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云 发表于 2006-2-22 15:51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不可教也!!!

王华君 发表于 2006-2-22 16:14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二位都是当今草书高手,佩服,佩服!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2-22 16:58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太总说得好!

野风堂之主人 发表于 2006-2-22 18:17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自知不是那个档次,不得多言了。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2-24 10:09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再加点图片:古吴轩出的《林散之书毛泽东词》





相机没电了,未完待续-=-=-=-=- 以下内容由 梦草堂 在 2006年02月24日 10:19am 时添加 -=-=-=-=-
这个是林散之相对较早的作品,书于1977年。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评论:
大凡将趣味作为终极追求,往往品位就不会太高,比如黄宾虹之于林散之,黄的绘画也好,题画字也好,都是极为自然的流露,他晚年目疾后,有一封给友人的信札,字型大小、墨色洇枯反差很大,非但不觉得突兀,反而别有情趣。林散之就不一样,他太刻意于字型的虚实对比与墨色的反差强化,常常以蘸一笔墨写若干字自矜其能,人谓书圣,实质小技眩人而已。按照孙过庭的说法,人书俱老,他所肯定的就是自然的生理变化与书风变化的切合。黄宾虹晚年的书画都达到了这一境界。林散之的字却是愈到晚年愈不能寓目,执着于绞锋、环线与墨色,他太迷恋于技术层面的趣味了,品位则日益卑弱。
--选自嘉树《我们面对着什么样的展览》-=-=-=-=- 以下内容由 梦草堂 在 2006年02月24日 10:21am 时添加 -=-=-=-=-
其中还有一段讲王冬龄:
“王冬龄早几年将林散之的造型压团一些,加上用笔熟练,还有几分清纯,美国跑了几年,据说很得了些现代艺术的陶冶,字便铺张开来,轻佻起来,让人不敢置喙。”

水中鱼 发表于 2006-2-24 11:42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林散之的书作,是气息高雅、格调清新,不食人间烟火的闲雅。打开其书作,有一种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气息,是一种格调。这种感觉,同样在黄宾鸿先生的书法作品中能真切的感受到。
    后人学林散之的书法,都是徒得其形而已。王冬龄的书作也不过如此,相反,在形似上,还不如林老的女儿仿得真,写得像,但精神全无了。王冬龄的书法,特别是草书,习气太重了,用笔的速度好象都是定格在一个档位,机械的运动,线条的质量也是很单薄的,结字也不够精彩,引人注目,总之,给我的感觉还是很一般。
    我曾请教恭达先生对书法作品的看法,先生没有正面回答,他给我们讲了一段故事,说,有一年和朋友到天池去玩,从山下向山上迈进,期间很累,大家一开始有说有笑,但慢慢的都沉默无语了,走啊走,突然,天池就出现在面前!大家都欢呼跳跃,激动不已,先生也是从内心深处不由自主的感叹:太美了!最后,先生对我们说:一件好的作品,也应如些,它使人情不自楚的赞叹,当你面对一件作品,它能打动你的心,这件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成功的作品!
    当我面对林老的作品,内心总是不断的赞叹,太美了!
    但面对王冬龄的作品,我却没有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不能欺骗自已啊。

拾趣斋主人 发表于 2006-2-24 20:15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林仙风道骨,今人学之不易。六十后积累厚了再说吧。

净化 发表于 2006-2-24 21:59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散翁草书独步书坛,可比肩古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佩服!!!
另:陆衡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1994年6月第1版2000年3月第7次印刷 P62页中写到
   “我临的魏碑,《张猛龙》最多,有两部橱高”
    林散之不仅研究帖学,而且精通碑学!!! :em45::em56:

净化 发表于 2006-2-24 22:17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陆衡整理《林散之笔谈书法》
      1994年6月第1版   2000年3月第7次印刷
      P9页散翁写到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 :em33::em45:

吴亚非 发表于 2006-2-25 10:14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

下面引用由太室尊者在 2006/02/22 01:04am 发表的内容:
王学林,学的只有体式,只有字耸肩的习气。
林一生诗书画三绝,学养过人,才能使草书入化境;
王的东西多了世俗气,多了烟火气,少了闲雅气,这是本质上的差异。


看的很深刻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品评:王冬龄向林散之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