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579|回复: 2

[评批] 当代书法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当代书法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3 a3 A# H4 w! e2 o  i) }

; D6 A4 x8 U! u0 j
* U8 D% W' O& s, S1 P# f7 O& ]1 f9 U6 w
傅德锋

; z7 o; r' ?' u+ M
  + U. n4 v$ H  ?2 ?  i4 H

: A% F8 F' B' O$ p, M
" x( S4 P! H# t. A2 N当代书坛可谓群雄并起,名家林立,染指书法之爱好者更不知凡几。伴随着书法热的进一步升温,各路“诸侯”逐鹿中原,话语权之争、名利之争愈演愈烈,书法界的各种话题鱼贯而出,层出不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风起云涌,扑朔迷离。各路诸侯之中,实力和影响最大者似乎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此外,中国书法院、中国国家画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等学院、机构各具优势,但上述各机构团体之间又互有交叉,在互相竞争中求生存,在共同合作中谋发展。/ n- Z" |1 Y. h3 n, V$ J; L
; {4 C: ], t% Y) a6 o6 R5 O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每个机构团体的一些带头人基本上都是当代书坛的顶级人物或是中坚力量,他们的艺术成就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在其培养和带动下,出现了大批的追随者,围绕他们形成了多家鼎立之势。

. r" @- r/ {0 g2 F- _3 o& i0 B+ i  I! x
  但近两年以来,“官商并入书道”之说很是热议了一阵子,甚至至今还是一个敏感话题。有人认为,书法这块蛋糕本来就不大,懂或不懂书法的人,无论行家票友大家都来从中“分一杯羹”,大有将这块“蛋糕”瓜分之势。关于此事,人们是见仁见智各说不一。有反对的,有赞成的,还有莫棱于两可之间的。我个人认为,该来的一定会来,该走的必然会走,不必大惊小怪,惊慌失措!人家要学习书法,任何人阻拦不了,甚至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角度来讲,不仅不应反对,还要给与鼓励。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矛盾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至少官员爱好书法对书法的宣传普及是有好处的。至于说到官员票友书法对书坛的误导这一点,也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不一定所有官员的书法都是差的,毕竟还有一些是比较优秀的。因此我们也要给于相应的理解和支持。; D# ?3 z) U, P- ^5 N4 k
7 O  [# K& K' Z
  官员从事书法,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有的官员思想觉悟不高,骨子里想利用书法大捞名利。原本书法水平并不高,但往往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影响兼任书法协会的高级职务,进而达到推销作品以牟取暴利的目的。这个问题只能从行政体制上去约束、规范乃至解决,否则,谁也左右不了,因此另当别论。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领导干部热衷于学习书法,写字的水平自然会有所加强,但其所暴露出的“爱好”,往往也就成为了一个“软肋”——钻营者就会投其所好,会怀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灰暗目的,披上这一雅好的外衣,利用“糖衣炮弹”,在不知不觉中会攻下官员的思想堡垒,使得一些官员被蒙蔽和利用,有的甚至最终身败名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1 _( X4 H1 w$ f' h0 a: N' w

) W: C; j+ }: P' s$ y
  有一则 “悬鱼太守”的故事,说的是:太守羊续爱好吃鱼,被管家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后,有人送鱼给他,他拒收,那人坚持留下,最后他把鱼挂在门口,直到烂臭成鱼刺。以后再也无人送鱼给他。据说,为了此事,羊续还辞掉了管家,认为这是“家丑外扬,惹是生非”。按照“君子疾所欲”的原则,爱好一旦成为别人打击的软肋,称为 “丑闻”,似乎也不为过。, ~- M9 m& [$ o* n" Z) m% ]
$ l+ i& F7 ^, s+ Q+ X- Q
  由此可见,官员利用书法索贿受贿也好,投机分子主动以书法的名义行贿也罢,并非书法之错,关键还是在于具体的人。一个官员如果置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于不顾,即使不搞书法,他也一样敢铤而走险,沦为贪污腐败分子,成为社会的罪人。只不过借助书法似乎更具有隐蔽性罢了。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坏事,早晚要遭到上天报应,受到社会惩罚。: d7 L6 r4 W! l0 B. w
# I  p8 o. ~4 q
  对当代官员从事书法一事,还是要从多方面来看,不宜武断地下结论。我国的古代书法史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就是一部官员书法史,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书法作为其中之一,在特殊时代,只有官员更具有从事书法研究的优势。现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书法走下神坛流入民间,日益平民化、市场化,随之从过去的文人士大夫之余事、书斋雅玩转化为专门的职业,这就出现了新的利益分配问题。3 {) b) ^0 q' N; F

/ o- p) V* E" z, C) I  D) U  从纯艺术和精神文化享受的角度而言,任何人从事书法都是无可非议的,其中之缘由不言自明;但从物质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把书法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将其留给那些不在体制之内、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的人似乎更为合适一些。这也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保护方式,同时不在体制之外的人似乎更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好书法。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倒不见得体制之外的书法家因为思想等等方面的相对自由,其艺术水准就一定会高过体制之内思想相对有约束的人。艺术成就高的人,往往是那些有隐逸思想的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关键在于思想境界的高低。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思想境界达到了,处于何处都关系不大。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就不展开论述了。
( c8 [: }2 j0 H& o8 J" t
+ N- D9 O8 ~; J9 _( S  如果从经济创收的特殊角度而言,把书法称之为一块艺术界炙手可热的“蛋糕”也未尝不可。但书法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呢?从展览文化盛行三十年以来书法界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书画市场的逐渐升温,经过多年的普及、提高、宣传、推动,书法在艺术市场当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大,前景看好。一大批书法家已经成功将自己推向市场,成为了艺术品收藏家们青睐的对象。他们的生活水准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正是他们的榜样作用,吸引大家纷纷往这条道上挤。( V3 }0 j. e! I# v4 {

  w* _+ a! Z5 u1 L( L
  去除急功近利因素,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只有那些真正功力深厚,艺术水平高的作品才更具有收藏价值。因此说,要吃书法“这碗饭”,必须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才行,干好了手里的活,就不愁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问题是社会毕竟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字以人贵”,以书家社会身份的高低来衡量作品价格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时之间很难完全改变,因此,大批官员摇身一变成为书法官员之后,就势必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一些非书法领域的社会名人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来势迅猛,更加加剧了这种矛盾。这就导致好的作品往往没有一个合理的价格,而一些劣质作品反而大行其道,炙手可热。价格和价值严重失调,很多人搞得没有饭吃。无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社会影响、名气上来讲,一般人士是根本无法和官员、社会名人相提并论的,艺术水平高而郁郁不得志便成了司空见惯之事。
: g& E7 T! K6 K$ ^) k1 a9 I9 m, Y+ h6 E! O( W
  事实上,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衡量一个书法家,绝不完全在于作品的市场价格高低,价格不等于价值。艺术成就和经济实力不是一回事。能够二者兼具,那当然再好不过。可从历史上大量的艺术家的整个人生来看,起起落落,飘忽不定者大有人在。甚至一生穷困潦倒而艺术成就卓越者也并非绝无仅有。好多世所公认的艺术大师,观其一生,经历何其坎坷,生活何其困顿!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给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精品。
% i4 \( e9 K8 Y! S
  g9 z: }  q5 d& S# g2 T* M
  时至今日,艺术家们在强劲的市场经济狂潮冲击之下,忙于炒作,跑市场,赚银子,很多人生活水平固然上去了,但艺术水平却不幸下来了。6 c7 c: E# n1 O, r% I$ \, N+ m3 U; ?5 y

5 Y0 Z! {+ b- R6 Y5 L
  书法这块“蛋糕”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做大的,大到什么程度?从参与的人数来讲,大到至少全国各地任何有汉族人居住生活的地方都有一部分人在这个圈子里奋斗、拼搏。书画市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至于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而言,无疑是因人而异。豪富者有之,丰裕者有之,小康者亦有之,入不敷出者更是不计其数。
& [# Z/ R, N. }0 s8 Z- l$ S4 G& G- t8 n9 X
  因此在利益分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在电脑网络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书法界基层群众对书法官员、社会名人的普遍质疑和责难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因为,要想发家致富,毕竟依靠书法这么一个爱好或者说技能,力量实在显得有些单薄。看到那些毫无艺术功力的外行、票友一个个都依靠各种手段成为了当代书坛的大佬,一跃而成为社会新贵,鸣不平、发牢骚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 K3 e4 e, R+ }* E6 c) X$ U" j2 N7 O$ C' ~( p* k$ M0 D- d6 H, N
  也许,真正的艺术家从来就是寂寞的,身份地位的高低和金钱财富的多寡与艺术境界原本没有太大的关系。一心只想着“孔方兄”,可能艺术家已经不是纯粹意义的艺术家,他可能已经在进行着艺术家向政客和商人的转化,我不敢说政客、商人就一定是俗人,但是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当一个人的灵魂或者说内心一旦离权势和金钱越近,可能也就会离艺术的真谛越远……只不过,人要生存,艺术家也要起码的衣食住行。因此我还是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对处在弱势群体的书法人给于尽可能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希望他们生活得稍微好一些。4 f' X' N5 J* J) X

$ f: J' q+ ]1 r! U  z4 t  我不知道那些官员和社会名人,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名利地位,还为什么非得要凭借自身优势以自己极其业余的书技来和书法家们“争夺”其实并不很大的书法“蛋糕”,我只记得一个西方名人的一句话,说:“一个人在死之前还腰缠万贯可耻的。”我觉得,财富的最大意义在于回馈和奉献 ,能够无私地给他人留一次机会不啻也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0 }7 h- Q, _8 O* p  t3 H4 U6 z* Z/ X3 ~+ r, m- Q8 y
7 j& O4 Z4 O8 E2 a% C7 r5 G
我的手机:155936081694 C. M, @$ m8 x( ?: \" k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888fudefeng
- d" n5 O$ h0 k& d: O0 D7 \1 y! {6 c

3 N6 Z) |) Y, X( l; }$ {5 z8 s7 R8 S' o& \
: f5 k2 m- F3 C' W) q. H
只管耕耘,不问其他。
发表于 2010-12-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1_203:}{:1_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duoxiefguanzh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