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6-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618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3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 y4 O1 q9 I- ?: _% M% n
( E& t7 O5 O( E, _3 t8 c 冬龄借艺术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艺术也确实开拓了他的胸襟,蔚成了他的大气;在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人如风格。( 1994 《王冬龄书画集》序)
# h5 H4 k: J& t. y/ [( W3 K( [ R4 g7 D; Y
/ w1 T" a% k" G
8 e- @& m$ V3 A3 {" L3 q& |6 v" s曹意强(牛津大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
# I- k. c2 V$ d$ o* v# ~3 K8 y _+ \1 _% ^2 N
王冬龄通过自己的书法创作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一个赋予了他的书法以独立与世界意义的熔点。(《王冬龄书法艺术的独立性与世界意义》)
; L3 U- ]5 }* D- F* c0 V0 Z, P$ R+ D2 I0 u
7 o' Y8 i0 R" n5 j+ X) s/ E0 o- T0 Q) ?
(英)巴克森德尔 Chael Baxandall (伦敦大学教授、瓦尔堡研究院古典传统教授、美国伯克莱大学教授) , v P1 ~( j4 C% Z
, V8 U, b7 [; s- O 真正的艺术必须具有普遍意义,而只有具备普遍意义的作品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和特定的文化特征。王冬龄的书法艺术是这个道理的见证。他的书法为世界艺术打开了两种新的可能性:纯粹的传统艺术与最前卫的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又为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视觉艺术中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指出了可行的前景。 4 n m" s5 l4 Y) r7 L1 y. ]& O* D
* p( a1 l- Q- k4 q 6 F2 S9 {. \ B3 y; n
% I: D, J/ d4 |% s; }( T5 j9 U(德)约翰内斯·盖普哈特 Johannes Gebhardt (石荷州美术学院教授) & L& R' }& g4 `% d0 p: H& v9 l
S" k) L! y6 w1 h8 a* Y 为了阐明我是怎样理解发扬传统的,我推荐你们去看看王冬龄教授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传统,同时又用我们时代的语言加以解释、阐述。(《关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刊《新美术》 2000 年 4 期)
. H* [: ^. u' i, M$ `
) A% T$ i* K- [6 B. _% W0 X
- {5 w' u* ^4 N3 V7 S. h) |( T7 L, C" j' t
(美)罗曼·凡罗斯科 Roman Verostko (美国电脑艺术家、明尼苏达美术学院教授)
" H; Y( o1 f3 j* S+ R' e3 V' T& V/ \
对我绘画作品中线条、笔迹影响很大的一种是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康定斯基。另一种影响的因素是我 1985 年的杭州经历、杭州的西湖和书法家王冬龄教授的书法作品。(《艺术与算法 —— 我的电脑美术创作与思路》刊《美术观察》 1999 第一期。)
9 m; G7 \! O* ^8 |+ I
* \5 d# }3 j& Z8 ^3 G3 T
# V& n& L! J2 }# T( m- @& C( F) c8 [) Z6 v* U6 ~4 O! z4 O( c
(瑞士)卡尔森·金 Kim Karlsson,Zurich (苏黎士大学博士) ' c+ f. n0 T/ K+ n) @
3 q+ Q: f% u: c! w5 j! G; g 在王冬龄的这些作品内,我看到的是富有节奏感的运笔,精神化的线条,抽象化的力度以及介于有和无之间的辩证张力,一切都追随着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的踪迹。像王冬龄这样的书法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从文字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文字本身,跨越中国文化区域的属于人类共有的表现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