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4-6-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5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本帖最后由 见龙在田 于 2010-4-14 13:08 编辑 # }1 Y2 b4 m$ ?4 h
+ i5 V' I2 {5 d! g
宁为狂狷不为乡愿
4 ?6 c/ }9 j5 K, ^& \7 G
6 P, m, Q; |& P( O6 k) N% U5 Z" W9 r- U0 s$ S3 ~0 I! j0 Z. V6 u# G
1 c) J5 W" G! O, b b" A5 ?5 i 我乃一书法爱好者,说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A4 N- X$ g6 k: o
程风子的书法在我看来不偏离常道,而且绝对是当代书法的高手之一。- ]6 M9 G3 a+ I8 B
其一:个性突出。这是争论的焦点。其实大凡杰出的艺术家之所以成家,迥异于他人这是第一要素。其他的在其次。他的书法根底深厚,这个问题不用我细细分解,并非有人所说败笔,不解常道。而是不屑为之。你若不信,请你和程风子同临一幅经典书法,你就可知了。; ~/ T9 }, C9 c( {/ g
其二:具有才情。其书法、山水很具写意性,不拘一格,随意而为而又笔笔讲究。
, p/ ~/ F: V5 e. {, J& v0 l, g' ~) | 为何难以为人接受?
1 H* G+ l4 ~& r& b6 | 其一:审美模式单一。
5 |5 e" _" z; U k 据邱振中的看法:人都有一定的审美模式,往往很难打破。有的人只欣赏板正,漂亮一类的书法。例如一个联系帖学的人,往往看不惯粗头乱服的碑派。可能是习惯了。一个写大草的人也很难喜欢和写小楷的人谈论笔法。(当然也有个案)& L6 r* w: _. d/ T0 C7 u% _8 w
其二:创作和理论的不平行。# R, `& S% a/ g5 t" K% z2 U
当今的一些书法理论家很少能向沃兴华那样理论与创作并行。看看朱以撒的字吧,我们立见分晓,不用多说了。' n+ P5 M. A& V0 u: X
其三:程风子的书作客观的说还有很大的设计成分,空间的把握还不是很流畅。一些作品不耐看,一些作品很精彩。
2 M1 W# s5 y- K9 A) \5 t! h1 C( J 这个问题,流行书风的书法家们大概都有同样的感受。连于明诠也被别人说过不自然。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任何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再说这也是他们的书作生涩的特征。3 `" Z v) O0 I
一种风格不可能将江南的小桥流水和黄土高坡融合在一起,就如我们不能用少林功夫去衡量太极拳一样。你能把一种美发挥到一个别人没有达到的合理的高度,你就是高人。. g9 z+ Q: C9 G8 i
孔子曾云:宁为狂狷毋为乡愿。狂者才有突破的勇气和胆量。以此赠予程风子先生。/ v9 i3 Y0 H) X" f! M1 F" L
求赠书法集学习!
1 p$ {1 Y6 Y( K$ s( h& e; Q- K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赵龙田 250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