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钟国康

██中国名联书写一遍,撰写一遍。(最巨人气。信不信由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2834453015493450840.jpg 25572001634334568991.jpg {:soso_e181:}
{:soso_e181:}
{:soso_e181:}
2594917810312683210.jpg
3067232821233163808.jpg
1021472690500111935.jpg
255720016343345689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旅游景点“钱台”门联。多谢大家接龙。。接龙结束。

http://www.zgcfw.com.cn/thread-103475-1-1.html
-----------------------------------------


“钱台”门联:

钱内备方圆,谁悟其中深义?
台前观静噪,恰逢闲里浮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平凹 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历久乃成,其鸡望之若木鸡,盖德已全,它鸡无敢应者。

  这个故事,我最先不是从《庄子》上读的,是钟国康告诉我的,他送了我一枚印:木鸡养到。

  钟国康是我十余年来见到的很奇怪的人。他凹目翘鼻,胡子稀疏,头发长,卷而油腻。老是穿黑衣。似乎背有点驼,前襟显长,后襟短促,一条线绳从领口拉挂在腰间,他说有这条线绳就生动了,其实拴着一个手机。行走飘忽,有鬼气。

  他是位书家,用笔在宣纸上写字,用刀在印石上刻字。

  形状这般的孱弱,他应该低眉顺眼,应该寡言少语,但不,他始终不能安静,走来走去,好激动,表情丰富。不停地要说笑,边说边笑,边笑边说。我见过他在宣纸上写字,墨调得很稀,长锋笔戳过去,几乎是端着水墨,淅淅沥沥地就到了纸上,然后使很大的力和很大的动作,如武术一般,出奇的是墨是墨、水是水,有海风山骨的味道。那场面,能想象李白酒后作诗,李白可能很清高,很潇洒,他却几幅字写成,满身墨渍,尤其用卫生纸按拓,一团一团脏纸在地上丢下一层。

  在印石上刻字他就更疯了,眼镜往额上一推,好像让头上再多两只眼,然后拿块印石,看,看,看得印石都羞了,猛地从怀里掏出刀来,别人的刀都是一乍长的,他的刀一指粗半尺长,简直就是钢凿子!咔,咔,咔,他讲究节奏。

  他从来都是自负的,眼里无一人无一物能碍,却同时又都为他囊括。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他正经地告诉我,他要活到九十以上,他要年年把一些东西加进他的艺术里。我不能准确地读出他有哪些突破有哪些局限,但我在他的书法里读出了金石味,在他的印刻里又读出了毛毫、水墨甚至宣纸的感觉,其宣纸上、印石上的作品雄沉豪放,感情充沛,生命蓬勃。

  我看着他,总想:这是个什么人呀,可能前世是钟馗,今世才一身鬼气,又邪而正,正而大吗,或许是关公门下吧,玩的是小刀,使的却是大刀的气势?

  我也送他一幅书法:木鸡养到。

  能把木鸡养到的人,才能让石说话吧。陈文这本书,记录的正是这个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国康·"丑人美印"一文出现在: 百度文库 > 教育专区 > 中学教育 > 高考 > 高考语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a750621eb7360b4c2e3f64a2.html?from=related


http://wenku.baidu.com/view/a750621eb7360b4c2e3f64a2.html?from=related

1:文章开头浓墨重彩多一钟国康肖像举止,这样写有作用?(6分)

2:阅读全文,回答作者是如何表现其“美印”的?(6分)

3:文章中篆刻大师钟国康可谓栩栩如生,请简要概括其形象特征。(6分)

4:文章最后说“这种坚持最可拍”,联系文本,谈谈你对“这种坚持”的看法。(8分)

答案:

1:一是与文章标题相呼应,重点描绘其相貌主“丑”。同时,也领起下文,为写钟国康的活“印”估铺垫;二是欲扬先抑,用相貌之丑,来突显其“治印”技术之高超,三是烘托映衬,作者用相貌举止之丑陋“另类”来描述其人之“另类”与“非著名”。

2:作者采用侧面烘托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其篆刻之“美”。如用围观者众多与著名作家贾平凹造访与兴奋神态来烘托其治印乏美,用夸张、比喻手法下面表面表现其篆刻之娴熟高超。:

3:钟国康非著名书法家篆刻大师;他外貌平平装扮“另类”,治印技艺高超,书法精当富有张力;个性自信,喜恕出自性情;坚韧勤奋,不同流俗。

4:“这种坚持”在文中有多重含义:一是表面是指钟国康“每天都戴着一副小号墨镜”“墨镜总是架页额头上”,就像鲁迅的八字胡,坚持了20多年不变。”这种另类的举止装扮;二是批蕴藏在后面的坚忍部拔的个性品贡;三是指坚持练习书法与篆刻,甚至足不出户,闭关修炼;四是隐藏在举止行为后面是一种执着坚持,用于追求的可贵品质。正在上述“坚持”才成就了其“丑人美印”卓越成绩,成为“非著名”书画家篆刻大师。

  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一、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

二、文章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传主的,(用了哪几件事,来刻画的)?

三、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四、文章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

答案:

一、钟国康非著名书法家篆刻大师:他外貌平平装扮“另类”,治印技艺高超,书法精当富有张力;个性自信,喜怒出自性情;坚韧勤奋,不同流俗。

二、肖像描写:篆刻的高超技艺;书法的张力;为人与治学的态度。

三、欲扬先仰,比喻,夸张,衬托,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正侧结合。

四、分为两层:艺术上的成就与为人。

--------------------------------------------------------------------------------------

丑人美印

本报记者 蒋韡薇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1/06/content_3016266.htm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1/06/content_3016266.htm 

   

钟国康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限于他的外貌:丑。

   

他总是一身黑衣黑裤的装扮,长到脖子的头发油得发硬,乱蓬蓬的仿佛一周没有洗过。他个子不高,细眉小眼,每天都戴着一副小号墨镜,但又不像香港导演王家卫那样总是遮着眼。他总是把墨镜架在额头上,就像鲁迅的八字胡,坚持20多年不变。他胸前绑着几米长的黑绳,黑绳绑着黑色的手机,手机通常挂在胸前,有时手机掉在地上,他不捡,就像拉狗一样拉着手机走。

   

不过,一旦他摊开宣纸,提笔写字,或者刻刀在手,雕琢印章,立刻能引得一众美女如众星捧月般将他团团围住,全然顾不得他身上那股子墨臭味儿。这个从中国大陆最南端小村子里走出来的农民,如今的身份是“非著名”书法家、篆刻大师。

   

他刻章无须打草稿,用墨把印石涂黑,握起刻刀就刻,无论是怎样的生僻字,都不需要去翻查小篆的写法。刻刀是自制的,并不锋利,但琢磨印石,就像切豆腐般容易,他说靠的是腕力。谈笑间,不到10分钟,一枚印章就刻成了。别人惊诧这样的速度,他只淡淡地说,就是刻多了,手熟而已。

   

迄今为止,钟国康刻过的印章,只怕要以万来计数。即便是同一个字,他也要百般琢磨,刻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来。作家贾平凹曾得友人相赠一枚钟国康刻的印章,十分喜欢,到深圳来拜会钟国康,请他再刻几枚。钟国康创造性地把平字刻得很不平,那一竖还刻出了头,因为他觉得“贾平凹这个西部的宝贝后半生不能又平又凹”。平字的那一竖还插进凹字的凹里,这种平凹的关系,看起来像男女关系,但又不仅仅是男女关系那样简单。贾平凹很喜欢这方印,抱着钟国康亲了又亲。

   

看钟国康写字,更像是看戏。

   

他用的墨是自己调制的,里面有茶有酒,还混合了中草药和矿物质,据说是为了追求特殊的氤氲效果。调墨最初是因为穷,在墨里随手加些茶水来练字,省钱。但后来就成了一种追求,材料也是越来越高级,如今非正品茅台酒不用。

   

这种专用墨汁很臭。他用一支同样“做过手脚”的长锋毛笔写字。他写字大部分是涨墨,像泼水一样。一些字如风雨,用“吊”笔让墨滴下,笔根本不落到纸上,字很高蹈空灵。一些需要用力的笔画,他用像扫把一样的“沙”笔。总之,一幅书法作品,就是他的一场戏。

   

为了使书法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他用涨墨写在宣纸上,让墨按自然流向涨一会,然后再用“护舒宝”卫生巾瞬间按止、吸干,笔画立即变成了金石味。有人把钟国康的这种写法誉名为“水落石出”。他自己则每次写完都带几分得意地自夸“这字不错,有骨有肉,有毛有皮”。这种说法虽有王婆之嫌,但他为一些建筑物题写的名字,确实像男子汉,能扛得住。即便有的字写得像挤在一起,也是像一个人紧缩成一团准备出击的状态,很有张力。

   

钟国康承认自己也当过狗腿子,是吴昌硕的文化走狗。20岁时,他喜欢吴昌硕的作品,对于吴昌硕的篆刻书法,一刀一笔地临摹,学得非常像。当然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形”像,而“神”还不具备。如果谁说他学得不像,他就会生气用墨汁泼人,骂人。渐渐地,有人把他的临摹鉴定成吴昌硕的“真迹”,他反而不高兴了,因为字里面没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邓小平南方视察后,正是深圳特区真正起飞之时,钟国康却选择隐居了。他住在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的城市里,足不出户,闭门写字。一闭门就是12年,“出关”后,他不再说自己是吴昌硕的走狗了,反说要超过吴昌硕。

   

友人说,活在这个世界还是谦虚一些好,要夹着尾巴做人。他笑:我没有尾巴,怎样夹着?他的工作室里贴着书条告示来访者:茶自斟、酒自饮、烟自抽、废话少说。失陪失陪!一位领导来了,问钟国康:你是针对我吗?钟国康笑了笑,继续忙自己的事。领导生气走了。

   

到北京拜访书法界著名的评论者,人家对他的作品夸赞有加,出得门来,钟国康像打了氧气的鱼,游在北京的空气中,眼睛发亮。

   

有话就说,直来直去。钟国康如此个性,却也交了不少好友。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性情中人。把一个小墨镜举在额头,小小的动作数十年不变,也可以见证这个男人的某些坚持。朋友说,这种坚持最可怕。




------------------------------------------------------------

http://wenku.baidu.com/view/a750621eb7360b4c2e3f64a2.html?from=related

1:文章开头浓墨重彩多一钟国康肖像举止,这样写有作用?(6分)

2:阅读全文,回答作者是如何表现其“美印”的?(6分)

3:文章中篆刻大师钟国康可谓栩栩如生,请简要概括其形象特征。(6分)

4:文章最后说“这种坚持最可拍”,联系文本,谈谈你对“这种坚持”的看法。(8分)

答案:

1:一是与文章标题相呼应,重点描绘其相貌主“丑”。同时,也领起下文,为写钟国康的活“印”估铺垫;二是欲扬先抑,用相貌之丑,来突显其“治印”技术之高超,三是烘托映衬,作者用相貌举止之丑陋“另类”来描述其人之“另类”与“非著名”。

2:作者采用侧面烘托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其篆刻之“美”。如用围观者众多与著名作家贾平凹造访与兴奋神态来烘托其治印乏美,用夸张、比喻手法下面表面表现其篆刻之娴熟高超。:

3:钟国康非著名书法家篆刻大师;他外貌平平装扮“另类”,治印技艺高超,书法精当富有张力;个性自信,喜恕出自性情;坚韧勤奋,不同流俗。

4:“这种坚持”在文中有多重含义:一是表面是指钟国康“每天都戴着一副小号墨镜”“墨镜总是架页额头上”,就像鲁迅的八字胡,坚持了20多年不变。”这种另类的举止装扮;二是批蕴藏在后面的坚忍部拔的个性品贡;三是指坚持练习书法与篆刻,甚至足不出户,闭关修炼;四是隐藏在举止行为后面是一种执着坚持,用于追求的可贵品质。正在上述“坚持”才成就了其“丑人美印”卓越成绩,成为“非著名”书画家篆刻大师。

  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一、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

二、文章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传主的,(用了哪几件事,来刻画的)?

三、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四、文章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

答案:

一、钟国康非著名书法家篆刻大师:他外貌平平装扮“另类”,治印技艺高超,书法精当富有张力;个性自信,喜怒出自性情;坚韧勤奋,不同流俗。

二、肖像描写:篆刻的高超技艺;书法的张力;为人与治学的态度。

三、欲扬先仰,比喻,夸张,衬托,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正侧结合。

四、分为两层:艺术上的成就与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猛男兽,丑石康。很想有这种力量…
猛男兽,丑石康。

很想有这种力量…




未命名3333333.jpg

12021216564b514ddfe8c24aa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国康 于 2012-2-12 18:08 编辑

丑康石;
猛兽男。
12021216564b514ddfe8c24aa7.jpg
未命名3333333.jpg
未命名3333333.jpg
12021216564b514ddfe8c24aa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