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196|回复: 0

[命题创作] 师古终归于自成体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师古终归于自成体貌

2012年10月05日14:2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邓散木《行书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楚生《草书柳宗元江雪》

  □钟国康

  邓散木各体皆精

    邓散木原名铁,字钝铁,号粪翁,更号夔一足。生于上海,在印坛上有

“北齐(白石)南邓”之誉。善长书法并篆刻,真、行、草、篆、隶各体皆精。

当今书坛少有这样的人物,但那个时代却真有不少这样的牛人,邓散木就是其

中之一。

    大凡书家都有自己的斋号。邓散木的斋号比较特别,自称粪翁,书斋称

“厕简楼”。一曰“豹皮室”;又一曰“三长两短斋”。所谓“三长两短”,

在上海人的话里也有意外之意,但邓先生毫不忌讳。按他自己的说法,“三长”

者,是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则是绘画、填词。能如此坦白自己的

艺术水平,实属不易。

    以邓散木的声望,为稻粱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粪翁”这一字

号却为之带来过不少麻烦。

    据传,曾有一高官对邓的书法十分仰慕,在其面前排开金条,求他为自己

的亡母撰写碑文,同时还附带一个条件:“心憾翁之名粪,因请易之”。哪料邓

散木听罢当即破口大骂。还有一次,一富商以丰厚润笔请邓挥笔,要求落款不得

用“粪”字。邓愤而答曰:“公厌吾名乎?美名者滔滔天下皆是也,奚取于我?

吾宁饿饭,安可更名耶!”

    还有一件值得一说的事情。据说邓散木新婚之时,将其新房装点得像一个

灵堂,看似并非结婚之用,却像祭奠一样。散发的请柬则均以茅厕所用的草纸书

写,并要求其朋友不可送喜钱而须送冥币。此婚礼当时轰动半个上海,可谓空前

绝后。

    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曾手临《说文》

十遍以上,《兰亭》也临过几十遍,去世前几天还在伏案工作。

    回到他的书法上。邓先生书法精于各体,行草中具有二王、张旭、怀素之长,

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而隶书则初宗伊秉绶,其后博综汉刻,且遍

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取径吴昌硕,晚年融合大、小篆,及甲骨、简帛

文字,自成体貌

    他的篆刻初习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师事赵

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拟吴昌硕雄奇朴茂一派,留心于古玺、古陶文、砖文、

封泥、瓦当,融会贯通。

    所作生辣痛快,迥异凡响。凡笔画对称的,必一边特重,一边特轻,或三

面逼边,紧上疏下,或四周稠密从而中心疏朗,常留有小块红地与之呼应。方笔

圆笔并用,充分体现了文字盘错离合的变化之美。

    总的来说,他的印面目强烈,而书法则凡下无奇。

  来楚生书画印均杰出

    来楚生先生的自用印款为“刻近二吴风范,志我一生萍踪”,简洁明了自

述艺术取向:守吴让之、吴昌硕、老萍齐白石之味。来先生能集合书、画、金石

为一身,是不容易。但可惜的是,他未能超越前人,未能自成体貌。

    来先生行草书法学《平复帖》、《出师颂》、近代黄道周,似心不在焉,

但细细品味,却又经得起推敲玩味,沾了些古意。隶书集《礼器碑》、《华山

碑》、《曹全碑》以及汉简等等。其点横竖撇,所作气势锐利,用笔则深厚雄

奇,颇具阳刚之美。篆书学吴昌硕兼攻《三公山碑》,结字线条酸溜溜的,未

见学书得法。

    来先生重视学习前人之长,服膺八大、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亦注

重在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写生。笔下所作常能达到沉静淡泊、闲和缜密酣畅之

间,折射出金石气息,但尚未能高古。

    相比起来,其肖形印较为突出,可谓开山立派之势。这得益于其书画功

底,成就高于文字印,常常寥寥数刀,精神毕现。有时将文字和肖形结合,相

得益彰。无论在形式、数量上都可以说是历史之最,给肖形印添了光彩。

    他的刀法稳、准、狠,有吴昌硕锋芒,有齐白石一味霸悍,线条质感耐

看。但依我看来,先生书法篆刻均不知紧收中宫为何物,不行团墨团水之酣

畅,使其石味、墨味不能顺势而出,欠缺自然之意趣。

    总的来说,他书、画、印均于同辈中高出一头,水平均衡。

  不妨做多点学问

    笔者学篆刻,就是读邓老先生《篆刻学》入门的。初中那年,我从广

州购得《篆刻学》,那手蝇头小楷美称“娟秀”,内容“博古通今”。再加

上图说易懂、易学,省了我不少学费。深夜读,白天刻。可以说,邓老的影

子我植入了骨髓里。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曾举办“粪翁金石书法展览”。国学大师章士

钊看后,评价道:“粪翁所设各体书法皆精妙”。而在我看来,他的书法很

容易被历史湮灭,而使其留名的,应是他的篆刻作品。

    反观当下,邓散木先生和来楚生先生身上有值得书法篆刻家学习的地

方,就如多做学问,多读书,在自己的作品里透出些思想。如今也有些书法

家勤于出书,但未必有足够学术水平,有浪费纸张的嫌疑。按我看,能出一

本能及“粪翁”的《篆刻学》,或康南海的《广艺舟双楫》才有真正的意义。

  (作者为知名篆刻家)

  钟国康


(来源:羊城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