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书法“创新”
[这个贴子最后由杨光在 2003/06/26 09:06am 第 1 次编辑]转自“杨光书法”网社论 网址: nbsky.126.com
现在大概是没有人不赞同或不提倡“创新”的,
问题是“创新”是什么,属哪个层面上的意义。
历史总是向前进的,
所谓创新也是必需的,
也是必然的!
即使旧瓶装新酒,
即使临摹得特像,
在时间和空间上,
他总是新的!
其实我们大家不说心里也知道,
“创新”应该是比以往更好更强更高更丰有魅力。
而不是时间上的最新,
更不是空间上的千变万化!
而要这个创新,
就要在素质上有超人的修养和过人的技能。
目不识丁,拿笔如拿筷,写字如扫地,
你说他在创新,
岂不是在开玩笑!
所以我说,
创新不创新,
不在于谈不谈,
或者说想不想;
与其化时间去谈去想,
还不如去提高自己的学养,
锤练自己的书艺。
火候到了,
你怕不出新?
换句话说,
你不想独具一格,
想要跳出你的独特风格,
那也是难上加难!
现代那些以自己的所谓创新,
沾沾自喜或相互吹捧者,
莫不是重复历史上早已淘汰的低层次的巧涉丹青的玩艺儿!
真正能称得上是创新的书法作品,
那是后人经过历史的比较,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等还没有这资格呢!
因为人的认识的局限性,
限制了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全面性。
再说艺术欣赏的随意性,
难免使我们的认识更多地带有感情色彩,
有时越谈越糊涂也是可能的。
所以评奖越评越混,
弄出个流行书风,
自得其乐不知自拔!
所以与其谈创新,
不如多谈谈学习!
学习那是指批判性创造性学习,
既要向古人学也要向今人学,
更要在自己创造性的书法实践中去学。
想从空谈中实现书法创新,
那是水中捞月!
如王羲之为自己雅集的成功而书《兰亭序》,
颜真卿为祭侄而书《祭侄文稿》,
苏东坡感叹自己人生书《寒食诗》,
他们在创作这些成功之作时,
何曾想到过什么创新不创新!
创新就是要自然而成,
切不可拔苗助长,
欲速则不达。
但这“自然”显然是不容易的。
对书法艺术的态度,
要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不会去考虑,
得几等奖?卖多少钱!
要承受得住寂寞,
而且非在学养上技艺上高人一头不可,
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发挥,
表现自己情性和爱好。
而且要承受得住别人的不理解和嘲讽,
但为历史和人民大众留下宽阔的余地。
我说书法“创新”
这个理论早就有人说了要说就要说出点新的东东
呵呵
我说书法“创新”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3/12/01 02:15pm 第 2 次编辑]老杨还在痛批“流行书风”
那丫没有批的价值啊
早年,老狂就尝言
那是一堆垃圾。 :em03:
我说书法“创新”
学养,书艺。你说出了两个在学书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我完全赞同!!!老狂也说的对,拉圾不批他也是臭的!走自己的路吧!!!
我说书法“创新”
到底创新是什么呢?我怎么没有看到什么新的高见啊,虽然是长篇累牍。我说书法“创新”
最后一句我不理解,什么叫“但为历史和人民大众留下宽阔的余地”?艺术是个人的事,与历史何干?与人民大众何干?当别人不理解你,嘲讽你的时候,总不能拿我是在“为历史和人民大众留下宽阔的余地”这么可笑的话来搪塞吧?
我说书法“创新”
呵呵老杨的意思是让时间和群众的眼光来检验啊!
我说书法“创新”
呵呵那我的意思刚好相反,我的作品只要我自己欣赏就可以了,不需要时间和群众的眼光来检验。
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但即使你说了我也当你没说^_^
我说书法“创新”
看来“小圣”是比较固执的,不过你还是要把艺术放到大背景上来看待,必竟是人民创造了艺术。我说书法“创新”
[这个贴子最后由圣手妖刀在 2003/12/03 11:45am 第 1 次编辑]羽一先生在跟我开玩笑吧?人民创造艺术?
如果我们把艺术家称作精英的话,其他民众就是大众。艺术从来都不是大众创造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朝的金文,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可以写的出来的。其作者必是当时的巫、史之类受过高等教育之人,也就是当时社会的精英。《泰山碑》、《峄山铭》的作者也只能是李斯、赵高之流,不可能是寻常之辈。秦汉以降,都是大书家左右时风,右军子敬、虞褚颜柳、颠张醉素、苏黄米蔡、赵子昂、王觉斯哪个不是使得当时书风为之一变?到从来没听说过哪个未受过教育的平民布衣能创造艺术、左右时风的。我们可以看一看与右军同时的楼兰文书,比较一下水平便知。郭老从出土的墓志书法断言兰亭序不是右军所作之武断可笑亦由此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