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5-1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2016
- 点评币
-
- 学币
-
|
说白了这次拍卖的最大赢家既不是艺术家本人,更不是各位关心这次拍卖会的朋友,至于是不是拍卖方,只有关心此次拍卖者见人见智了,我觉得最大的赢家是操纵这次展览并把展览、获奖、特邀作品以一个看似白菜价推向市场的那只幕后之手
6 x6 r# M0 u" d9 h. k) ?% v1 J, d( C
' M9 U4 o1 f2 E+ U: K" D' n 艺术家倾注心血创作的作品(当然也不排除那种一天造一地鸡毛、匠人似的的伪艺术家),当他们小心翼翼的封装,再牵肠挂肚的邮寄,然后带着期盼的倾听,结果一出或“兴”或“幸”或“醒”或“行”....他关注的不是一张纸,而是自己的心血,就是这样的一件心血造就的艺术品如果被拍卖方以250元的价位拍卖出去的话,换作是你你会很高兴很高兴,甚至从此后在自己的简历印上“本人作品曾经数次以250元的价格成功拍卖”,(还是打包品)?2 a* n, w$ G- a2 v6 _
$ `' M# p( b4 _: ^; T& w! x6 i" z' h+ n9 T, _ L
; v5 L6 N2 _3 |- W O. T/ u- f- S, H& \ 这次所谓的无底价拍卖的欠妥之处,大概就是我们争论的地方。) V0 T* E% Y/ [1 @" m$ D
, O& x$ ]5 i6 S$ G/ D% P( L8 u) j4 v6 q$ o
0 W3 G4 S- ]' i 拍卖会大伙都略知一二,至于说更详细点的幕后运作却不是我们能够参透了的。而且,我翻了一下资料,无底价拍卖会大多是针对的公益性质、已经故去的被社会认可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和被拍卖者沟通之后得到认可的拍卖起拍价作品,这种价位大伙心知肚明,事先也有个准备,可从没听说过“吴昌硕、齐白石30~300元/信封起拍”的拍卖会,这次看似成功的宣传活动成功在牺牲艺术家本人的名节与真实上,是很卑劣的一种手段,根本不值得提倡,我也呼吁艺术家们不要参加这种拍卖会。) x8 t" F. |& X% h: W
4 G5 g- j: l2 x2 k. `: @# X
! w, T! T1 o0 } o0 a: s/ u* f
( N {5 ~, |7 g8 e1 |' p9 E 看似这次无底价拍卖打破了艺术家们的作品高位,其实不然。如果有人再次拿潜规则说事说明其居心让人怀疑,而潜规则的不合理性已经被人们所唾弃了,因此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次拍卖事件其实是合理的,没有潜规则的羁绊却有了一种潜规则的明目张胆,且是以牺牲艺术家“名节”来操作的一次活动;假如真的如此这次拍卖注定是不会成功,即便是有的打包作品被以2500——25000——250000成功拍卖,因为只要一件作品在30~300元之间成交..........。( f9 P# j- g1 [0 s0 ?( M* i, S# U
" e' ~3 x4 _8 u4 U: U
: D, Z1 x: T0 P5 m- I5 I" Z
: y: r7 y. P9 `% |: d0 P 其实这次低价拍卖结果到底如何,到底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你我都略知一二。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等待着拍卖结果公布的那一天,希望是全面的公布,否则这种公布就没有什么意义与价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