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落日孤烟

[行草创作] 并州王志文涂鸦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5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创作之管见  

2011-01-23 13:15:15|  分类: 人物 |字号 订阅



但凡潦草的字都算草书,但不能算艺术草书。草书从实用转变为艺术,从汉到唐历经900年之久。概括起来,章草以隶书为架势,结构简朴,笔断意连,字字独立,布局整齐,笔法古雅,相传后汉张芝、晋代王羲之善写章草;今草在章草基础上发展,以楷法使转,改章草横式为纵式,重形连、省波磔,横竖委婉,变幻连绵,字间意义呼应,体态流畅;狂草源于今草,渊源于张芝,开派于唐朝张旭,得名于怀素。它可随意挥洒,大小无则,奔放飞扬,结构简约,连辍不断,贯通一气,节律铿锵,更富感染力。

    书法最宜写诗词歌赋,草书尤佳。它是一门概括深奥的艺术,最能体现出书法艺术特点。它“动以治静”,意多于法,生动奔放,容易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草书用墨讲究,浓淡干湿变化较大,有节奏韵律之感,其他书体无法比拟。草书创作不仅宜于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来源于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草书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草书写法

    执笔法:齐白石说:“笔掉不下来就行。”只要书写时做到合适、舒服就行,不能忽略效果。所谓按、压、钩、顶、抵五字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用笔原则:怀素说:“鄢彤字象折钗股。”颜真卿说:“哪及屋漏痕好。”意系用笔匀衡,笔笔有法,字字有矩,要力透纸背,不能溜滑失法。作用于笔上的力即提、按、拖三方面,行笔妙在于三个方面的辩证运用。提而不按会出现溜滑,从而产生望而生厌的笔迹;压而不提字会潦草而无生气,一派冗懒气象;拖是与提、按形成的合力。书法家善于驾驭、利用这些力,使笔画线条有了形象美,还表现出运行美。

    二、草书创作

    当然,要学习写好草书,创作草书作品也不是高不可及,无论专业、科班、业余爱好者,沿着正确的方法与途径,孜孜以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步步攀登,定能作出成就。

    喜欢和选择草书,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楷书楷法基础,对其他的书体虽达不到触类旁通,也应具备相当的知识,还应兼习各种碑帖古法,扩大视野,以增强自身的书写能力与技巧。由于平时书写行草与楷体同步混行,行草书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水准,创作草书也就有了一定条件。

    第二,必须作充分的准备,从大处形容,将有习武练功的精神,有一句诗叫“焚膏继晷苦成龙”,还得有大将风范,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体到创作每一幅作品,对它的全文字句进行推敲,对不常用、不熟练的草字要逐字找到根据,练熟每一点画,须如法、不逾矩。

    第三,进行谋篇布局,要高屋建瓴。不仅作行距的安排.还要按内容注入作者情感因素,体现到字里行间,展现在字、行的粗细、疏密、大小、枯润等的交错飞动之中。这些考虑与安排就像指挥员的作战地图、画家的素描草稿,我们叫它书写的小样。小样要三番五次的边练边改直到满意,写熟写到成竹在胸。正文满意之后,按其内容怎样题款,印章如何安排,一幅好的作品总是以赏心悦目的整体效果让人陶醉神往!

    第四,文房四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纸墨笔砚传统四宝,现流行墨汁,砚台可变通。用于草书书法创作,选用生宣为佳,这种纸质地柔软,具有很强的渗墨和吸水化水特点,能较好的保持墨的光泽,富于墨韵,但禁用陈墨。笔的选择尤为重要,最好用长锋软毫笔,它的特性是柔软圆滑,因锋颖长,锋腹柔,贮墨多,书写点画显得厚重丰满富于变化,富于弹性,臻于巧妙,用笔提按幅度大,则节奏感特别强。

    第五,如果不是急件,最好选定一个天气好、环境好、心情好的日子,轻松上阵,沉着应对,量纸定字,铺纸挥毫,首字领篇,行气贯通,时出新意,自然天趣,依“样”挥洒。要特别把握运笔技巧,不快不慢,亦张亦弛,要把握好墨色的枯、淡为主体、间有浓润调和,一气呵成,尽显整幅作品的艺术神彩。几年前我们为此写过两幅对联“构思如行云流水,走笔似舞凤飞龙”,“走笔看凤舞,疾书化龙飞”,这可以说是我们总结了长年创作的点滴经验有感而发。为写好一件草书作品,重视和作好小样是关键,然后顺理成章,必可完成成功之作。

    三、草书欣赏

    草书是最能体现书法艺术特点的书体,易于抒发作者思想情感,更能构成创作独具韵味、神采飞扬的颇具艺术品位的书体。草书之美来源于自身的姿态,取决于它内在的精神。一幅精美的草书作品,会使你留连却步、情神震憾、心旷神怡!怀素草书风格狂放,李白惊赞道:“吾师醉后倚石床,须瘐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显示了那种飘风骤雨,气势壮美的风格。

    完成一件草书作品后的自我欣赏,是改进提高的必要过程。自我欣赏得先将作品挂在墙上,反复地多次欣赏、挑剔。这里借用井研县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龙定鼎老师所著《临池一径》中题及草书的欣赏标准,归纳为:

    1、不乖使转。有关草书的简化、转折、萦绕、牵连是否符合法度,有无任意乖离,这是最基本的一条。

    2、错落变化。草书行笔以雷同为忌,要有恰当处理挥毫着墨的能力;

    3、笔致得体。即行笔是否达到和谐协调,顺畅有度;

    4、连绵自然,气度神畅。字与字间关系是否处理得当。

    5、结字如法,险易有度。即指结字偏旁组合,是否在法则之中避除了抵捂。

    6、抒情寓乐,有节有章。这是关于草书能否具有较强的艺术力而显声色,富有旋律韵味。

    7、风格鲜明,奇颖出俗。如果风格一般乃至低俗,即使单字写得多好,工夫多么深厚,笔墨多么过硬,也不可能成为上乘之作。

    8、纸墨如意,两者是草书表现力得以发挥的载体。关键在于翰墨扬辉,墨分五彩:焦、浓、重、淡、轻。运用得当顿出奇趣,将墨法、笔法、章法有机融合方显诗情画景,尽显魅力。

    “心有灵犀书自华”,草书全靠心灵的奔放,情感的抒发,生动的姿态,方能产生出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艺术性强的作品来。董其昌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这必定借力于作者灵动之心。换言之,用心去创作草书,方可进入高雅神妙的殿堂,产生出精品神品。

    以上管见,多系古今书家早已说过的经验信条,我们只是在学习体察中,借来表白一番,提请同道在进行书法活动中有所关注而已。

原载《奔腾书画》2005年10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法准则: 知白守黑,风神自在。 为达此目的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是 篇。篇之浊与清,宜上浊下清,右浊左清,如上字、前行相反了,则应由下字、后行补救之,所谓”先作者为主,后作者为宾,必须主宾相顾,起伏相承”(宋曹《书法约言》),总体应当清浊分明,对比强烈,动感明显,细观《冠年帖》、《十七帖》、《自叙帖》、《古诗四帖》、《诸上座帖》,莫不如此,不仅草书如此,一切形式的书法作品都应如此。否则就少动感,有死气而无活态,此为不二法门,为历代书家所秘之。但要防止刻板、程式化;千变万化,永不重复,当是永远的追求!
    二是行。行要自然律动,有节奏感。草书要以势为主,形随势生,因势得意,所谓“几微要妙,临时从宜”(崔瑗《草书状》)。字之正与侧、离与合、疏与密、清与浊、大与小、静与动,运笔之轻与重、缓与疾、涩与滑等等均要不断调整变化;字与字之间、字与字组之间、字组与字组之间,要过渡照应,自然映带,顾盼有情;一行之首尾、前行与后行、行与行之间、首行与尾行,都要相互照应,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和而不同。这里既有书写内容节奏的自然表现,也有书写者综合素质的和谐彰显。有些书家作品的竖行总体明显呈左倾之势,如孙过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王铎《王铎诗卷》、张瑞图《草书诗卷》等等。竖行的律动幅度由行而草,由古草而今草,由小草而连绵草而狂草,以次加大,其抒情性也随之而加强。
    三是字及字组。一般情况下,首字与尾字,宜大不宜小,宜浊不宜清,因以聚气,以收"严重"之效。要大小相间,过大的字,出现频率不宜过繁。小字最宜联结成字组,与独立大字相间相处,形成变化对比的格局。字组宜使左边对齐,让右边参差变化;右对边齐,让左边参差变化;宜可两边对齐,相间对齐等等。总之要使变化,丰富多彩,勿使重复。纵观古人,尤其明清以来的草书大家,莫不自觉追求。
    字与字相连、相触、穿插,字与字相离、相背、相向,一字当数字分布,数字当一字作局。
    四是题款。题款作用巨大,可以调解全篇气韵,弥补章法不足,是调整全篇布白的最后一次机会,故应引高度重视,仔细研究,审慎处理。总体讲题款位置要恰当,不宜过高过低,字体宜行宜草;印章要大小适宜,位置合理,落款如盖两方印,要阴文阳文塔配,宜上清下浊,追求平稳安妥。有些人可能受古代书法藏品的影响,喜欢加盖许多印章,以至喧宾夺主,作为尝试,无可厚非,然终非正途,不宜提倡。
    当今书坛常见的一些章法形式。
    一是传统式。满写满贯,字列清晰,行距分明,落款钤印,首尾呼应,尤为中老年书家所习用,当为主流。
    二是书眼式。往往夸张局部,突出一二字,或者突出一两笔,追求酣畅淋漓之势,可以从古代法书中找到影子。适合短幅作品。
    三是笔札式。古人笔札,可长可短,有时文字少,左边大片空白,后世收藏者在此题跋盖章。受此启发,有些书家有意模仿,甚至发挥创造,遂有此式。如:左上白,落款靠下;左下白,落款靠上;中下白,实是夸张主笔,实出书眼,等等。切忌分割匀齐。
    四是汉简式。当代山东青年书法才後郭強,首行卡着右纸边写,落款有时亦卡着纸左边线写,明显受汉简书法启发。
    五是现代式。一幅作品,多种书体,自成板块,拼凑嫁接,甚至黑笔红笔,彩纸画底,乱加印章,突出装饰效果,追求眼球效应。此法多为青年书者所喜。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画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一列如一字,一字如一画;一篇如一字,一列如一画,全篇字字不同,列列相异,所谓“和而不同,违而不犯”,通篇变化无穷,高度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老李


    多谢李老师,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客气欢迎常来常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念奴娇·赤壁怀古》(落 日孤烟/并州王志文/地上龙)
《念奴娇·赤壁怀古》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浪淘沙·北戴河》(落日孤烟/并州王志文/地上龙)
《浪淘沙·北戴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落日孤烟/并州王志文/地上龙)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岳飞·满江红》(落日孤烟/并州王志文/地上龙)
《岳飞·满江红》.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落日孤烟/并州王志文/地上龙)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落日孤烟/并州王志文/地上龙)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