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046|回复: 5

[热点] 在“书风书峰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在“书风书峰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9 ~  s0 @1 I% T. K  h9 G1 {

傅德锋


9 ?" M+ H/ S2 e. y9 Y/ x8 |3 d0 Q8 |# G1 r6 W* o; p( ^' O6 T
) S7 A9 B8 q$ `1 r& |  G/ S
很荣幸受邀参加这次大展的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我从遥远的大西北来到杭州,明显感觉到了江南浓郁的文化氛围。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特别是张公者、王平、姜寿田、李廷华、黄君、朱中原、张瑞田、张索几位先生的发言使人很受启发。今天看了书风书峰展览以后,我的印象可以大体总结为四个字:厚重、实在。- z" f0 D  y. b# m! T
5 o3 Q" Y$ J9 M, s5 e
中国是文化的国度,更是书法的国度。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集中反映,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浓缩。而那种浮在表面的轻飘的东西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的本质精神格格不入的。中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很多特别值得我们挖掘和弘扬的东西。因此,要对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核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且要对它充满一种尊重和敬畏之心。任何玩世不恭的作法都是对中国书法本质精神的曲解甚至是亵渎。学习研究书法,需要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和精神,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书法创作,都要客观务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厚重和实在,应该是我们从事书法的一个恒久的话题。- n2 i/ K# h! \
2 S) Z2 N% p4 t8 P5 @  |, ?
展览文化盛行30年以来,中国书法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从事书法研究的人士要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中国书法在当代的这种有效的普及性,反映出了时代的进步。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一方面有助于文化的修复和发展,但也会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是破坏。官本位和拜金主义思想的泛滥,对中国书法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也造成了相当的文化泡沫,导致一定程度的假象繁荣。
# J8 \# b+ x+ m! }' e4 d$ }
& V- A# R: l7 }" T6 ?当一个书法人成为一个功利之徒的时候,也预示着他的艺术生命的终结。喧嚣与骚动,虚饰与矫情,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必然现象,不可避免。但作为一个书法上的有识之士,必须认清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然而,在现实当中,仍然存在很多客观务实的书法上的求学问道者,他们不受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虔诚地守望着传统优秀文化。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功底,又有当代意识,很值得学习和推重。; L0 K. V* m+ Y& h
' n5 z6 C/ y$ A5 ?: ~. z
如今,太多的展览已经使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近几年看了很多展览,但基本上看了之后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原因就在于这些展览搞得都很花俏,浮在一个比较表面的层次上面。“炫技斗巧”成为时下书法展览的一个不良习气。小情调、小格调不是完全不需要,而是无法代表中国文化的主流。而这次“书风书峰”展览之所以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正如12位书法家在他们各自的创作手记里面所讲的那些。他们的厚重和实在,既反映在他们的创作手记里,也体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刚才我和李廷华老师在每个展厅仔细认真地观看了所有的展出作品和每位书家的创作手记,作品令人震撼,手记使人感动。6 {0 Y4 ~/ i3 v$ B6 Z) j
  o/ Y- a$ J: y- a+ H
之所以说震撼,乃是因为,十二位老书家年龄都在65岁以上,其中有的老先生都已经达到82岁高龄。但他们的创作态度都非常严谨,丝毫没有应付了事的迹象。创作如此之多的超大幅式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极好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的精微表达。有的作品写得非常精彩,具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和欣赏价值。他们的创作手记,都写得极其实在,自自然然,平平实实。不夸张、不虚饰、不矫揉、不做作。尽管他们都是成就斐然,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书法家,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自我尊大,倚老卖老。他们所谈的只是各自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感悟。每篇创作手记的背后,都有很多从事艺术的艰辛和生动感人的人生故事,这正是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方面。他们的这种谦虚谨慎,低调处事的作学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0 {$ b- G/ p; U0 C  ~4 A' n. h: u* w( b, v( O# `( P. l
当下书坛,有很多写理论和搞创作的,他们往往把架子拉得很大,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显得比较空洞。作品大多有华丽的外表而无实际的内涵。说白了,还是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支撑的结果。没有真正的学养和精湛的传统艺术功底,就只好以一些很另类的手段来达到沽名钓誉而招摇过市的目的。假、大、空现象的大量存在,正是各种不良思想对传统道德精神侵蚀和消解的结果。有的人,往往打着弘扬书法的旗号,干着聚敛钱财和祸害中国书法的勾当。这是对中国书法的反面利用和侮辱。对此,必须予以坚决的抨击和抵制。既要注重经济的发展,更要防止社会道德精神的全面崩溃。
( C1 |/ ?( l# ^% k+ o) @
, k( A- j6 D" M! r/ S" i. G. Z对于12位参展老书家的艺术成就的评价,我在被收入配合本次展览出版的《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学术文献集》里面的《弘扬书道正气
- T% t5 w" g( U; P5 h0 z彰显地域书风——写在“书风书峰”展览之前》一文当中曾有比较详细的表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总而言之,看了这次展览,感觉透过12位书法家的作品的表面,有一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厚重的文化涵养的支撑。他们绝对不属于那种“为书法而书法”的一类,而是在书法作品当中体现了各自的生活观念和艺术思想。文气、诗意、书境始终是检验书法作品艺术水准格调高低的一个关键,而12位老书法家的作品恰恰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作品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恰恰是对本次大展的展名——“书风书峰”的最好诠释。

* Q2 Y! n9 D" [8 P7 O: o$ C2 `
. o$ Q9 x- W, Y( N1 _4 L所以我就想总结一句话,我希望今后年轻这一代能够以这次书风书峰展的12位老先生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客观务实精神为榜样,真正的沉到书法的本体里面,在大的书法历史和社会背景观照下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Q! C0 g4 R2 t; C* x- C

  [% u: c" R# a6 P& S5 e# M  |& K陈敏尔常务副省长及浙江省政府对本次大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体现出浙江对书法事业的高度重视。他们对发展本省书法事业的战略眼光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充分推重令人钦佩和感动!2 G/ b6 F! t5 _! ]4 J

+ _3 J' L1 M( _$ N$ H4 H+ P祝贺本次展览成功推出。- E5 s3 W4 K! j; x/ N! B/ G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617mgmutn9zg2tcf9c9.jpg
5 g7 l7 f+ X+ D4 p* A/ s( \/ T左起斯舜威、赵雁君、刘恒、李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502z21eqat6f6lauxd.jpg
& X5 F, N/ c' i5 c2 ^1 w前排左起张索、白砥、张国辉、汪永江等,后排左一为傅德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615uy0mruuupymzmvb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发言      
: S+ N0 H! E1 N2 m# D+ f
- }! o  ?7 S( U: W. R# I  D当下,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处于某种混沌的状态,对于书法的负面现象,也可用浮躁和失序来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1 D, F% E# [/ g( K
" @8 H5 i5 b& v# |0 r* R! D: a
0 g% R' D: X% p1 P* W7 G
    多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