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叶武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张维忠(读帖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文轩 于 2013-4-23 11:29 编辑

em1 em1 em1

       张维忠是近年来在书坛上格外活跃同时又成绩显著的青年军旅书法家,其成就主要体现于楷书及行草书上。
       张维忠的书法深植传统,对楷书下过深功夫,以《张猛龙碑》、《崔敬邕墓志》等北魏石刻名作为取法对象,尤其在元略墓志、汝南王墓志等上用功尤勤,浸淫最深,在继承魏碑点画坚实、体势欹斜的基础上,强调笔致的流动和飘逸,牵带处则参予行书意趣,既沉实稳健,又潇洒灵动;结体以均衡稳妥为主调,宽博展拓,偶作疏密聚散的变化处理,自然天成,向背呼应,奇趣多姿,从容洒脱,绝无生硬刻板之感。
       至于其行草书,则博采旁涉,于二王、孙过庭、米芾皆有用心。行笔疾徐擒纵,结字大小虚实,行气顾盼离合,墨色浓枯燥润等各方面,胸有成竹,收放自如,纵逸而不狂怪,轻松而不荒率,表现出成熟的把握能力与审美素养;读其书作,古朴流逸、疏宕明快、参差错落、萧散简远,从点画、字形到通篇气息都呈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倾向。
       能够深研古今之变,运用传统的技巧形式表现出当今时代的风格内涵,是张维忠的艺术智慧所在。

   

[ 本帖最后由 养文轩 于 2009-9-23 10: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 em27 em27

[ 本帖最后由 养文轩 于 2009-9-23 10: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忠先生作为一名军旅书法家,近几年代在中国书坛上屡屡获大奖,实属罕见!
    张先生以魏楷为代表,旁涉诸体,正如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讲到: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综其大致,体庄茂而者以逸气,力沉着而出以涩笔,要以茂密为宗,当汉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当为今之隶之极盛矣。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怀,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人,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变宜于尊乎!以上说明康有为对北碑崇拜到极至,犹如当今歌迷崇拜周杰伦的流行曲风一样,个人崇拜主义较为严重,不能自拔。在这方面,张先生突破了前人的一些思想和观念,而且做得相当出色,先生是集碑帖融为一体的书法名家,崇尚萧散简远的艺术风格和哲学理念的内蕴涵养,有着对传统极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在吸取中扬弃,并注重书法艺术的传统和感染力,同时有扎实而深厚的书写功底和灵活多变的笔墨驾驭能力,书写语言厚重古朴,讲究笔法、笔势、笔意,用笔感情激烈,敛放有度、俊雅宏达、静穆俊朗、挥洒自如,用墨技巧娴熟,气韵生动、结体天态纯正、空灵淡雅;大小穿插,疏密有致,点划变化丰富,方圆相济,线条深稳自然。先生在碑帖之中深入挖掘、探索求一、融会贯通,对碑帖经典有独到的深入理解和研悟,实现碑帖相容,超越传统帖学与传统碑学的终极目标。体现出师古不泥、食古能化的高超艺术境界,作品以胜,以显,在直觉上表现的同时充满丰富的细节变化,并赋予其游刃于狂放与精谨之间的双重才能,显示出其出入经典的融通创化能力。厚重中不失灵动,个性中不失传统,给人一种纯真雅逸、轻松自然的艺术享受。
    晋卫夫人说: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张先生有着对军旅生活的***和高尚文化的艺术涵养,先生对历代名家书风进行全面的学习梳理,作品灵气十足、自由洒脱,取法高古,笔势飘动、隽逸,力求线条的质感和张力,结构皆法度严谨,颇具感染力。这也是先生力求丰富书法艺术表现语言,拓展书法的审美空间的一种高超艺术境界。但也说明张先生在书法方面眼界高、取法高、用功勤、是个人天分与悟性的多方面统一!!!!


    云南省昆明市江岸小区碧江路14  谭洪俊  邮编:650231  电话 13888598891


[ 本帖最后由 宝象斋主 于 2009-9-14 00: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怡然自乐

书法是好东西, 在书法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寄托, 更是难得
泡碑, 习字, 旁人也许觉得很苦, 但对于乐在其中的人来说, 那是一种享受
我认为维忠先生是“沉醉”于书法世界里面的, 他的独创, 也是这种沉醉之后的感悟和实践, 这是一种幸福
更有意义的是, 他的享受也给我们带来了享受, 让我在这个无望的世界里感受一些美, 一些摆脱, 一些慰藉
所以要感谢维忠先生
希望他和他全家幸福
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怡然自乐

书法是好东西, 在书法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寄托, 更是难得
泡碑, 习字, 旁人也许觉得很苦, 但对于乐在其中的人来说, 那是一种享受
我认为维忠先生是“沉醉”于书法世界里面的, 他的独创, 也是这种沉醉之后的感悟和实践, 这是一种幸福
更有意义的是, 他的享受也给我们带来了享受, 让我在这个无望的世界里感受一些美, 一些摆脱, 一些慰藉
所以要感谢维忠先生
希望他和他全家幸福
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能入古,滋味稍淡

em2 未能入古,滋味稍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张维忠先生的一长串的简历,就足以让人羡慕了!
张维忠先生是近年来在书坛上格外活跃同时又成绩显著的青年书法家,可谓知之者众,知名度高。张先生的楷书我是最喜欢的。总体审美特征是:遒丽、清新、俊逸、自然、灵动。实现了“古楷”向“今楷”嬗变的历史性突破。张先生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的新帖学楷书代表,优雅漫步在魏晋、北碑墓志之间。从近十年书法的总体发展来看,张维忠先生对于北碑墓志书法的继承与挖掘达到了一个别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同时他也身体力行的带动了一大批书法家对新帖学楷书的追求和探索。在这种小巧的方寸空间里,张维忠先生能处理得十分安静和古雅,字里行间那种远古的气息会逐渐渗透到我们观赏者的心面,直至弥漫到周身。注重字形姿态的塑造与整体气息的放纵。在继承魏碑点画坚实、体势欹斜的基础上,更强调笔致的流动和飘扬,稍加牵带处则有行书意趣;结体以均衡稳妥为基本规律,偶作疏密聚散的变化处理,也是顺从笔势自然而出,不作有意的摆布安排,因而看上去从容洒脱,绝无生硬刻板之感。攲侧有度、大小任意、粗细随心、浓淡相间、运笔徐疾有别的丰富变化,取帖学之长,结字谨严瑰奇,用笔劲挺婉丽,无狂野态,富书卷气,形意兼得,散逸通灵,儒风雅韵,尽脱凡俗。让楷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清新起来、亲近起来。让楷书赋予更多的性情抒发。他把行草书中笔画牵丝部分删掉,用笔断意连保留线条连续运动的轨迹,使楷书结字内部之间的映照关系多了起来,也让楷书线条切割平面空间的角度多了起来,这必然会使楷书有新的“形势”出现。把楷书作品章法布局的触角往行草方面延伸,字距、行距一一突破古典楷书章法布局旧貌。使我们体验到“今楷”章法布局的生动性、多样性、突破性──使“今楷”完全可以进入行草章法布局的审美中去。使我们面对他的楷书时心情激动起来、荡漾起来、怡然自适起来。
行草书张先生于二王、孙过庭、米芾皆有用心。但先生写的字并无亦步亦趋的摹仿痕迹,从点画、字形到通篇气息都呈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倾向。能够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再跳出古人的羁束,运用传统的技巧形式表现出当今时代的风格内涵,这是张先生能够快速进步、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其结字大小虚实,行气的顾盼离合乃至墨色的浓枯燥润各方面,却显得胸有成竹,收放自如,纵逸而不狂怪,轻松而不荒率,表现出成熟的把握能力与审美素养。
真诚的祝福张维忠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更加坚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再来赏读   学习不已   兴奋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em2 em11 em11 e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