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16 09:37
熬了一夜 ,天已经亮了,就干脆不休息了,还是再来说二句吧.时下有很多的人基础没打好就跟风写类式的作品.还有从本网上看到很多道友贴出的作品是从行书,甚至是直接从草书开始入手.还有道友对这类作品加以鼓吹捧场,误人子弟.属不知没有一定的书法基础根基是出不了作品的.当然在学习中还要有一定的悟性.所以学习书法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再说版主提供古泥先生的二幅个性化作品虽然不是很成功,但仔细品位,反复咀嚼,还是很有味道的.其笔法的精到,墨和线的技巧驾御能力是很见功底的.只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过于随意放纵,特别是第二幅,结构形体过度开散,导致整体美感失色.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6-16 22:49
原帖由 祝永红 于 2006-6-16 04:51 发表
书法作品不能因为人贵就夸其成就.
版主提供古泥先生的2幅作品,在我看来,不是成功的.但笔法很有功底,墨水和线条的驾御能力也不是短时间的成就,是上乘的.可汉字的结构形体不敢恭维的.
有道理,说明你细看了其作品
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17 15:09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6-16 22:49 发表
有道理,说明你细看了其作品
要点评,必须细看作品.,这是前提必备条件.其二,点评作品必须实话实说,更不能因人而异.其三,篆,隶,楷,行,草.知一说一,还要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经练谨慎对待每一幅作品.不能滥竽充数.误人子弟.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6-18 08:25
原帖由 祝永红 于 2006-6-17 15:09 发表
要点评,必须细看作品.,这是前提必备条件.其二,点评作品必须实话实说,更不能因人而异.其三,篆,隶,楷,行,草.知一说一,还要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经练谨慎对待每一幅作品.不能滥竽充数.误人子弟.
你说的这种现象很普遍的存在,很多书法点评的文章几乎就是一个拍马屁的颂文,却冠以“批评”二字,读后让人恶心,还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作者书法的风格就一味的铺陈开来,早期的书法杂志曾有过论述,但没被任何人重视,可见虚荣的买方市场还是很大滴,就怪不得老宫骂人了
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18 09:28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6-18 08:25 发表
你说的这种现象很普遍的存在,很多书法点评的文章几乎就是一个拍马屁的颂文,却冠以“批评”二字,读后让人恶心,还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作者书法的风格就一味的铺陈开来,早期的书法杂志曾有过论述,但没被任何人 ...
版主敢言敢为,点评也很有见解.书法论坛多几个你这样的版主或道友就好了.小弟支持版主的工作.时刻关注版主提议的书法课题.
闲云斋
发表于 2006-6-18 11:59
古泥是否王镛学生?字有王的风格...
笔追刀
发表于 2006-6-18 12:34
原帖由 祝永红 于 2006-6-16 09:37 发表
熬了一夜 ,天已经亮了,就干脆不休息了,还是再来说二句吧.时下有很多的人基础没打好就跟风写类式的作品.还有从本网上看到很多道友贴出的作品是从行书,甚至是直接从草书开始入手.还有道友对这类作品加以鼓吹捧场,误 ...
基础很重要,"艺术"被滥用了...
王奕开
发表于 2006-6-19 20:12
水平如何我就不讨论了,但是如果我学书法的结果是写出这样的字来, 我宁可现在就把毛笔全部扫进垃圾堆里去.
[ 本帖最后由 王奕开 于 2006-6-19 20:15 编辑 ]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6-20 17:20
原帖由 闲云斋 于 2006-6-18 11:59 发表
古泥是否王镛学生?字有王的风格...
殊途同归,流行的本来面目还会更明显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6-20 17:40
原帖由 王奕开 于 2006-6-19 20:12 发表
水平如何我就不讨论了,但是如果我学书法的结果是写出这样的字来, 我宁可现在就把毛笔全部扫进垃圾堆里去.
送我吧,要不多可惜。呵呵,性情中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