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当时来北京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许:为了发展,我是三闯北京。那时候还是比较年轻气盛,非常有信心地觉得自己在北京能站得住,能打出一片天地来。后来才知道当时只是凭着一股义气,其实自己最初不具备那样的能力。
新:请介绍下您后来师承的王友谊、徐正濂、石开、韩天衡和吴悦石等诸先生,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许:王友谊先生是我平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从1995年开始跟王先生学习书法。
新:是怎么的一个契机,开始跟王先生学习的?
许:认识老师几乎都是需要有人引荐的。王友谊先生当时在西城区柳荫街工作,当时我经常去他在什刹海西侧的单位,后来又去他家里,再后来他回到他的老家平谷,就去平谷;和徐正濂先生认识是在2000年,当时上了徐先生创办的中国首家篆刻学习函授班;1998年石开先生来北京我们在东直门的天外天酒店认识,2004年春节前正式到石开先生家里拜师,成为石先生的入室弟子;韩天衡先生之前在上海,2002年、2004年韩先生的学生何鹏曾两次介绍我拜韩先生为师,我考虑到距离问题,可能只是挂个名,我又不想图虚名。直到09年的时候韩先生和师母来到北京,在宋歌先生的府上才正式举行拜师仪式,拜师时史国良先生和年轻的高僧空一也在场。
新:和吴悦石老师是怎么认识的?
许:和吴先生也是2009年4月,由我的师兄杨中良先生引荐。
新:需要付学费吗?
许:没有,到目前为止我一共有六位老师,没有一位老师收过的我的学费。
新:入室弟子和普通弟子的差别在哪里?
许:咱们国家老的传统把学生分三种,一种是入室弟子,一种是记名弟子,还有一种叫挂名弟子。挂名弟子一般是口头上和老师有个师生关系,但是基本上没有传授;记名弟子,比如和你在学校读书,教过你的老师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进修,交了一年的钱,进修的这一年或读个本科,学习期满,老师的教授就解除了;入室弟子是到老师家里面,按老的规矩、习俗正式拜师。这样和这位老师的关系是一生的关系,要教授一辈子。在关系上讲也更近一点,算是老师家的半个家人。
新:您和齐白石先生是怎样一种关系?
许:我是齐白石画派的第三代传人,开创者齐白石先生,我的师爷王铸九先生是齐白石先生最早的入室弟子,我的老师吴悦石先生又是王铸九先生最早的入室弟子,我的先生是第二代传人,到我这里是第三代。
新:你感觉自己受哪位先生的影响更多?
许:很难讲,每一位老师对我都有比较好的传授和影响,从不同的先生哪里,学习的侧重点也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