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0 船山居士 的帖子
船山居士君:你说的褚意,是否是褚遂良行楷书的笔意。这样写《兰亭》挺有意思。确实能看出褚遂良《阴符经》的点画、结字和用笔特点。作品开张大方、虚实相间如行云流水。提几个小建议:一、单字结体开放有余,中宫收紧不足,上下字无间距,使作品显得有些松散;二、细笔画应注意浑圆和劲挺;三、捺画略显粗笨,斜钩略显生硬,欠缺灵巧;四、是否可以干脆打成方形界格,用楷书的通常格式写成楷书作品。请你斟酌。[ 本帖最后由 小四川 于 2009-8-14 19:29 编辑 ] 谢谢敖朝军老师点评!!十分感谢!!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原帖由 船山居士 于 2009-8-14 19:3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敖朝军老师点评!!十分感谢!!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客气了。呵呵。
用二王意书乐毅论及十七帖临习,请指教
敖朝军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临习上,主要在大王上下功夫,行书是圣教,草书是十七帖及淳化阁帖,楷是乐毅论黄庭等。不知路子对不对,结合我目前情况,请老师指点斧正,谢谢了! 写完作品,余纸临褚,,第一次写,看看要注意那里,请批。回复 #34 sdny 的帖子
孙涛君:你选择王羲之很对,如果坚持,再加以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成功。你的作品结体舒展大方、用笔简洁明快,很是纯洁。一般来讲,小楷不宜用来作大楷练习,二者间的用笔和点画、以及结体疏密都有很大的差异,除非在练习的时候做很大的调整,那已经离开实临而变成意临了,如果初学就不容易把握。你的乐毅论临作,字形偏长,结体松散是为不足;十七帖临写点画有描摹痕迹,下笔不够狠,胆子不够大,映带线条不够扎实、肯定,略显迟涩纤弱。十七贴结体趋扁有章草味,线条提按分明,既厚重又不失灵动,请你多加斟酌。[ 本帖最后由 小四川 于 2009-8-16 00:34 编辑 ]
回复 #35 汲古斋主人 的帖子
汲古斋主人君:褚遂良倪宽赞临得不错,基本掌握了点画特点,大部分字的结构亦写得到位。提一点小建议:一、字大小不统一,有一部分字偏大,二、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在中间,也会影响作品整体效果,三、启首印和姓名印均偏大,与正文欠协调,四、多注意竖撇、平捺、竖、斜勾等特征笔画书写的准确和到位。[ 本帖最后由 小四川 于 2009-8-16 00:50 编辑 ]
感谢指教
非常强烈感谢敖朝军老师的指导!em1 em13 em13 原帖由 sdny 于 2009-8-16 16:5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非常强烈感谢敖朝军老师的指导!em1 em13 em13
应该算交流不是指导吧,呵呵em13 原帖由 小四川 于 2009-8-14 00:1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天下行者君:单字临得很像,不错。我认为初月更优于姨母。另外,我想提请你注意:一、在临写时请不要忽略章法,好像都有点行距偏宽,上下字间距离偏平均,字间粗细、大小对比有所减弱。王羲之墨迹之所以好,不在 ...
非常感谢敖老师!em1 em13
老师点评的很有道理,指出了俺临摹时没注意的问题--章法和用笔。不过笔力上的欠缺,其实自己也知道,但那是天赋和功力的问题,书圣的线条那个叫百看不厌啊,而且,自我感觉,就算再用功,恐怕几辈子都难达到那种境界了。
em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