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清心斋主人

洛阳踏春《把墨记游小浪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洛阳踏春---把墨记游

                     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能力代表将来。所见所闻改变一生,不知不觉会断送一生。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讲。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老板只能给你一个位置,不能给你一个未来。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ss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洛阳踏春---把墨洛矿会同仁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境内有举世闻名的二里头遗址,是夏代中晚期的都城,被誉为“华夏第一王都”,自夏朝始相继有七个王朝在此建都。2005年4月,“张海书法艺术馆”在偃师市落成,2008年6月偃师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偃师市凤凰山脚下侯氏镇陈河村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的故里。  为弘扬佛法,玄奘置生死于度外,独闯西域,从古印度取回大量佛经、佛像;又笔耕不辍,译经75部,1335卷,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有感于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鲁迅先生称赞为“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玄奘大师是我国佛教史上无出其左右的高僧。
  佛陀自菩提树下开悟成道,便以慈悲为怀,上求正道,下化众生。自东汉白马西来,丛林初立,中国佛教便始终以“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为己任,时时善心高举,恩泽四乡。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书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禅意理念,影响教化世人。

  主办单位:中共洛阳市委农工委
  中共偃师市委宣传部
  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
  承办单位:中国释源书画院洛阳河洛艺术馆
  协办单位:河南山河文艺俱乐部
  洛阳蓝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一、特邀作品:在书画艺术界有杰出成就的书画家(包括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的作品,经组委会评定为特邀作品,赠本次书画大展作品集一册(届时将邀请部分特邀书画家代表参加开幕式)。
  二、作品要求:1.国画。2.书法。每位作者可投1-3幅作品,尺幅不限、题材自拟,创作资料可参考百度“佛教偈语”(格式以横幅为佳,附个人简历)。
  三、投稿待遇:1.一等奖3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6名(奖金1500元),三等奖9名(奖金1000元),最佳创作奖200名,凡获奖作品编入《中国禅意书画大展作品集》,并颁发获奖证书(开幕式上将向一、二、三等奖作者现场颁奖)。
  四、专家评委:
  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陈春思(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陈树新(中国部长将军画院院长),薛尔纳(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张宽武(郑州大学美术系教授),徐洪刚(“见义勇为”英雄、铁军书画院院长),张剑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李建业(张海艺术馆馆长),杨坤秉(书法报原副总编),张焉如(千唐志斋博物馆副馆长),李俊峰(洛阳河洛艺术馆副馆长)。
  五、作品推介:
  凡获奖作者由中国释源书画院、洛阳河洛艺术馆、河南山河文艺俱乐部组织对外宣传推介,并与获奖作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展讯息,获奖作者名单在相关媒体公布)。
  六、征稿时间:自即日起至2012年5月31日止(来稿注明“书画大展征稿”字样)
  七、投稿地址:(邮编471000)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大楼1420室,联系电话:0379-60115200 18637921281 13938823280(苏先生)
  八、凡获奖作品作为对外宣传交流之用,并定于2012年7月1日—5日在偃师市张海书法艺术馆稿展出,偃师展览结束后将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来稿不退件,作品出版权归组委会所有。
  “纪念玄奘大师诞辰1412周年”中国禅意书画大展组委会
  纪念玄奘大师诞辰1412周年——中国禅意书画大展 征稿启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不限,内容不限,长短不限,只要关乎民生,一餐一饭、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社会百态、人间冷暖……一次耳闻目睹、一段思考、一条微博或一封家书……都可以,没有任何门槛与限制。”
  “工人、农民、白领、外来务工者、退休职工、大学生等等,参与者涉及范围越广越好。如果有不识字的朋友想参加活动,也可以拜托别人把征集的故事写下来告诉我。”
  “内容则越民生、越草根越好,能直接反映喜怒哀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吃早点、买菜、打扮、交通拥挤、汽油涨价、房价高企、野狼伤人……每个人每天的感受,都有可能成为极好的创作内容。”
  “在我看来,最后入选的作品皆能体现出‘微言大义’,而这个‘微’故事,请大家来讲。”
CIMG10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首世界的数千年文明,那些令人敬仰的崇高伟大,那许多璀璨古今耀眼的辉煌,竟都是用血和泪的浸染所凝成,这不仅使人愕然、悲怆,甚至于有些困惑、不解与迷茫。孑然一身地站立在春去秋来的循环之中,望着无尽茫然的天空,面对太阳沿着亘古东西的轮回,从古到今,留下了太多的感动、感伤与感慨,在人类真诚的善良中,注入了多少几乎难以承受的无奈和忍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五千年的沧桑深处,积淀了人类崇高的文化。当我们穿过那耀眼的光芒,似乎是仍然能够隐隐看到一种鲜红的衬影。在历史发黄的扉页上,宋代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用震撼人心的悲壮,成就了一个巨大的“忠”字,“精忠报国”。他被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甚至于在他的死后,连他的尸体,都没有人敢去收殓;同是宋代垂史“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几乎死尽了全家的男根,到最后还上演了一场“十二寡妇征西”的悲壮一幕。抗元英雄文天祥,用一生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冰雪肝胆。
CIMG14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啊!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辉煌,非得都要经过那么多血和泪的浸泡!似乎是没有深深的疤痕,便无法留下深刻的记忆;没有艰难困苦的岁月,就不能有让后人骄傲的传颂。我们不知道是谁导演了这一切,我们的眼睛看不见那只无形的手!太沉重的代价,真的叫人类一颗善良的心,再也无法负重得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洛阳踏春---把墨记游

CIMG11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洛阳踏春《把墨记游小浪底》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吾辈抚笔畅怀,挥翰言志,虽无兰亭之雅趣,然也有几许淡然也。是以山水之妙,荡我襟怀;物换阴阳,修己胸臆。远离尘俗,洗除铅华,悠然而自得者也。少长相勉,师生互励,真真切切,文者相亲,荣三秦书法,指日可待矣。寥寥碎语,是以为记。
CIMG12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是道,修真理大道。儒道一家,这从《大学》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道,在于彰显像日月一样光明正大、美好的道德,使人从做一个好人做起,改变自己,去恶向善,成为一个全新的有道德境界之人,并且要不断地努力,一直做到成为一个至善至美的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止、定、静、安、虑、得,是儒教修行提高过程中所达到的不同境界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每前一境界都是达到后一境界的必要前提,如同佛教的“戒定慧”一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从天地万物中悟道,具大智慧,必然所有的意念都是真念,心自中正,身自然清净,便能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修身正心,出世可以悟道;正心修身,入世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修身,儒道,中庸之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是一项全国范围的书法活动,暂不论国展是不是能代表全国最高水平,但从一届全国性质的书法展览的技术水平来看,仍然可以为我们今后参加同类型的展览提供帮助。由于展览的需要和影响,能够入选的作品水平就必然要达到某种共同的层次,我们通过观察这个层次的整体面貌,就能从中窥见一些技术性的特点。只要总结这些特点,确定创作标准,强化训练自己的创作,就能尽快实现目标。接下来,我们从“取法”、“笔法”、“字法”、“章法”四个方面来解读。

一、取法

董其昌说“学书不临古人,必堕恶道”,无论是否参加国展,取法古人是首要的条件。此届国展,草书创作受到兰亭奖的影响,很多作者取法章草,这是历届展览都有的跟风现象。跟风比较保险,至少不会走向野路子。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如果没有自己喜爱的取法对象,跟风上届的热点风格也是一个选择。令人欣喜的是,虽然草书大部分是章草,但还是有一些作者取法经典书家,如怀素草书、黄庭坚草书、孙过庭草书等等,这说明取法耳熟能详的经典对象并不是死路一条。当然,取法这一类经典书家的人群非常庞大,要想在国展中脱颖而出,必须写得好(如何写得好?这一点会在下文提到,此处只谈取法问题)。行书取法依然是“二王”风格较为突出。隶书取法,经典和流行参半,有规规矩矩写经典隶书的,也有夸张结构关系写现代隶书的。有一件作品取法经典汉隶,每个字如原碑字那么大小,写得非常精到,令人印象深刻(1)。篆书取法较为规矩,有大篆和小篆也有战国各国风格的篆书,如《中山王鼎》等等。楷书取法多在魏晋以上,也有偏向书史上过渡性质的书体,看起来不楷不行、不楷不隶,容易吸引眼球(图2、图3)。与取法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个关键词“气息”,即作品中要体现出取法对象的气质,这涉及书法的所有内容:笔法、字法、章法等等,通俗来讲,就是感觉要“很像”。无论取法何家,必须要能完全理解这一家的所有内容,神形都要兼备,让人一看就知道学的是哪一家,并且精华尽显(图4、图5)。在此基础上从中再略微体现一些自己的个性,这可以显示出作者的创作能力而不是亦步亦趋做古人奴隶。当然,不能显示出自己的创作个性也没关系,只要在章法上调整一下即可(见章法一节)。

二、笔法

笔法的精到与否是检验一件作品和一个书法家技术的关键,笔法不精到,其他方面做得再好,最多只能是入展水平。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生死”,可见笔法精到是多么重要。与笔法相关的一个矛盾就是“书写性”,也就是说笔法不但要精到,并且还要具备流畅轻松的书写性,即不能刻板、不能描画,要在快速书写中完成精到的技术要求。否则,作品容易死板。从获奖作品来看,基本上都达到这两项要求(图5)。而入展作品(主要是行草书)多是在其中一项有所缺憾,大部分是整体效果好,但笔法略有一些粗糙,主要表现在起收笔处变化较平,线条中间和连接处较为僵硬、平直(图6)。这也给我们传递出这样的讯息,笔法不精到问题还不大,重要的是要有轻松的书写性,整体章法效果也一定要好,也就是要有墨色变化、轻重安排、疏密处理等等方面,这是视觉艺术的基本要求。字写得稍微差一点或者说“天真”一点,问题不大(图7)。但千万不要以为把字写好了就什么都没问题了。

笔法的精到在于笔画的完整性和弹性以及线型的变化。无论何种书体都离不开这些要求。完整性可以体现作者控制毛笔的能力。我们可以自己试验一下,用毛笔依次写一个三角形、菱形、梯形、甚至更为复杂的形状,看看自己在快速书写中能否连续、准确地完成这些形状并使笔画完整、干净不拖泥带水。除此之外,笔法还有诸如圆润、起伏、粗细等等要求。在书法学习中,唐楷,可以训练提按技术;隶书,可以训练线条摆动和起伏的精微控制能力;小篆,可以训练线条的稳定控制力。每一种书体都是构成我们整个笔法系统的关键,古人常常是学到老才将这些技术锻炼成熟。而今天我们则可以将隐藏在各书体中的关键技术单独抽出来进行训练,这样就高效了。弹性的问题就是笔画的起伏,我们写直的和方的笔画较容易,例如写三横,不仅要注意每一横都要有起伏的摆动,还要求线条中间具有一定的韧劲,凝练如“折钗股”。线型变化就是各种线条质感的变化,如清秀的、粗糙的、笨拙的、灵巧的等等之类的线型质感,在一篇作品中线型变化要有主次、互为补充(图8)。精妙的作品在一字之内甚至一笔之内也有线型的变化,耐人品赏。

三、字法

字法就是结构,可以说是书法中最为精妙最有难度的一部分。董其昌说“书家之结字,画家之皴法”,可见结构之重要。书法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结构的变化,结构是书法家感受世界和表达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径,这是书法的生命力所在。在书法中,汉字结构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一个汉字的结构可以怎么写、不能怎么写,都与这个传统有关。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体现出这个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的创造,创造出新的传统,成为经典、杰作。传统是由第一件杰作开始的,此后不断有人继承、并创造出新的杰作,成为新的传统。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由一件件杰作构成的历史。在这个历史中,字法结构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积累和作用形成了一定的变化范围。也就是说一个字可以怎么写、不能怎么写在书法中是有约束的。在国展中,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体现了这个传统,但都没有体现较好的创造力。

字法结构还与章法布局密切相关,掌握了一个字的历史上的所有结构还只是走了一半路。字法结构还要和章法布局配合,每个字的结构必须适应不同的位置环境,随时变化,构成新的整体。

结构分为单字结构、单字变化结构和结构神态。

单字结构。单字结构是变化结构的基础,变化结构是单字结构的发展。国展作品中,单字结构都做得较好,能体现基本的审美要求,但仔细推敲其单字变化结构仍不够和谐(图9、图10),而获奖作品在这两方面问题都要少一些(图11)。单字结构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矛盾关系:疏密、粗细、正欹、曲直、向背、黑白、长短、肥瘦、大小等等,这些矛盾关系是由我们的文化而形成的审美习惯,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单字结构中。优秀的作品任意截取一个单字出来看,其结构都要是无可挑剔的。

单字变化结构。单字变化结构受章法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变化的范围比单字结构要小,因此要求书法家对结构关系有出色的处置能力。其变化的原则还是上文提到的各种矛盾关系,只不过这些矛盾关系发生在各个字之间、各字组之间,应用的范围扩大了,把握起来更有难度。孙过庭《书谱》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下笔就是结构、就是处置各种不同的结构关系。第一个字的写法影响第二个字的结构,如此一环扣一环。赵宧光说得更清楚:“配合数字,须字字锻炼,始成篇章。”(图12

造型动态。在以上两种结构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结构是造型动态,这是书法家造型才能的表现,考验书法家对造型的感受力。造型动态就是古人常说的“象”,如张怀瓘说“书者,法象也”,给人一种抽象的意。杨慎《墨池琐录》中也说“行行要有活法,字字要求生动”,没有造型生命力的作品,实际上是在抄袭古人。在国展获奖作品中,能表现出结构动态的作品并不多,而入展作品的单字造型几乎没有什么造型动态,没有体现造型的创造力。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精神的缺失。

100_04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