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19

胡传海,你的心胸为何如此狭小

第十一期书法杂志到手了,看了老胡的<<卷首语>>,本不想多说他了的,但忍不住还是要说说他,因为老胡的心胸太狭窄.
    记得在第十期杂志上,也是在卷首语言中,老胡借助<<书法>>这个公众刊物,把包括本人在内的网络人物骂了一通,说有的人篡改他人文章云云,这种人是把书读到屁眼里去了.当时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老胡不是在说你老蒋么?
    那一期杂志我也看了,当然也看出老胡是在不点名地骂我,不过平心而论,老胡的卷首语言通顺多了,少了很多"胡说",这说明老胡在我的刺激之下,进步了不少,至于他骂我什么的,我懒得理会------读者诸君自然能领会到他的心理龌龊的一面.
    小人得志,不可一世.没有理老胡,老胡竟然越跳越欢快.在第十一期杂志里,老胡继续以公器报私怨,实在有点让人看不过眼.
    下面就以第十一期卷首语为例,谈谈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19

老胡在第十一期杂志里说:"网络是开放的,但说话还是要有责任感,乱说者人们称之为'喷粪',那么哪种人的肚子里全是粪而不是文化呢?比如说冒充圈外人.生意人谈文化,寄'匿名信'造谣,篡改他人文章,表面上好象他很有学问,再一想他不就象躲在网络大门背后拉大便不知天亮一样."
明眼人一看便知,老胡这是在骂老蒋了.只有我替他改了文章啊.很好玩儿.
如果老胡确实是在骂我,我申明一下.
第一,我没有写什么匿名信造什么谣,老蒋做事一向堂堂正正,就象我替你老胡改文章,是指明道姓,咱做事不遮遮隐隐.
第二,我不是什么书法圈内的人,这里面鱼龙混珠,好人有修养的人不多,我也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是正正当当的生意人,绝不存在冒充一说,老胡掌握的信息有误.
第三,替你老胡修改文章是为了让你老胡进步,而且只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改你那些文章,这与"学问"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一个写文章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另外,建议一下,写文章的人,不要出现太多"喷粪",'"大便"这样的词,骂人的词汇很多,下三烂的词汇尽量少用,否则会污染了好好的一本杂志.

也许是本人自作多情,对错号了,如若如此,还请老胡多原谅.
下面继续对号入座.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0

老胡继续说:"还有的自作聪明,吃饱了撑着说要查谁的税收问题,过一会又说受到生命威胁,缩进去了.还有据说造林岫谣的小子也混迹其中,充斯文.这类人我称之为'网络坏分子'"

看来老胡也实在傻冒的可爱,天生书呆子算了一下张海主席的账,提了一下税收方面自己的疑惑,在被人威胁时把这个消息捅到网上来,就算是"网络坏分子"了?
典型的一个二百五,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副主编这个位置上来的,还真的应该建议相关部门查一查了.
胡圣虎写过关于林岫的文章,文章内容如何,可以专题讨论,单就文采而论,胡圣虎要比胡传海高明上百倍,你老胡有何本事,竟然敢称呼别人"小子"?还说别人"充斯文",我看真正充斯文的人,应是你老胡自己吧.言语含糊不清,文字主谓不分,却硬是要往书法圈子里钻,这种人啊,脸皮可真厚,祖宗十八代的底子都给丢光了,自己却浑然不觉.
看来下一次,我得给老胡好好讲一讲"自知之明"这个词的含义.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1

老胡继续说:"又有一位朋友在研讨会发言中说:我刚从美国回来,就随便谈谈.过一会一个朋友对我说:三年前就已经在一个研讨会上听他说他刚从美国回来,据说是网络红人.其实,在现代,要么刚像杨利伟那样刚从太空回来,尚可吹吹.美国回来就最好不说了,因为搞书法的,你最好说我刚从'兰亭'回来还马马虎虎.这种人的目的只是标榜标榜,也没太大恶意.就像有人不时地把他的长发朝后甩甩,或者像女的拿出小镜子不停地照照,忸扭怩怩而已.而对于嚣张的人就绝不止忸怩了,这种人我认为是毒化书法空气的元凶,可列在'狠狠打击'的范围里.不过还要提醒一句,书坛上还有些所谓'正人君子'却喜欢利用某些'坏分子'来为自己服务.一次研讨会上,就有不请自到的网络来客,把几乎所有的人贬了一通,却把某某捧到天上去,这就大大地不妥了."

这一段当然是在批崔寒柏老兄了.
说的是老胡他们十个人在北京搞的一个"十家行草展",崔先生受其中一位张姓作者之邀参加了他们的研讨会.崔先生开头说了句,我刚从美国回来,言下之意是,我对国内的行情不是很清楚,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请大家多原谅,谁知老胡楞是以为别人在卖弄,在这里对别人冷嘲热讽了一番.是呀,从美国回来有什么好吹的呢?我想精明如崔寒柏者,当然知道没什么好炫耀的,他只是在实话实说呢.接下来,崔先生对十家进行了认真的批评,逐一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没想到,惹麻烦了.别人所说的"请大家批评"云云,是客套话,实际是要你多恭维,看来确实是刚从美国回来的,不懂现在的国情啊,呵呵.
老胡的修养也够可以的,对于批评,不仅没有感谢,反倒在<<书法>>杂志上用这么大的篇幅极尽奚落之能事,难道你的老师当初是这样教导你对待批评的么?
不仅如此,文章中还不时出现什么"坏分子""狠狠打击"之类的文革语言,现在,在文艺领域,还有坏分子一说么?这些人还必须得"狠狠打击"?
老胡,醒醒吧.

很可笑的是,老胡自己在卷首语里还在说:"故而,徐建融先生呼吁:多学点前辈的谦虚,少点小辈的张扬."
咳咳,老胡引用徐先生的话语,看来只是要别人谦虚一点,我怎么从你自己的语言里,半点谦虚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呢,难道真应了你自己所说,"把书都读到屁眼里面去了"(老胡语录).
看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逻辑,在老胡这里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1

写完了.
刚刚看到我的一位我极尊重的师兄给我发的短信,要我不要写这个帖子了.
我对师兄的话,一向是不敢违犯的,但是今天破例了.
因为胡传海心胸实在太狭隘,而且很没有自知之明,前一阶段,我说了一下他,他把一些错误改正,然后在杂志上发一下气,奚落一下我们这些人,过一段时间,这事情慢慢淡忘,也就罢了.谁知道他竟然没完没了,闹得不可开交.
师兄,您说,我能不理么?
这样下去,我看胡传海这副主编的位置坐不了多久了.
兴致来时,我把他在位时编的杂志错误都找出来,公布给大家看看,让大家评理.
书法这玩意,本为逸情养性,如今却弄得血脉喷涨,这是何苦?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2

天生书呆子的回复:
我确实在网络上受到过“端你全家”的威胁,但我没有缩进去。我也没有提过张海主席的税收问题,搞法律的,税收这个敏感话题我一般不讲。如果胡传海先生指的是我,那么他搞错了,如果指的不是我,那么可能是蒋兄搞错了。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4

牧云轩主人的跟帖:
老蒋是个人物。
不像个生意人,文采一流,思辩严谨,举重若轻。

网络也是媒体,准确说,是新媒体,新媒体和传统老媒体的杂志,并没有深仇大恨。可是为什么一些传统媒体人谈起网络媒体一嘴的不屑?

我觉得这不是媒体新旧之别造成的冲突,骨子里是利益的冲突。

媒体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说的好,大家都应赞同,如果说的不好,谁都有权反对。在媒体王国里,没有老虎,所以,谁的屁股都摸得。

崔永远说过,央视主持人个个光彩照人,如果离开了央视,大家什么都不是。媒体人近水楼台,优势是有的,但真要离开位置,什么都不是,大声哭都没有人听得见,信不?

因此,作为媒体人一分子,当自重,以此自勉。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5

本人的回复:

看来是我记忆有误了,呵呵.把呆兄替张主席算的笔墨收入帐给搞混淆了.
对不起老胡,对错号了.
看到呆兄现身,亲切非常.哈哈.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6

wuwei先生的跟帖:

很难得见到那么多批评界的活跃人物同时出现在一个帖子里!

这期《书法》我还没有收到,但是已经听到朋友借着电话朗诵了这一段,我甚至让他再念一遍,以便记清楚了转达给我的太太。因为我每一次遇到批评甚至臭骂的时候,我的太太都会或多或少地站到我的对立面,把这些批评和臭骂转化成她的语言,我想受益的应该是我自己。
我不能也不想阻止胡先生说些什么,当然其它的先生也是一样,因为这是大家的权力。

书法批评不只是批评别人,也同时要接受别人批评自己。在调侃别人时也接受别人的调侃,能够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批评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要批评好别人首先自己的心态要摆平,否则很容易就转化成情绪上的对立。

记得在行草十人展上,我只给了胡传海先生一句评论:“心法好,笔法弱”。他却回赠了我那么多句,岂不赚到了。

“骂”别人骂习惯了的人,感受一下被“骂”也是好事。

蒋圣琥 发表于 2007-12-11 12:27

本人的一篇回帖:

老胡经常做这样让人反感的事情.
听朋友说,老胡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今天他是你的朋友,明天可能为了某种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地出卖你.
举个例子吧.

老胡的一个朋友,在批评界很有名气,也是做编辑的,某次写了一篇批评中书协的文章,因在自己的刊物上不便于发表,考虑到与老胡是好朋友,于是将该文寄给老胡,看能否在<<书法>>上发表.结果老胡不仅没有将这篇文章发表,反而将这篇文章给了中书协的头号人物,这位头号人物于是动用那位批评者所在省份宣传部的力量给那位批评者做工作.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是在******,老胡的那位朋友不要给老胡给整死呀.

老胡就是这样的一个卑鄙小人.他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仍然在公开和私下场合与那位搞批评的朋友亲亲热热,脸皮真是厚得可以.


老胡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没才,二没胸怀,三没品德,是一个十足的"坏分子"(老胡语录),这种人,真应该发动群众的力量,"狠狠打击"(老胡语录)!

所以,与老胡熟悉的人,要防着他点儿,这人有点缺德,比较无耻.

[ 本帖最后由 蒋圣琥 于 2007-12-11 16:44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胡传海,你的心胸为何如此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