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55
- 注册时间
- 2008-3-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347255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 n2 ?1 t) a+ t9 v% _3 c2 R( y7 M
5 p) k1 i4 X% w
“非天书"不是古老的文化符号, 从一开始它就被设定为当代艺术符号, 但它们从传统的汉字生发, 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东方视觉符号, 被编辑解构、诞生于世…… 它们确实是真正存在的文字, 是大家都认识的文字, 比如《心经》经文、《金刚经》经文等等。 但这些文字互相勾连之后, 字变成了“非字”, 变得无法辨识了, 同时也失去了表意功能。 甚至它们已变成了画, 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当代艺术作品。…… 从90年代中后期最早地叠写鬼脸, 到世纪初类似草书般的“敢于胡乱”、只剩下书法线条的诗意书写, 再到2006年左右《我非我》系列的禅意书写, 再到后来的《水墨修行》系列, 以至最近的《洗经记》系列等等, 他的所有作品都剔除了字的表意功能, 把汉字予以抽象化。 东方涂钦称这一系列创作为“唐人书写”, 他一直强调这是“书写”,而不是书法, 其实自有深意…… / A+ S& L9 z( j. t
6 X1 U6 w J2 E1 P
- ~+ b9 j( F: e3 D+ _; z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6 O" v; c- c& N4 Y8 J! `* T
! v- Z: X8 o- N9 z- p% N
: V2 C! _3 X4 R6 F4 ^
0 z0 W1 X! X9 g# I东方涂钦的《我非我》系列局部
8 Q9 h% f" ~* k& D) y" a+ {4 [9 W1 V' `- @1 Z+ J6 j
李阳:《非天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估计许多艺术爱好者也和我有同样的兴趣,想了解这一点。
7 L& F" f; h5 O0 _( i4 r% _东方涂钦:其实《非天书》系列不是刻意创作的,它是我艺术创作的一个副产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介入当代水墨艺术,我的书写性特征一直非常鲜明,无论是纸上还是后来的布面油画,这个基因符号都没改变。等到《涂鸦志》和《我非我》系列出来后,许多艺术爱好者甚至评论家都有意无意地自觉拆解我的这些画面,从中寻找有意味的、由字符而产生的非汉字,这给我一个启发,干脆在油画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好了,那就是解构画面,从中抽离出成千上万的符号,因为它们是从汉字而来,但它们又无可辨识,所以就叫《非天书》。7 `. L, @* |: l
, H' O7 v. x6 r4 \' ], k, Q
( s. J: o" w* \" @- y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 P5 R' K `# E' c: E
' }! t% j4 g5 M6 b1 [. ^5 r
& n$ F. X c% r- r% P
东方涂钦早期的《唐人书写》系列
$ s1 l5 v5 f V4 ~7 h) v5 G: Q 5 |+ [- `' b4 e. s
: Y' n7 Z5 c, A. P; c9 G0 h
东方涂钦早期的《唐人书写》系列9 j+ C: [$ o9 @2 t; `+ w
4 x4 c) d! `5 `
% L( w( B$ `: s. g. N1 ~6 ]李阳:您把"非天书"设定为当代艺术符号,但它们确实是来源于传统的汉字,被解构后又成为令人玩味的另一种符号。您把它归到当代艺术范畴领域之内,这是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呢?
4 |7 W/ ~2 M2 N* t, O东方涂钦:《非天书》主要是源于《唐人书写》系列,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唐人书写》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把不是字的非汉字写得象草意汉字,另一个是把汉字写得变成非汉字字符,本质上都有对汉字的解构或者说意义的消解,这种创作方式本身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的一种“反动”。) m: E% f% P4 @$ m- `; @7 i
% @, _6 L% }' i9 ?1 ?( Q u4 x
1 ^& {9 g0 \0 N0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G! X6 U+ X/ l. M9 w( V
' @. J- j+ f3 A' \8 F
# N0 J& O5 T( N5 F东方涂钦的《我的中国红》系列中的书写意味
2 w2 `1 x2 i# h5 \/ F: m李阳:如果从传统书法的角度来关照《非天书》,它所呈现的风格无疑最接近青铜时代的铭文,这些以《心经》经文、《金刚经》经文等文字内容构成的密丽繁复而有古朴的线条,经过第三者的重新拆解、重组,这种“天机魔方”也犹如天意般不可设定,我想包括您本人也是不可预设最终所呈现的图式,您是怎么看这个过程的呢?
1 ]# L! K7 j1 c. R ^东方涂钦:最终呈现的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乐于看到的,但从最早开始,它并不是我刻意追求的。这种创作的方式更多的倒象是一种修行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使得创作变得有趣味了,也使得最终完成的画面变得有意味了。
0 M$ o) R/ N# f" g% c
2 Y4 e8 V7 r# y& x3 r6 p+ x6 ]
& A4 d$ t& n; S0 S c* F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p9 h- k1 v! J5 U
1 w( ~ Q& Q6 t$ p. [
- v, j- n5 }9 M+ `$ X
东方涂钦的《我的中国红》局部" b4 \5 T$ s+ h+ W
李阳:《非天书》与您其他的代表作,例如《我非我》系列、《我的中国红》系列、《我的中国蓝》系列、《中国涂鸦志》系列等等,并把这些作品都归纳为“唐人书写”,这些作品都有一个重要的链接纽带——中国元素的贯穿。从而使得这些作品成为有机的一个整体,也成为您行走当代艺坛的独特风格。您是否从一开始就有这种整体的创作及图式计划?
# a; ~3 `/ ?: q2 j7 }东方涂钦:这倒不是刻意规划的,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创作风格或者说形态。九十年代开始的水墨涂鸦,一开始就是从书写开始的,当时有一种玩的心态,和艺术界也几乎没有交流,就是随心随性的书写。虽然后来有多种形态的尝试,但似乎很少离开过书写性。也正因为从汉字书写开始,所以中国符号就比较鲜明。再加上我一直重视创作的精神性体验,而且这种精神更多地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发,所以许多人感觉到我创作的东方意味也就比较明显。$ A# y2 B/ i8 b' | t+ n5 h! J/ T3 d& s
% U9 w7 }* K) ^9 b
% S3 z) x: C+ u+ ~% B; x
东方涂钦的传统书法作品! q: l- q5 m* A2 H$ u% ]
! @' D1 K. N1 e# ~2 m( Q
M* Z r8 ?& Q; y" h% M& i& a6 x东方涂钦的传统书法作品
5 i/ Q+ U$ p' h6 }9 o- `李阳:您强调“唐人书写”是“书写”而不是“书法”,我们知道“书法”的工具必须是使用中国的毛笔及纸墨一次性完成,而您的这些作品既有中国书法的书写性,又有西方绘画的技法材料等要素,这在创作中是如何将东西方的工具及思维方式融为一体呢?
' l9 k9 k2 J7 H' c1 S东方涂钦:我创作的时候没有一定之规,怎么顺手怎么来,工具自然就不是问题选项了,当然纸本的还是以毛笔和水墨为主。《唐人书写》之所以叫 “书写”而不是“书法”,因为它不是以书法呈现为目的,恰恰是以革书法的命为目的。我的家乡诞生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历史上的书法巨人,虽然我从小也描红写大字,但我的书法不好,能及格就不错了,我们是怎么也超越不了他们了!我对书法没有信心,所以就另辟蹊径,只好搞书写了。我曾开玩笑说,书法上是永远无法超越了,我就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吧。我也曾说“书写向左、书法向右”,大约2005年出版的那本专辑就是这个名字,"左"的意味是强调变革,"右"的意思是坚持传统。它们本质上不是一回事,但又紧密相连,走在一条路上,方向却完全不同。
1 O# z$ C7 y% f i G- r j8 g0 j+ u7 s
1 ^2 v! J2 G5 F* z1 _9 I% o2 H" w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6 q4 m' X* V, ?, h7 f3 f: G
8 b: {2 r0 }' x6 g/ k; }3 `3 J9 N
1 C6 o+ E' z( }+ n# c, @1 @4 T东方涂钦的《我非我》系列局部
% Q$ ~5 ^' \& o
1 d' T q( Z) R( f6 v李阳: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最近书法圈对“乱书”的争论,记得2004年就有评论家和艺术家对你的“唐人书写”进行过探讨,并引起了争论,《书艺公社》、《书法网》等还把这场争论归入了当年的艺术热点事件。当时有人认为你 “敢于胡乱,深予寄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具有非常的美学创新价值;也有人提出尖锐批评,记得直到2006年还有人在《美术报》发表文章对“唐人书写”的“乱”给予批评。现在回过头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 U" ?' B8 D" k4 p) E东方涂钦:我前面说过了,《唐人书写》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一是把非汉字写得象汉字,一个是把真正的汉字写得变成非汉字。当时引起争论的是前一种形态。那个系列的创作是从1998年开始的,直到2003年创作了一件23米的长卷。主要是以不可辨识的草意书写为主,后来又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不知你是否还记得,2004年我们在北京曾来德艺术中心有过一次沙龙,当时曾来德、王岳川、朱其、刘墨、一痴和你都在场,并争论得很热闹,后来又从网下转到网上,争论得更激烈,当时我并不赞同“乱书”的说法!2005年作为和传统书法的对话,我和李一先生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心象》对话展,对此类作品做了一个大体呈现。后来大约2007年,范迪安先生和李一先生在我那观画谈艺,范迪安先生曾建议我不要叫“唐人书写”,倒不是别的,他主要觉得中国人自称“唐人”,有殖民色彩。但这个系列的作品已经发表很多,并出版了作品专辑,没法更改了。' Y: {! _, w; l# ?/ e
当时有人批评我乱书乱画,我几乎没有回应。我一直认为,争论是好事,可以促进艺术的创作探索。后来艺术界又有了更多的书写实验,有的叫”乱书“,也有的叫其它,总之形态都差不多,这更是个可喜的事情,但我认为还不够,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形成一种现象才好!许多人批评主要是从书法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而我从一开始就和书法做了切割,所以才叫“唐人书写”,可以说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对此进行批评的人,和我们一直不在一个频率上。
0 Q, w% R. O4 n* i; A: f5 s u4 |/ _1 C0 z9 r# r
7 X: O6 w1 b; \' e! \, v) f
' {8 @3 i8 e9 p% H4 I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 |+ {4 l2 O1 p# q. G
' ], ?1 Z; Y7 ~+ F b & ?! w3 A' Q, U! s4 p6 |
$ [. o# x, `# `! \; x6 C东方涂钦的《涂鸦志》系列
1 [7 _( q' L' a, Q* f; U7 V李阳:在当下这个时代,书法领域一直有来自大众审美与专业领域的分野。如果从更广域的艺术视野来关照,书法在全球艺术领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代书法的发展又有着什么样的得与失?/ o. @8 i" Y: ~9 k7 Q0 t: l3 `7 C
0 e: K; W7 B; g东方涂钦:这个问题很宏大,我没有认真研究过,所以没有资格来谈它。但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两年书法界的争论很大,一是表现在大众审美趣味和专业书家的审美追求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二是传统书家的拟古雅好和当代书家的变革求新产生了激烈的交锋,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对“丑书”和“乱书”的批评。
2 ~; h3 d4 E# \7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里,挂在大家口头的是“诗书画”,可以说三足鼎立,以承文脉。就“诗”来说,对传统的古风以及近体格律诗的革命是新诗,新诗到今年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就“画”来说,中国化的当代绘画艺术虽然说还未完形,但它对中国传统画的革命可以说也已经非常彻底了;目前惟有书法变化最慢,我想这也是许多当代书家急于创新、非常焦虑的原因。有争论、有批评,正说明社会已经开始广泛关注了,也说明书法艺术的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前不久和陈传席先生也谈到这个问题,我基本的观点,传统可以继续存在,但变革也势在必行!除了“野狐禅”一路的书法杂耍,当前许多被人贴标签、认为是创作“丑书”“乱书”的艺术家,我认为还是非常严肃地对待创作的,即使不成功,也应该得到肯定才好。
8 ?1 H! q# _$ T5 q' l. c+ T' E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块文化资源,放在全球艺术视野来看,它具有唯一性、独特性,从这块资源上一定会生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也一定会产生出伟大的作品!我坚信这一点!
0 I% Q( G, Y7 `/ Y. q+ s2 v8 N
4 c% c. J8 a( Q( w+ {! A% B / ?' {- }% r0 y, V( d/ T$ [
: @) f+ V a5 f# @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1 Q$ F% r& Q: @6 x+ L e( F6 G# L3 K
, i# t: ?' [8 ?- p5 _/ P6 m3 I5 A4 }; r( }0 C
! C8 L; ]3 Q% [
% f; \- Q8 \8 N8 [
东方涂钦的《我非我》系列局部* `5 p L5 x% C; _0 H7 o' b2 k! ?6 a* Z
1 O# w7 p3 Y5 V1 w# v1 k9 |
李阳:当代艺术的跨领域涌现出许多实践者,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尝试在中国传统经典里寻觅消息。您的《非天书》从古老岩画和青铜时代书法觅消息,陈丹青的将书画油画式复现,吕胜中的民间剪纸图式变异等等……当代与传统的界限也似乎变得模糊,2005年和2009年,您和李一先生分别在山东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心象》和《墨舞影幻》两个展览,比较早地扛起了跨界大旗,我注意到当时范迪安先生和陈湘波先生的评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后来的跨界更是蔚为大观!艺术跨界是否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您怎么看这个艺术现象?, k& m6 ]$ ^+ k2 x" ]- `
东方涂钦:艺术本没有界限,我认为跨得的还非常不够!9 N; v' A6 R" W# d: {! Q! ]& U' @
我们这些都是小跨。目前最有意义、真正成功的,我认为是和科技的跨界。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乔布斯的苹果系列产品,一般人把它作为实用电子产品,但我首先是把它看作一件科技艺术品,它是艺术和科技的最完美结合!相对于之前的历史来说,它是最具有革命性的一件作品!
) K8 M) t" u& O4 ^6 b5 D2 {& N4 Q2 h5 K. e; O& C
0 [% i& A6 Y, S0 F
3 J5 P3 s- Q) `6 e' m9 e+ @-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 v6 t: t# F: o$ W' k/ G0 T4 h( K" f X( g8 T$ A; k# i# a% d
( C* g" M8 i4 e, _
东方涂钦的《我非我》系列2 z8 {4 w8 c* C! n8 D3 t
5 A1 G$ k5 ]6 C2 N. h
0 M* a X5 m" Q' b: S" H6 r$ Y 东方涂钦的《我非我》系列局部
& y1 Q/ G- w s4 b
( D2 [$ P' \" M% R- ~" J
1 ~- B3 D) _, p$ G, p李阳:《非天书》更多的是篆隶楷的结字方式拆解,当这些局部经过放大并赋予色彩之后形成古朴而艳丽之风,您的《唐人书写》就是类似草书化的符号图式的,未来是否有计划再涉及到其他书体例如行书草书创作拆解?
% @* x) `% h/ B' ]东方涂钦:这个没想过,也许会自然而然走到那一步。比如今年(编者注:2018年)终于完成的一个新的系列——《洗经记》,虽然创作一直进行了好多年,但今年才正式完成大件四丈三尺的作品,也有评论家称它为《无字经》,作品还是和书写有关,但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表现形态,是把书写、观念、行为、影像、传统手工等完全融合在一起,就我自身的创作来说,也算是一个新突破吧。
4 j% e. e" S z5 R0 v' z' O& B, e+ ?) ^! B9 [
) O6 j/ s8 W) z# D9 L2 X) X1 T$ T0 f$ o, |; ?5 i* |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 h; r5 F1 F6 c* |0 H- B4 M" P! X& q8 c( o9 i# h
2 F, h; [- ~0 M4 e; ]# `' t0 H4 Z5 j( H" g+ C6 b% p$ Y4 _
从东方涂钦作品中拆解出的《非天书》 4 U) F$ |' H+ R3 p( O
; d5 W& x) L4 U6 a! H7 k
" m# ?# a' q/ @8 v+ }
9 X! i5 G4 I. y4 O. g6 f. a
东方涂钦的《我非我》系列) x) Z. l9 ~# k5 I' H9 D
# Y0 ^( }7 W/ G: ?& O
9 h& Z+ w7 U* n" Q( N0 P
东方涂钦早期的《唐人书写》系列
! O/ k9 w8 z4 g9 v) e
2 m4 O" n4 u4 t* L8 d0 j8 K7 D( n/ N$ f* T6 k
东方涂钦早期的《唐人书写》系列
; {0 Z1 T; q8 l3 q2 D. ~
2 p5 L2 Y( O7 x" ]1 R9 P
1 N9 J$ y/ m/ |: e, m4 f + B( n% x( i9 j! `! D4 _* j7 z
" l U! p& v7 ]; g东方涂钦的陶瓷书写《观音土与时轮金刚心咒》 * J. T1 p$ M3 u: p! x V
P2 J S6 ?/ E j ( o; }+ o' T3 G" f' I S, T
4 y4 ?" _6 U5 W: t3 o3 @东方涂钦的陶瓷书写《观音土与时轮金刚心咒》 ) u3 J, K. \, z* _5 K. h
. ^: ~& m# C+ M, b6 m
8 V1 q# F9 J2 `; u0 g+ f& y, ], U S
# i2 Y1 x$ u6 Q1 A* W8 J3 w7 g东方涂钦的陶瓷书写《观音土与时轮金刚心咒》
1 [- h- h: ^7 r4 Z# {- \* v7 H# l& j
7 b9 b0 D- @6 o+ a/ y9 F
& c' q) Z+ `8 l# B东方涂钦《水墨修行》系列 3 ~2 c/ ^6 S4 I6 g
东方涂钦( Z" g; \) J, D; Z4 w4 ]2 p6 y
艺术家、诗人。1967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曾在法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内外许多地方举办展览。代表作品有《我非我》系列、《我的中国红》系列、《我的中国蓝》系列、《中国涂鸦志》系列、《唐人书写》系列等。
2 K2 N& d$ ~! A. ~# a$ a h6 B' ]. ^- c4 H; l4 J
; |* Y4 W% ~- K- R
- H" v' }3 |6 u x1 O李阳. _1 Q+ ]$ n) n+ f
别署雪庵。书画家、媒体人、策展人。1975年出生于江西金溪,书艺公社创建人。% _( J/ @ s# R2 f" h% `& }6 i
$ ?6 |- a! c4 X9 p
* F$ ^' C$ L: b/ u1 v) V4 e1 C
8 u2 ?+ a" k) ~
1 {: [7 G' z9 a' j- {6 V
9 y; c2 v# C3 T2 s( J- E2 S( u
# G3 p" W+ |' Z: Z. _: i9 u4 a( A7 G! C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