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8-1 11:21

回复 #9 松辽一叟 的帖子

em13 em13 em13 感谢欣赏,em20 em20 em20

玄松 发表于 2008-8-1 11:26

写的不错。

虞共公是欧后期的字。
要学虞共公的稳健,不要学其“板”
一孔之见。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8-1 17:10

回复 #12 玄松 的帖子

谢谢提醒,要学稳健,不要学“板”em13 em13 em13

春翔 发表于 2008-8-1 22:22

我觉得 一 线太平[粗细没有对比 起收没有对比]要象钢丝 而非棉线
            二 抓大结构的整体统一 少了个体变化 少了精彩
       要求太高了 我也做不到 一起努力 好兄弟em13 em13 em13

黄仁麟 发表于 2008-8-2 12:32

不错,但体态没有临九成宫把握得好。
此帖没有好的完整版本,不宜初学。
学二帖不如学皇府君,后者更近欧的本色。
一孔之见。em13 em13

淡然 发表于 2008-8-2 15:43

em1 结体用笔工稳,功力深厚.写到能自生巧处当可名世.一孔之见,细节处理上还待提高,用笔有些地方稍见软,em1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8-4 10:34

回复 #14 春翔 的帖子

春翔这才象话嘛,你的话正在严重领悟中,这次从内心发出感谢的呐喊。em4 em13 em13 em13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8-4 10:47

回复 #15 黄仁麟 的帖子

黄先生真知灼见啊,前些日子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反白的这个举动引起的。《皇甫君碑》是我下半年的功课,想与《九》贴穿插临摹,找共同点与不同点,好在欧体上有个整体的把握;欧楷的“细节”是块儿硬骨头,另人头痛,总之,还是工夫不到家,怨不得什么。还有-----先生的欧楷着实让人羡慕,无论用笔、结体和整体风貌,都炉火纯青,是吾辈的楷模啊。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8-4 10:49

回复 #15 黄仁麟 的帖子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8-4 10:55

回复 #16 淡然 的帖子

em13 em13 em13 谢谢先生点拨,工夫不到家,写了也白搭。先生的篆书是怎样达到那种自然的状态的(很纯的感觉,行如处子,天然无饰),那种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盛唐很想知道,唉,心向往之......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临欧阳询《虞恭公碑》真诚的请大家指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