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072|回复: 10

“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 征稿启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

征稿启事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楹联传统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丰富市民生活,活跃城市节日文化气氛,在2012年新春前夕,特举办“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

一、主办单位:中共昆山市委宣传部、江苏省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承办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图书馆、江苏省昆山市楹联灯谜学会

三、征稿对象:面向广大专业及业余楹联爱好者

四、征稿内容:作品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有节庆气氛,形式完美,具有时代特色,尤其欢迎创作与昆山地方历史、特色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

五、应征作品必须自己原创,杜绝抄袭他人作品。

六、应征作品字数、副数不限。

七、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性别、单位、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本大赛只征收电子邮箱投稿,谢绝纸质文件。

八、奖励办法:由权威楹联专家组成评委会,从来稿中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25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另颁证书。优秀奖30名,发奖品和证书。

九、征稿时间:2011年11月4日——2012年1月4日

十、收稿邮箱:kuntufudaobu@163.com,电话:0512—57377213

十一、说明:获奖作品版权归“昆图杯”春联大赛组委会所有。

“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组委会

2011年11月4日

发表于 2011-11-1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严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评选今日揭晓7 y- U7 R/ ]& O0 n
        36副春联获奖
  C  @8 K  ], U       
* P. `; M0 }' _0 r8 `; t        历时2个月的“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于今日(1月17日)评选揭晓,36副春联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元宵节期间,获奖作品将制成展板在昆山市市民文化中心和昆山图书馆分别展出,并在昆山市元宵晚会上对获奖作者予以授奖。2 y6 f+ D( p+ R0 z5 M0 B
        “昆图杯”第六届全国春联大赛,是由中共昆山市委宣传部、江苏省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昆山市图书馆、江苏省昆山市楹联灯谜学会承办的。活动期间(2011年11月4日至2012年1月4日),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美国、加拿大1152位作者寄来的楹联作品4647副,之后分别邀请省、市楹联专家进行初评和终评。初评组从寄来的楹联作品中选出406副,终评组再根据征联“作品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有节庆气氛,形式完美,具有时代特色,尤其欢迎创作与昆山地方历史、特色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的要求,将发现的三种楹联进行了淘汰,即有的联虽然合律或是很好,但与主办方提出的征联要求有距离,有的是通用联,与昆山无丝毫关联;有的不是春联,没有节庆气氛,最终从406副入围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0名。具体奖项如下:% `" y% z. Y1 m/ `% V& A0 r! t6 U. I
        一等奖(1名):) M  R1 ^" K: C( y8 S
        革故鼎新,切勿守株待兔
/ E' s' N* Y. Q- h  ?0 z        强民富国,正宜破壁腾龙" X# i& @1 I4 y1 z4 A4 ?- s* a
        (安徽省  王  志)
+ t- I/ s' K/ C7 J9 S) C4 H        评语:联中虽无明显的“昆山”、“鹿城”、“玉峰”等地域名称,没有提“昆石”、“琼花”、“并蒂莲”昆山三宝,但用行动和成果来说话:革故鼎新,不是守株待兔,不靠国家经费自办开发区,创出昆山之路,这正是昆山最大的时代特色之一;富民强国,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从实际行动和成果暗示了昆山特征。联中巧用几个成语典故:革故鼎新、守株待兔、破壁腾龙,引用自然,贴切妥当。“破壁腾龙”出处,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也有一说事在昆山马鞍山慧聚寺:宋龚昱辑《昆山杂咏》卷上有崔融《张僧繇画龙》诗:“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民间还有“画锁制龙”的传说:张僧繇在昆山慧聚寺“画神于两壁,画龙于四柱”,每逢天色阴暗,风雨欲来时,墙上飞龙“潗潗其润,鳞甲欲动”,仿佛要乘风飞去一般,于是张僧繇即画锁将龙制住,不让其飞离。若此,则作者用典与昆山有关,且用典恰是龙年,更为切题。正宜破壁腾龙,表示昆山新年更有大作为。上下联尾字分别嵌“兔”、“龙”,与农历年辞兔迎龙巧合,是示春联,是副好春联。该联具有主办方征联诸要求,且顺手用典,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大家一致认为,此联该获一等奖。1 b9 q( C! B0 I# s3 [8 ^5 z& w, l
       
; v) p! e1 w! p) ~9 m. @        二等奖(2名):
8 M9 t( N% U3 w8 K) g一夜东风,怒放联花红六度;. R- D6 N8 I/ D% r8 Q
几声昆曲,呼来春色绿千家。" [0 \8 w- L" h& b- @
(山西省  邢福生)
! _. M+ I2 t# l( h1 T) [, W        评语:上下联首句文学成熟;“联花红六度”,暗指六届昆图杯,“春色绿千家”,显然迎春联;“怒放”、“呼来”用词贴切、轻松自然。
( ?5 p: i4 W5 S* }6 H& E       
2 I. k: L5 `( ~. ^昆曲醉人间,惜春且唱《声声慢》;
+ A# L" u( z7 B3 a7 K. R. w$ f鹿城如画里,纳福同求《步步高》。
, g2 i5 G" V4 Q! }1 X  N) H: w4 F(安徽省  张永光)
3 n  h, i0 L0 y/ D2 M        评语:语言优美,昆曲用醉人间,故用且唱《声声慢》词牌;同求《步步高》词牌,昆山小康后追求更高,力争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惜春、纳福都为春联意境。+ |( Y+ H2 d0 F8 P: ^9 w) j1 d
       
& O, ^/ U$ @+ N8 }6 s* P: v        三等奖(3名):
. x5 U1 r3 i8 m        五千年良渚百行诗,新风古韵相兼,鹿城巧布和谐景;+ `+ J7 _9 _  u- ~3 H
        数百里春光千幅画,国计民生并重,昆曲频扬幸福音。
! W9 o: }9 |/ o: P" Z        (北京市  梁  霞)0 l1 `2 k2 E0 I& {$ [# v, e
        评语:“五千年”与“数百里”,将昆山时空开出,有气势;“巧布”对“频扬”,生动有致;最后结尾“和谐景”、“幸福音”,与中央要求和昆山成果联起来,有时代特征。“数百里春光”展现新年迎春主题。
1 `9 ]& G& [: `# ~! m1 b        , n' E( f" \/ t+ ~/ U
        城开十里雄图,观水漾诗情、山凝画韵;业展鸿猷、人呈骏彩,纵游登玉岭,极目感怀:堪称世上无双境;
3 s- t5 N& B+ ^        景纳四时胜概,赏春舒柳线、夏绽琼花;秋斟菊盏、冬试梅妆,乘兴泛澄湖,倾心赞叹:不愧江南第一乡!$ ]3 r4 w4 W5 P' z
        (福建省  李忠云)
% k# T# s; @" c5 L. K        评语:上联十里雄图:山水事业人物,下联四时胜景:春夏秋冬,纵揽综述昆山世上无双境,江南第一乡。
9 b& l! }/ H% i" c6 X% W! r7 a# g       
; `) G9 q  l) t7 t盛世龙腾,且听昆曲无双韵;春风燕约,更立琼花第一枝。
+ G) ]+ V0 o' B& Q(江苏昆山  康黎明): C& a! |+ C+ n0 ]0 \
        评语:龙腾、春风表龙年新春;昆曲、琼花点出昆山特色;且听无双韵,喻昆山将谱出丰硕成果新韵味;更立第一枝,以示昆山保持全国百强第一县的雄心壮志。
% u7 c# d( T5 q* E        优秀奖(30名)# p5 Q  m% P. |0 _! K. D
锦绣鹿城,无边春色无边福
3 E$ W& C& x5 K1 W' {* u2 |吉祥龙岁,一寸光阴一寸金2 n* ?: |9 W2 |' w3 v- y; M' P7 A
(江苏省  武学春). R  m, e# }  E$ o

& F  K- d1 y4 S" \1 g  x3 H向幸福看齐,龙是先行者 : v- L8 l% a% h# e" x, X$ ]
把昆山扮靓,春为大画家
6 u- K+ q! {, A; m9 D: }(河南省  陈  忠)
5 }8 i! ^0 U$ [& D/ C5 h3 G( Y% b6 C; U5 I2 k
昆山带笑,柳丝泛绿织新景% E& K- _% j$ S; d% r& X0 k# Z9 L
图画藏春,竹笔描红染惠风
3 ^0 W% e" r* K! j5 k5 s- S(河北省  冯贵明)
3 `* j' J" c0 A; [$ T2 c& Y, d  n, \% L' |( K5 k& U

+ Q! o" d+ S3 Q9 ]" \昆曲弄情,花开满院迎春笑
% G! N' C* }9 y0 j0 r图书增智,年到千家伴福生2 M8 Q2 d3 ]2 l; f: b
(湖北省  陈明安)
1 ?; a" ?6 T% X/ S7 t  t& ~; k* M: p) _, C. _7 ^
燕语迎春,一曲昆腔辞玉兔
2 H4 U' _# P: Y' h* }% d! y鹿城报喜,千家爆竹接金龙8 _% J& o$ K. J9 X3 q" d5 d
(安徽省  姚  莉)
/ \. [0 T8 \# y* _' p8 i# M% Y" X4 h3 k% v0 T$ x2 h# e. D
妙笔蘸春光,看发展浪潮,从昆山涌起
% x, \/ G8 G7 _+ W  \新弦弹富曲,赏繁荣景象,向画境延伸1 d1 a! |0 x0 i) o
(湖南省  余培发); s$ S+ n& \, j  V* e' _

! ?- h( N# K" Y8 ^7 h5 Y2 U兔岁已传千道喜,喜盈华夏
0 J+ p! j' l' l8 l, t' R龙年又送万家春,春满昆山( e3 j* S8 K! d2 K- V: X. [$ f$ L
(山东省  王兆刚)
) S5 ~6 _5 i9 d4 {. i. P8 H- d* X7 ^: e5 y
墨染兔毫,已描昆市和谐画
5 f! Y4 h: C8 ^4 i( f5 x1 \. u春昂龙首,再展鹿城锦绣图
3 B2 U1 M3 j4 ]$ \, i(河南省  孟凡国)
, ]" |- \; Y" s/ _: l8 u$ @5 |+ ~, j0 C, m& \
龙吟盛世
7 @6 D! J- A) ^) H: x" [" N春满昆山
+ o' Q) n* p  S; E+ q- @7 S(福建省  陆琪灿)4 R9 y3 r! |1 Q! B/ i
龙携瑞气到昆山,布万道祥光,迓迎来遍地欢歌,满城绚烂
' `- ?# Y4 q6 F燕约春风回赤县,播一犁好雨,收获成无边画卷,不尽和谐
$ u+ w5 ?5 O' Z7 z* g0 |/ E(河南省  朱其亮)" N! U/ b7 h% j& n
3 P, P; U9 g  h. b
昆山蕴秀,英贤崛起千秋壮
4 i3 s# h, b: i8 O9 W0 ~图案翻新,春色迎来万物苏
; x$ e$ ?7 i3 }  x(湖南省  莫其孝)( n, z3 ?: j) m5 c8 e

4 m& n5 j7 L5 v0 N* h兔岁通灵,昆山种玉,富庶歌吟金缕曲
; U# q8 j' H& _; Y龙云兆瑞,商海探珠,珍奇装点玉堂春
2 o' U; |; m" H& b! t3 r0 s! B(辽宁省  许东航)8 {" |) J7 ^9 S4 J0 s' N. o
9 {! u* W3 v! b3 q! u. @
鹿城舒锦绣,四面祥云。十里霓虹,谁唤春风荣宝地
$ e+ A( `" D# Q8 Q9 n' n  T5 w3 y& ~龙岁灿光华,千年吴韵,万家灯火,我邀明月醉昆山: K0 Z/ U$ [+ m: W8 C
(江苏省  叶炳如)
9 {( D/ x+ K; C- o7 ~& t
) f1 l; t) b) R/ @日暖神州,政惠三农千顷绿9 i% {. m5 B5 s2 t7 q' R
龙临大地,春盈九野百花红
! ^5 {& i; C. R(河北省  韩述本)
( _' B: K6 f' O+ @' Q
1 T, [* l2 M  I昆曲翻新,春风领唱龙吟曲
, o1 t% i7 v( t# K( [琼花吐瑞,香雪和拥蝶恋花/ S4 X* u4 H* a4 m
(广东省  肖靖海)
: N0 l- \8 O4 r不问江南,不问江东,但问昆山春几许: m+ u; T- k+ e* s* L
亦关城内,亦关城外,最关黎庶福盈门) n8 w# u: O2 \" ~- {2 s
(山西省  廉宗颇)
& o( }, e1 `2 d; I
, t) N. s1 i4 L兔颖点题,满腔昆曲和谐韵
# v' @& b1 a# J+ r/ v. F) l龙章开卷,万缕春风幸福诗( A7 ]: }, L- _/ M4 t
(广东省  蔡锡拱); Q3 G6 M0 f5 q4 m* i4 S  C
8 \, Q1 D4 `- `4 W/ ?
玉峰耸翠、娄水流金,春风万里传昆曲4 }, Q1 C/ @2 G1 ]
改革腾龙、创新翥凤,梦笔千支绘鹿城$ r/ }( S, {3 J2 m2 F7 z, M
(江西省  彭志平)
6 f' s: k9 q* q( F3 ^5 Y
! v$ t8 F2 ~. C( [! O浣纱记玉玦记记记精彩
) e$ p- b; W' ~7 g( ~: q1 P; _跳板茶阿婆茶茶茶芬芳+ m" {/ r( t5 ^* d7 K' w# u4 Q
(江苏昆山  杨瑞庆)
6 U1 o# t- S: b. r9 H; l9 f" l- P6 D' Q2 c& y1 r+ c' Y- k
太史淀边瑞雪纷飞辞卯岁
" V5 y* ~3 t- O亭林园里寒梅怒放贺辰年* K4 Q/ F4 y. o8 v6 L( a' E# A
(江苏省  陈志强)
( s2 [4 y% z5 _* I4 b
. X' c0 z( O& @% C7 r) `/ _2 n" k春到鹿城,最陶醉:奇石玲珑,琼花烂漫,红莲并蒂
: b% F$ ?5 g: J我讴昆曲,应赞扬:人文荟萃,科技兴隆,好戏连台
6 q: \- C6 N# v(山西省  张丽转)
, ?! X/ _5 M, b$ B! M2 |% y6 f7 G古韵唱春,喜昆山镶玉,吴水流金,鹿城奏凯歌,获玉收金辞兔岁
) l# j4 E( H4 C, D3 {% d' @9 l7 b6 _和风着色,看琼蕊飞红,柳梢染绿,良渚挥椽笔,点红皴绿绘龙图
3 w! O% `# a/ l/ b(吉林省  王  亮)
( u8 o2 V* O) o$ V6 t
- |" G0 J1 k$ Z/ ^九镇三区,百万居民,十万台胞,伴竹韵梅香,欢天喜地迎春到
4 n) Z9 h) r" q) a8 b$ j& w9 F, u# q古城旺邑,千重龙象,四重瑞气,携柳风花信,笼水漫山扑面来
! e/ h# q1 \4 N% A' k- o& H(北京市  王锡安)
% d2 \. X3 e8 ?+ t& ^0 ~& W( k' G
5 s: T% B& q$ ~! V3 U8 G玉兔返蟾宫,愿联坛,笔花不逊琼花美. B' f  X5 R3 ^
神龙腾禹甸,祈藏界,金石毋输昆石奇
5 G) Q# y% M2 O" A5 ~(江苏昆山  郭鸿森)
6 v1 _3 f+ E5 o" M8 X7 @
( r' G% s+ H5 X! z谁挥兔笔,序启龙章,把烟雨江南,收入和谐卷2 b2 R, g3 D9 h& l* x
春满鹿城,韵添燕唱,听水云梦里,荡来喜庆音
+ a# I, a; [0 j# Z! Z  w(河南省  余小伟)$ W) K" g! u; @9 d: b# X  [; }9 z

7 z& |4 h; d+ b6 S) N0 S画里湖山,剪一段时光归鹿邑
5 X" D5 M7 S. U' s9 i9 |诗中岁月,养十分春色灿龙年
; N- H* }; ^# l% [9 d7 @. z(江苏省  徐俊杰)
. p/ M, p. q9 R" z  z4 B' t
. _+ q7 ~- }% c, d$ E吴越里寻千年故事,亦古亦今,喜日月常新,昆腔唱出和谐调
- r9 y. s' ^$ {* y: m& v3 J; D沪苏间嵌一粒明珠,如诗如画,看湖山大好,琼蕊开成活泼春
  f; N3 C; j" q2 V: n5 p(安徽省  周广征)
3 g& H4 u& W; j7 z$ B五千年水润江南,笔绽琼花,墨舞晴岚,泼彩云霞凝画古% D& b8 p4 l: L$ v$ }, Y* B
三百里名驰海外,龙腾良渚,凤鸣昆曲,萦香吴越占春先- \, U/ G" ]! c; r5 e
(河北省  张志强)
% R: V$ H* @7 l1 H8 t* V0 C( O  A8 o5 u6 A2 z( J  a
琼蕊绽开,三宝招鸾引凤
* V! Q/ P! s' \' G龙头舞起,百强立地擎天( O8 E! L$ c5 ]' V8 i" k
(湖北省  陈红梅)! a1 W, r8 f  t/ h& Y2 ]( P
3 h. w7 Y! K6 r7 r- G  Q, f
玉出昆冈,地灵人杰,遥想亭林警句, C7 S5 \  M+ ?7 ]
龙吟华夏,雪舞梅香,赢来民族新春
# t  S$ E" r4 r$ Y; e, ~% x. o(江苏省  程永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三等奖的春联果然不错,让人服气!可喜可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有新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6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