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18 12:06

原帖由 涤云山馆 于 2008-10-16 23: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18 em18 em18
感谢兄鼓励啊。

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18 12:07

原帖由 韩为民 于 2008-10-17 08:2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1 em1 em1 em1 em1


感谢为民兄鼓励。

海子 发表于 2008-10-19 22:11

em1 em1

听琴看书 发表于 2008-10-20 08:20

很精辟,有实力,效果好,受益大.....em1 em1 em1 em14 em14 em14 em14

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008-10-20 11:24

em1 em1 em1

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21 12:34

新加几幅前天给学生做的示范
写的比较大,四尺对开的

临《石门颂》

放大写,小的细节能省的就省去,别弄的太罗嗦了
大字更主要的是空间和线条,小动作最好弱化或者概括/

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21 12:35

新加几幅前天给学生做的示范
写的比较大,四尺对开的



临《张迁碑》

写方写厚写古,重心往下坠
千万别写成了类似于欧体那种重心偏上的。
重心偏上的结体一般比较秀雅,偏下比较古。

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21 12:35

新加几幅前天给学生做的示范
写的比较大,四尺对开的



临《封龙山颂》

人家的结体大多是扁,而他的就有点长。
他真能!

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21 12:36

新加几幅前天给学生做的示范
写的比较大,四尺对开的

临《封龙山颂》和《西狭颂》
两颂各有其妙

子鱼886 发表于 2008-10-21 12:36

新加几幅前天给学生做的示范
写的比较大,四尺对开的


临《石门颂》和《礼器碑》
其实这两个碑颇有相同之处
一改其线即可相互利用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隶书课徒残纸(第3页新上放大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