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按:郑志刚的美术批评(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写作,多应邀刊于传统媒体专栏。发表以来,毁誉参半,颇受争议。在当下比较温和的批评界,他尖锐并且与红包无关的文字,显得有点“二”。有时候涉嫌白费唾沫。他唐吉可德式的笔杆子,时常招来骂声一片,可笑且可怜。 郑志刚主要批评文章有:《“写意”的凋零——从近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揭橥当下国画创作态势》、《京骚刘正成》、《李铎:字儿为什么这样红》、《鲍贤伦的“软肋”》、《范曾的“流水线”》、《孙伯翔透视》、《墖·曾翔制造》、《“帝师” 沙曼翁》、《如何“渊源”,怎样“流变”》、《 论西泠印社之渐朽》、《要“写”不要“做”——蒋兆和作品与当下美展作品创作方法比对查勘》、《当代“俗隶”现象卮议》、《关于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通信》、《“西高穴体”汉晋刻石书迹胪析》、《河南书画人选论》、《 唐楷为什么受冷落》等。请有兴趣的道友方家搜索阅读。 对于郑志刚胡说八道的串烧书法批评,我是嗤之以鼻的。 2 N( H& t2 G4 Y* m; \6 e
7 K' _7 a* J1 n1 ~8 p. ]) ^+ K
——《当今书法批评四题》文/深圳李志宏 前不久的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论坛”,郑志刚对当代一些书法大家,如王镛,孙伯翔,章祖安和于明诠等进行了一番评论,从评论话语来说,似乎有石破天惊,实则苍白无力,郑志刚在评论书法的时候,在方法论上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书法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从郑志刚的批评谈起 》文/深圳李志宏
0 v0 x' e, a' d% x e8 P' t ] 前不久的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论坛”,郑志刚对当代一些书法大家,如王镛,孙伯翔,章祖安和于明诠等进行了一番评论,从评论话语来说,似乎有石破天惊,实则苍白无力,郑志刚在评论书法的时候,在方法论上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 V9 A( R+ f1 m' {- V2 l
——《书法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从郑志刚的批评谈起 》文/深圳李志宏
" Y$ O0 r2 G$ _4 T& _3 Z( U/ M) V. Q7 v/ m. Q
郑志刚评论王镛:“读书养气的功夫也没下足,字写得太浮”,这只是一种推测而已,王镛先生的书法取法高古,对民间一些书法资源,也进行兼收并蓄,故此能够形成自己的书法风貌,他的书法作品,自然有他个人的审美趣味包含其中,他追求的是金石气息和笔墨速度之间的相互融合,如果如郑言所说,王镛一直未能意识到雄厚的“帖学经典功夫”在塑造自己“碑派面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那么王镛先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难道所有的书法家都应该这样做吗? ——《书法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从郑志刚的批评谈起 》文/深圳李志宏 在社会影响上,我认为孙伯翔先生的魏碑书法,是书法史上不能一笔带过的。郑志刚指出“孙先生基本不懂诗”,这是时代的局限。片面地说他的文化知识缺乏,并且引申说到他的魏碑书法这种或者那种的毛病,甚至称之“笨伯”,这是一种肤浅的批评。
* o) L5 u% u. Y! T+ U7 b0 Z ——《书法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从郑志刚的批评谈起 》文/深圳李志宏
1 s5 H$ l1 y3 a
7 b3 h" n0 ^( F, j; h郑志刚仅从理念、形式、执行等方面来批评书法家,总之就是着眼于书法家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这是浮于形式,优秀作品的天才往往比缺点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比如他谈到章祖安,李胜洪和于明诠的书法时候,就已经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了,在评述其人书法的时候,走极端,点评缺点,似乎都是这样,没有一位现代名家的作品是优秀的,我不禁想反问一下,你觉得有哪一个书法家是完美的,是没有批评余地的?
~7 r0 `9 }3 p ——《书法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从郑志刚的批评谈起 》文/深圳李志宏
( X5 G* h( X7 p+ z& H% s! h1 L4 m$ |/ L
郑志刚的批评是有勇气的,在书法批评界一篇叫好之声的情况下,书坛有另外一种不和谐的声音,这是好事,但是书法批评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批评别人不敢批评的,鸡蛋里找骨头的,或者是泛泛而谈,从现象去交缠不清的,在书法批评史上,雁过不留痕,试图说别人不敢说,追求一时的轰动,永远是轻薄乏力的,从这一点来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书法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从郑志刚的批评谈起 》文/深圳李志宏 青年评论家郑志刚在他的博文里称呼刘正成为“京骚”:“刘氏所散发的‘文人滋味’才最纯正、最饱满,余力久长,骚感十足。……这个表面上含意暧昧的字眼儿,实际上对文人的‘骨力、冲动力、想象力及聚合力’都有着不低的要求。对艺术家、学者而言,‘骚’是一种正向而又多维的能力,甚者,謦欬之间,都能够领略到骚风习习。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研究、书法编辑出版、书法活动组织策划、文艺写作等‘千岛湖式’的块面间游走的刘正成,合纵连横,冲荡折腾,有着令人惊讶的自我实现能力。在刘氏身上,既饱涨着川人的灵异与泼辣,又有入京廿余年来所浸养而出的苍浑豪迈之气。”这几句评论可以说既形象又贴切,准确到位地剖析了刘正成走向今天成功的天性与素养的根本原因。# L2 ?3 ]8 R% I, |& `0 [4 {
——《刘正成与当代书坛
" t! F8 l1 R0 @' c' u/ h- \# Z》文/于明诠
; r6 Q( s- }$ |/ F' ]- S
# E( V5 @9 \% K* E/ w7 h! i% C经常有网友这样对我说:“德锋兄如此有思想的人,您的书法评论定位是低了点,为何不向郑志刚学习呢? 郭老郭老,诗多好少!”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对我提出过。郑志刚那种风格的批评,我非不能也,而是目前不愿为之。
6 D' j, x; f; A: y' |& y1 ?# `* ~; J) C% G H
+ E. \) u" a# n4 \- ^
——《傅德锋的书法家个案批评为什么不够犀利?》文/傅德锋 为有《论西泠印社之渐朽》一文,向您(郑志刚)致敬!
# o2 |$ h0 W8 J0 h6 V Q ——香港书谱社主持2 Y. H6 `! d Q) }
张培元
郑志刚乃批评界怪侠,目光犀利,文采斐然,心地无私,批评公允,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其勇可嘉。 ——书艺公社论坛留言% k! ^" u/ q0 F# o8 V. R/ Y
微软的爹 这个人(郑志刚)还是咱们学校的校友,因为没有入选而大肆宣传,认为自己写的好。不说说人家还以为首师大的连文章都不会写了。这种水平还咋呼,批他就批他了。 ——人人网论坛留言
# ], y) J. ?7 ?: F- T9 u王福权
7 o8 Q9 P! y$ x,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