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062|回复: 20

央视乱用“书坛隐士”一词不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央视乱用“书坛隐士”一词不妥!
% b4 v: p6 r  G7 ^2 d2 ?
% b  x2 I: u) o; `; I0 I! v- Z, R
文章/黔墨

0 ^1 H4 F8 t2 D8 H+ N* b# v% D- ]2 J1 Q0 Z- d0 A

& V4 M! _9 h/ R; r  k

) I& Y% x8 Q7 |, R9 H: V
         近日,看到一则央视网新闻:《访谈书坛隐士 X X 先生》。对其宣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文化,推荐书法人才,本来无可厚非。但对央视乱用“书坛隐士”一词称谓,编辑人员囫圃吞枣,在没有明白其意的时候,生般硬套,刊载在影响很大的央视网,很不妥当,影响也不好。
; R1 q9 u+ r) j& r) \
        何谓“隐士”?
% T- F/ c% ~" O' n: G4 V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

  y1 L3 E# _6 x, k7 M* w         而“书坛隐士”,刚就可直接的理解为:在书法上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书坛隐士”(或“书法隐士”)。
0 V# S( e: o9 @
         而央视网新闻所采访的这位“书坛隐士”,我不认为他够不上“隐士”一说。因为他不隐,并不是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山野岩穴、茅舍瓦房砍柴为生,看其介绍,而是现为  X X 市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会员, X X 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X X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X X 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X X 国际书法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现居住在 X X 大都市(没有隐居)。看其书法简历,近百次活跃参加各种书法展览和活动。所以,我认为他不是书坛隐士,他更不能自称书坛隐士!书坛隐士要由后人来评定。如果你非要自称为“书坛隐士”,问一下自己是否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啊。看简历你这么有“名”,又不隐居,没有隐者之心,参展、活动、宣传、交流忙得不亦乐乎,自我形象当然就会大打折扣。
3 M% I; v, f# q
       央视乱用“书坛隐士”一词作标题不妥。
& X; X# y, [6 Q: d! d, u
       另外,联想到还有书法家用道士、居士、佛名、x x x 弟子、x x x 第几代孙之五花八门之称谓,希望名要符实,不然就要闹笑话了。

5 [. _8 ~; `8 y( l! E8 H% }        2008年11月20日于新清风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7 V  @1 I+ l" w0 H& k$ A       小知识:9 A, }( [  s7 R' A
- S; E& P! e. a9 r/ T5 z  n
      【隐士文化】4 T4 W8 R& i, o4 H2 t3 P

2 T6 S3 V/ @: O" n6 d6 K
1 o" l+ m! f  j       描写隐士的文字,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或是振衣而归的高士情怀,或是陶醉其中的怡然自乐。如:
3 d2 q' e7 Y% h9 \1 p  x8 M* R
9 ~. r4 j1 k' I& u& x8 ]6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 D, Y/ i$ l1 q6 }: p  R; P5 z* N# Z3 P* r$ A7 D1 Y- [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刘安:《招隐士》
6 G, p) H/ H; e) r$ [: d) ?
7 w7 k4 m5 B6 o6 s1 t3 J' ?5 G) q, f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
! O' Y, {2 x; H' e3 F  D+ }' I% a9 E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W. e3 j- Q/ C4 w% _& Z6 g& x7 {
) ]; t, ?3 T1 H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3 T5 x3 K: O+ }; U; t

. ?* U8 n9 K) m- c3 u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 M+ h3 S% _7 Z9 W1 J1 \% z- T+ W$ ?- e
0 `$ z9 j! ]! B& a+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6 `6 P1 _( N% @9 q  K+ {' k2 @& K* O$ f% G5 G" E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4 @3 g9 X# C& s( u. k

* K! M7 R0 B3 J( I% N6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理有据顶一个。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似乎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大隐隐于朝廷,中隐隐于闹市,小隐隐于山林"……这位书法家也许是大隐呀!
: p+ v2 c5 Y0 x5 Q2 L
% z* l( B+ R' f问候黔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卖钱,又要立牌坊的掩耳盗铃之辈多了!7 s& M& {* u  c% G
之所以冠隐士之名,无非想与喧嚣之书坛画一界线,
  a( b8 v5 w1 x9 M' r0 X1 h$ n2 v大染缸之中,岂有不黑之人啊!- w/ @9 \6 E# w3 ^. w" w: t& z
皇帝的新衣,楼主要做是那天真的孩子啊?
) o* V% s% Y+ n个人观点,别介意撒em24 em24 em13 em1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face18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隐士不多见。4 d+ M! n$ m! {8 G' T
* C8 O3 j: P4 Y# |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8-11-21 11: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现在书画印界就是乱七八糟。还有别的都是一个字: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