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7-2-28 13:12
原帖由 韦言 于 2007-2-27 18:54 发表
琴岛先生
我只是感慨罢了.
不知道其他领域也是否如此.
批评,是最暧昧的事情.
你可以退出这帖,在
书法网 | 书艺公社 | 交流论坛 » 【当代书坛、印坛评批】+【书论印论争 ...
直面网络书法伪批评(兼及恶意灌水者) --书法网络评论浮燥现象有感柳青凯. 一、涉嫌色情,以媚俗、娇艳的字眼勾引人;
二、末路论、危机论,无病呻吟,萎靡书人心志;
三、牢骚满腹,人人皆非,目空一切;
四、骂阵长摆,恶言重伤,思想狭隘;
五、唯我独尊,井底之蛙,不分好孬,不懂装懂; 六、"芙蓉姐姐",自我卖弄;七、吹“牛”上天、天外飞仙;八、见风使舵,人云亦云;九、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痴人梦话;十、假、大、空、浮.....
天生书呆子
发表于 2007-2-28 15:12
张海:现在对书协主席的要求与过去不一样了。书协成立之初,对书协主席的要求主要重视个人的修养和学识,而对其他方面则没有太多的要求。现在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书协主席不仅要有一定的创作水平,也要懂得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主席这个职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了。
评点:“书协主席要懂得管理”,不知道这个条件是有关部门选书协主席时明确要求的,还是张海主席当上主席后根据自己的特点附加的,无论怎样,从这段话中还是能看出来张海主席对自己的管理能力还是很自负的,问题是一年以来,从书协主办的几个展览和比赛看,除了对媒体和批评的压制越来越严以外,我们还真没有感觉到书协的管理水平有什么提高,我们的感觉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套。
张海:推出大家的工作,最困难的,也是我最关心的,就是对“大家”的提名。由谁来提?是单纯由中国书协主席团提?还是由驻会的职能部门提?还是专门组建一个班子来提?这是要认真研究的,要使其基本接近真实。
评点:推出大家,一会儿讲通过展览“几万——500——100——20、30——10——3、5”模式来推出,一会儿又说通过“提名”来推出,可见张主席的思路混乱到什么程度,这可能是张主席独特的管理方式!
张海: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决定。这样说大家也许会以为要很长时间,不会的。
评点:广泛征求意见?说说官话而已,要不高惠敏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当上专业委员会委员呢,当上后又声明退出呢?
张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去做,不做永远实现不了。困难肯定有,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空想不是我的风格。
评点: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典型的唯心主义思维。空想不是张主席的风格,空谈可能是他的风格。
张海:有时候确实有这种现象,职务变了,字就在一夜间涨价了。这是因为某些人有某种需要,才买你的字,当你不在位时,就没有人买你的字了。不过,随着大家的鉴赏水平不断地提高,这种现象会得到改变的。就我个人来说,我没有把当主席与自己的书法作品进入市场联系起来。我想得更多的是这个职务带来的压力和责任。一个人的物质需要是非常有限的,家庭的需要也是有限的。我没有走上中国书协主席岗位之前,应该说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成问题,在保证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情况下,还做了许多公益事情。以前是这样做的,以后还会继续这样做,回报社会是对一个艺术家最基本的要求。
评点:06年春天,也就是张主席上任后的几个月,琉璃厂到处都能见到张主席的字,我当时戏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店万店卖张海”,现在,全国各地张海的字更多了,既然你的物质需要有限,家庭需要也有限,你卖那么多字干什么?写了那么多字,有多少时间做公益事情?一边点着钞票,一边想着压力和责任,这事我咋觉得有点不靠谱?
张海:作为媒体,开展一些批评是正常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信息社会,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不可以忽视的,而且是非常强大的。媒体起着舆论监督作用,对书法的繁荣是不可缺少的。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理论文章或批评文章时要坦诚相见。在批评的时候不要带个人色彩,要用关怀式、爱护式的批评,要通过这种批评,使书法理论和创作都得到发展。我们在开展批评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如果某一个细节与事实有出入,就很难挽救,因为报纸的覆盖面太广,对于那些赞誉的文章也要慎重,不能过于拔高,恰如其分就好。不恰当的吹捧,也是有害的。
评点:言者无罪,闻者足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毛主席说的,也是我们党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贯态度。张主席对批评可没有那么宽容,他好象特别怕批评,他要求批评者,不要带个人色彩,要用关怀式、爱护式的批评,要慎之又慎,细节上不能与事实有出入,请问张主席,按照你的这些苛刻的条件和框框,批评怎么能进行?与其这么遮遮掩掩,还不如索性挑明不要批评!
回顾2006年,张主席本人以及书协的大小官员通过各种方式给网络、给报刊媒体施加压力的事情有多少?可以不客气地说,本届书协对批评和舆论的态度连上一届都不如!遮丑保官的才怕批评,真正干事的、真正有公心的怎能怕批评!
待续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2-28 15:40
呆子是有时代责任感的人!,
其文,让偶这个孤陋寡闻的布衣大开眼界!!
其名不虚!!!.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2-28 16:12 编辑 ]
周样
发表于 2007-2-28 15:54
em1 em1 em1
抱朴散人
发表于 2007-2-28 18:25
对张海的这些言论我不甚了了,
但如换一个角度去看,
在这个位置上工作要干得圆满换任何人都是不易的,
只因长期以来书协的陋习实在太严重,
一下子要进行大的改观是不可能的,
毕竟张的能量有限.
好在张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各方的批评他也是很清楚的,
应该说张海还是想下决心在各方面做一些大的改革力挽狂澜的,
不过别希望太大,不然失望就更大.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发展规律,时机到了也许就成了,
堕落之说,用词重了点,但可看出呆子的用意.
韦言
发表于 2007-2-28 20:27
曾几何时(一年余),拍而后批 呵呵... 真是乱世翘楚当代阿瞒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四:拍拍张海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四:拍拍张海
几年前,呆子在京郊偶遇一异人,该生年龄不大,懂书画更擅占卜之术,聊及书坛发展,其人斩钉截铁,未来掌书坛者必姓“张”!问其原由,答曰“汉有张芝,唐有张旭,风流水转,盛世开张!”
果不其然,近几年在书协执掌权力者,张性不乏其人,张飙,张传凯,张旭光,书坛大半天下属于张。今张海当选主席者,张性主书坛之顶峰也。
或问,张姓者众,何独取张海?某网友曰,因其姓名仅二字也,从书协成立至今,舒同,启功,邵宇,沈鹏,姓名皆二字,选张海,惯例也
再问,张飙亦二字,何弃张飙而取张海?答,名字使然也。张者,弓长,飙者,小老虎,弓长而射小虎,岂如射四海之弓之长也。且当初飙之遇炳森,如小虎之遇山林,尚有威令百兽震惶之势,炳森既去,虎入平阳矣。弓长之能射海者,洲际导弹也,性能既优,又含五湖四海之义,恰逢书协渐衰落而你争我斗之时也。
又问,一主席位而群雄逐之,张海得之,其有别才乎?答曰,然!逐鹿者何地,中原也,中原者何地,河南也,久居中原逐鹿之地,靠写字而达省文联主席之高位,其驰纵之道,可驱虎赶豹,何止麋鹿?牧牛放马之徒,岂能与之争锋。
或曰,海隶书俗,何以服众?问之者健忘,当年张海体风靡海内,影从者千万,能领一时风骚者,二十年来能有几人!且二十年来以隶书名世者又有几人?当代老一辈书家,公认不俗者又有几人?
绵绵青史,逢盛世,隶书兴,此基本规律。汉武时代,隶始而兴,贞观盛唐,隶转而兴,康乾盛世,隶复而兴,今日中华,恰伟大复兴之时也,书协之主席,非写隶者不能为,前有炳森,后有张海,皆写隶者也,岂是偶然?
隶书者,碑立孔庙,居圣贤之堂,得教化之功;壁立摩崖,风驳雨蚀,吸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唯隶书有千古风气,唯隶书有正大气象,区区手札小草,怎比得上隶书的煌煌巨制。当中华民族凸显正大气象之时刻,选隶书高手当书协主席,与时俱进也!
有云,主政者党组也,主席者牌位也。海之当主席,其润格必然高涨,但于书坛之发展未必有补益也。持此说者,不知改革发展之大略,真浅薄简单之辈也。战争年代,党指挥枪,无往而不胜,改革年代,企业厂长负责制,高校党委书记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皆有珠联璧合之成功案例也。制度固然重要,人之品性素质更重要也。张海与长青之联手,书坛之未来如何?呆子拭目以待也。
看官会问,以呆子之骂人作风,何对张海吹捧肉麻若是,回曰,呆子对张海之看好非自今日始焉,如若不信,看看呆子成名作《好友梦见了刘炳森》,早有溢美矣。呆子溢美之时,炳森尚在,其时既海本人对主席宝座怕也不能梦见矣。即便马屁,要拍得舒服,更要拍对时候,此亦需智慧矣。
海之当主席,于别处或未可知,于书法网络论坛则是大幸,为何?论坛之特色,灌水也,水来何方,海也,水流何处,亦海也。
韦言
发表于 2007-2-28 20:30
张海(一说张流,待考)看后,其有人情反复 世态炎凉之叹乎? 哈哈
日出出日
发表于 2007-2-28 22:05
张海在书坛也只是过客.
但一个组织的负责人确实要做点事出来.但也难也.
国家主席如此,政府总理如此.
难也.
何况小民乎.
历史上又有几个帝皇是值得肯定的.
我想不时骂谁的问题.
而是我们有多少好的计策发展推动书法事业.
大家出点子才是需要的.
呆子的作法只是出点风头,这样的人没什么意义.网络泡沫,它就是这个小泡沫.
我们需要现实的思考些问题.断章取义,脱离实际都是可悲的,也是幼稚的.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3-1 02:15
偶想大家的心愿都是一致的.------为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事业的发展.
但是,当下却不容乐观!!.批评界的声音.不是多了,而是不够!!!
为啥要害怕批评???
小平同志讲过:鸦雀无声不是好现象!
韦言
发表于 2007-3-1 02:23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3-1 02:15 发表
偶想大家的心愿都是一致的.------为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事业的发展.
但是,当下却不容乐观!!.批评界的声音.不是多了,而是不够!!!
为啥要害怕批评???
小平同志讲过:鸦雀无声不是好现象!
...
小平同志好象也说过:放手去干 先不要争论 呵呵
做又不是不做又不是 也不知道哪个人能做好这个差事,能让书法人皆大欢喜.
文章作者有这个本事么?
不过要求在其位尽其力谋其政 也是理所当然.
[ 本帖最后由 韦言 于 2007-3-1 02:2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