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休奇 于 2013-5-13 17:28 编辑
说说休奇兄(姚宏宇)的<心经>书法
那时两月前,一天休奇兄打来电话,声似悲咽,我那时尚在兰州文化宫和一个书画机构谈休奇兄的书法代理事宜。他低低地说,南怀瑾老师走了。便沉默......我一下明白却不知怎么劝慰他,只听我絮叨了许久,他最后只说了句自己在吴江便挂了电话。
南师的著作我一直在拜读,大师形象早已根深蒂固,虽说不曾见得一面,但听闻其仙逝,仍是木然已极。于是匆匆辞别了那个书画经济,回到自己住所。已经翻阅了多次的《论语别裁》还闲适地躺在床头,却已不再崭新。本想立即写些什么,却发现一字难书。
今天收到休奇兄给我发来一张他的《心经》书法,他的心经作品我看过很多,收藏也有几副了。但近期知道他现在只写心经,甚至别的作品都很少写了,俨然成了一个纯粹的心经书法家。可看到今日的作品,仍不免入神,较之以往,这幅作品的用笔更加敦厚朴茂,毫间如佛游三昧,入眼皆是清净。虽早知休奇兄曾随南师温国学习佛典,不想这么快就得此境界了。再看落墨处,佛意渺然,呼之而出,直指人心。诚如华严经句:“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其书达意与心一体,已然合一,令我不免叹服。
于是拨通了休奇兄的电话,我说他的心经书法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似有佛气融入字间。他说:“南师讲过,心经不光是写在纸上的,更是写在自己心里的”。我问,你可有什么法,得以心书合一,境界提升如此神速。休奇兄说:离目前之境而观自心,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这些都是南师所悟,我只是取其感念注于笔端,笔若得法,字必通灵性得自在,字间气息也便会有气场,对一切缘众有加持了。
休奇兄又说:南师仁孝,每日为母亲念心经,90岁高龄仍不间断。我前段时间一直忙于受邀赴各地为书,为纪念南师仙逝,所到之处必写心经结缘。我所写皆用心,缅怀吾范南师解经于世、普法大泽、舌灿莲花。我书心经只为回向有缘众生,慈悲惜慧。不求自身功德,但求种下一籽菩提,待龙象之合,生般若花。
闻顷吾心释然,想人生诸行无常,只盼春节早至,与休奇兄共论书道。也祝吾兄书入大臻,肩负先贤,秉承南师教义,以书笔为心画,为众生谋大德。
苦瓜顿首
2013.1.17
与南怀瑾大师一起
觅求休奇(姚宏宇)书道之境
文/苦瓜
夫善书者,如海航舟,能度迷类,昼夜明炬,存破群昏。休奇吾兄浸淫书道余卅载足。习书蒙启幼承庭训,以培盛根。历数寒凉,耕云种月。得入此道,方为弱冠之年。
后参二王,诸家妙手,尽得其间精髓,入神乎之笔法,并开风貌于自家。便得下笔如神幻渺然,行书间如川瀑浩荡,天云合一,真气弥漫。间或风吹草动,便觅得水过屋痕。期间生灵气象,莫不以自然为宗。厚德勤勉行至而立之岁,名动京城,用笔之妙广播一时佳话。是岁,便持书道逾天命之境。遂垂慈于羊毫指端,拟傾一生传扬书法至道,乌是笔舌能赞叹矣!
吾与兄挚交多年,茗间论书畅道。吾性钝,习书余,每忆休奇兄习书论道箴言,笔间便有所证得,前之碍膺尽脱,愚昧尽洗。然窥休奇兄墨迹,心在物外,得乎天真,道之所及也,次亦宋东坡随佛印静坐方知禅门具无量智慧也。
茶余,休奇吾兄叹曰:有笔不能为书,有纸不能为书,有墨不能为书,有人亦不能为书。合一则可为书,然能至善乎?不能至善,云胡不可,缺一法度耳。二无一,遂不自立为书。问曰:何为法度。兄答曰:临帖无算。只此无算一词,耳闻者尽数汗然。
问曰:习哪家书体易入。兄答曰:皆不可入。你只求境,便不得。无境即境。习书犹佛门修法,习书先,即修心。心念生灭,各法亦随之生灭。如得悟,弃除妄念,了悟无所得,方能笔随心意,无所碍。问曰,何以速成。兄答曰:无此径。凡道者,无举其一而遗其一乎?余遂收无明于心。
吾习书渐久,感其苦。问兄何以解脱,兄答曰:乐生于苦。极苦即是极乐。入此一道,须忘我。忘即孤独。孤独不易守心。心不在,则法难证,书也枉然。但觉难持,可书法言自省,悬梁刺骨十年苦,闻鸡起舞寒暑过。再慰曰:如能忍辱,便可精进。精进即是了达一切法,若无觉无悟,便远其境。境界难具,只因习书者多堕纸墨文字之物象空见,难究其道。断不能得悉前人智慧。不执着,不偏颇,不着相,便可法相庄严,心圆满字可成矣。
余闻之甚喜,发菩提心。故捐此千言,留于新浪,以广其传。期后之来者,同一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