多次举办个展,作品为国内外名士收藏。发起并组织策划《二十一世纪如何发展广西艺术品市场》研讨会及《美术界》创刊30周年纪念等系列活动,为各电视台热点访谈、百姓文化大讲坛、桂海讲坛特邀嘉宾。出版有《郑发生作品集》等。

发表于 2014-5-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一个制砚的女师傅,歙砚,她说,那个石头啊,特别硬,嶙峋突兀,这是它的本性,所以我在制砚的时候,偏要让他圆滑可人,抚之顺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