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耕斋主 发表于 2003-5-29 19:14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书法是一种人文精神

kforest 发表于 2003-6-17 11:02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净乱扯,吾认为书道要比之周易为早。周易形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时,书写(道)难道不应早已产生吗?

狂草王 发表于 2003-6-17 18:14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下面引用由kforest在 2003/06/17 11:02am 发表的内容:
净乱扯,吾认为书道要比之周易为早。周易形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时,书写(道)难道不应早已产生吗?
再读些书,或许观点会改变

新科易 发表于 2003-7-2 10:22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书法之道,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太极大匠,
神来之笔,
天钟地秀,
鬼斧神工。
天作棋盘星作子,
日月争辉;
雷为战鼓电为旗,
风云际会。
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书法小宇宙,
宇宙大书法。

狂草王 发表于 2003-7-27 11:25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南京博物院庄天明老师在《书法的最高境界》一书中说“人道与自然大道相比,人道谓之中道;书道与人道相比,谓之小道。人道为第二代,为父母辈:书道为第三代,为子女辈。岂有子女不认父母,后辈不认先辈之情之理!”
   

kforest 发表于 2003-8-9 17:27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在 2003/06/17 06:14pm 发表的内容:
再读些书,或许观点会改变

我认为书法肯定是和周易有其相通的某些地方的,这是无可置疑的。就象人久居鱼市中,身无腥味才怪呢?无腥不符合自然规律了,是不科学的东西。这样就认为人来自鱼了,好象还有道理哟。但我整天鼓捣药,身有药味而不自知,我是否就来自药呢?
说笑了,一家之言。

新科易 发表于 2003-8-10 07:58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易道与药道(小新原创)
   提起药,小新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药,又称国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抗击非典中向海内外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中药与中医同出一门,都讲阴阳、五行,辨证施治。历代中医药名家往往精通于易经,用易经的思想来指导行医用药。
   中药中有阴阳寒热升降虚实等不同药理药性,“用药如用兵”,一旦用错,将会起到反作用。而用药在量上也是“增之一分、少之一厘”都会使药效“差之千里”。
   中药中有“君臣佐使”诸药种的讲究,与治国之道有相通之处。所以古人又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易道、药道与治国之道在本质上是一个道。

    另外,再谈谈对易、书、画、音、舞的个人看法:
         
         大道之运行,
         宇宙万物之变化,
         以符理表之,则为易卦,
         以文字表之,则为书法,
         以形色表之,则为绘画,
         以节奏表之,则为音乐,
         以旋律表之,则为舞蹈。

         此五者,同出而异名。
         书、画、音、舞四者为艺术之最,
         易则为数理逻辑哲学之最。
         易、书、画,三位一体,乃符理、字理、形理之分合,
   亦即思想、语言文字、形象之分合。
         形随神走,神以形现,以气场为中介,皆一气之运行也。
      

kforest 发表于 2003-8-10 09:00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我也谈药与易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几千年来人们的防病治病中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要说它是狗屁,什么不是的话,连我自己都认为在发烧说胡话。
       中药与中医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没听说古代有单独的中医学家或中药学家,直到当代社会分工的细化才使得它们分开发展,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谁让人们的要求越来越细了呢。
       中药讲究辩证施治,这是应该的呀,什么叫辩证施治,通俗一点讲就是你得什么病用什么药嘛,有外伤就来点创可贴,很正常呀。至于讲到药量,则有个有效血药浓度的概念在里面,就象人吃饭一样嘛,不吃、少吃饿得不得了,吃多了还充得不得了呢。这叫太过呀!
       至于中医理论,确有阴阳、五行之说。但也有别的学说呀!而且也有持别的学说的中医学家呀,要不现在中医课本上也不会讲别的学说啦,是吧?说白了,一些事物出现了,人们总要拿一些东西来解释它,而在当时,你说人们可能拿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解释吗?不可能,因为当时人们根本不知道有这玩意嘛。而阴阳、五行学说恰恰符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理念,拿来用用又何妨呢。
       至于“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中国有几个良医是从良相下岗之后改行的呢?
       我对易不懂,只是从先辈一些占卜问卦人那儿听得,学得,看得一些,也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想一想,这学问再大,只是一门学问,能概括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吗! 所谓术业有专攻,什么东东都有一个使用范围吧。
      至于易为数理逻辑哲学之最之说我更不敢苟同,什么东西一说到最,往往容易走入极端。如果说人们知道了易经,因而知道微积分,陈景润因而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打死我我是也不相信的。

狂草王 发表于 2003-8-10 14:50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哈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易道广大,百姓日用而不知.
上文明明写道:"我对易不懂"
既然不懂
何妨搞懂之后,再发表议论呢?

KFOREST 发表于 2003-8-10 15:12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

[这个贴子最后由KFOREST在 2003/08/10 03:16pm 第 2 次编辑]

让先生见笑啦。不懂,才需要讨论学习嘛。我如果是易学大家,我还在这儿干嘛呢?这才叫肚子饿了才想吃嘛。在济南这么多年无缘得见先生,在此相聚,无缘又有缘呀。也来点玄的。哈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门外论书之一——书道与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