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4-7-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833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板块:没有大起大落的蓝筹股 , j7 k! |* `8 T! O* @
4 {- |/ B" y) k2 ?' N2 E# w5 B& P
" L7 I( C8 n. h( x& W
! y5 e% ~' `& g! h( W) Y
今年春拍,中国书画继续保持加速回暖的态势,而其中的书法板块,更有突出的表现。尽管如此,书法作品相比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还是存在巨大的落差。如何看待这种落差?书法作品拍卖的趋势将会怎样?记者为此采访了艺评人士与拍卖行的专家。
2 q5 w! j- y; G+ ?0 G ⊙本报记者 邱家和
& c( u) g1 P) b# E 1. 背景篇:, Z! [" } D! n/ ?/ ]! \& n
书法的艺术价值超过传统绘画
! M6 q I( F% G# A: V5 R, Q 专家观点:石建邦细论书法作品收藏价值
! q0 ~8 ?$ P) `5 u 石建邦在佳士得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曾任职于佳士得上海办事处,长期从事中国书画的艺术评论。他对中国书画中的书法板块保持持续地关注,因为他对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中国书法是象形文字的线条艺术。由于中国文字的象形特性与方块字结构,中国书法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6 v1 m, a1 g' _8 D+ t! ^0 _ 首先,西方把艺术分为两大类:一是“时间艺术”,如诗歌、音乐等,节奏和旋律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动地呈现;一是“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则依靠线条、块面、结构等造型语言。中国的书法则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是平面的线条的艺术,又让鉴赏者在浏览把玩中体会其中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的节奏韵律。6 `8 F4 Q7 L+ f! D8 @
其次,元代名家赵孟頫就提出过,“书画同源”,强调中国书法与传统绘画都同出一脉,都是以“笔墨”作为基本的艺术语言。但就艺术价值而言,书法要远远高于绘画,因为书法是纯线条的表现,有抽象艺术的性格。( }" q% f9 V B, S" N
再次,书法艺术需要艰苦的训练。这不仅指技术上的钻研与苦练,还需要文学艺术的修养、社会阅历的丰富与人格情操的陶冶。
1 X D5 X) e7 Q 石建邦还指出,书法作品在今天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为无论是以传统的中式家具为背景,还是在后现代简约化的时尚家居环境里,书法作品都有很好装饰作用。这种装饰作用,来自于书法作品的抽象艺术的特性,使书法作品显得现代感很强。' m' t& f5 C3 u
2. 市场篇:- y* r) \- d; c1 ~
书法板块的市场表现却不温不火
1 n I" u$ q: `/ Y# }5 T; T" Y 记者观察:书法板块如何定位 2 L( K! q) `8 z3 [9 k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书法作品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和极具潜力的收藏价值,但书法作品在拍卖场上的表现却远非如此。在中国书画拍卖的范畴里,书法作品与传统绘画相比,无论是在单件价格上,还是在拍品所占的比重上,尤其在业界最重视的市场份额,即拍卖成交额的比重上,都存在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甚至倒过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价格:一些古代或近现代艺术家因为其画作收到追捧,其书法作品也拍出了高价。
2 H3 g. k1 I+ ^ m. x 这种状况,其实早就引起拍卖行的注意,因此,从2004年这一轮艺术市场行情崛起后,上海、北京的拍卖行就有人试水书法专场拍卖,但是,大多数拍卖行没有坚持下来。显然,书法专场拍卖,不仅仅是认识问题,不是光有想法就能做下来的。
; V5 X" n3 U! M( {7 `% X5 @2 T- d' _9 n 专家解读:书法板块为何长期不温不火4 l$ y; C9 ~2 n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书法板块的困境有诸多表现:一方面是一些难得一见的书法拍品拍出神话式的天价,一方面是许多书法作品受到冷落。这实际上反映了书画市场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的导向有问题,二是市场的操作有问题。
8 D! ]4 Z" s; ^8 m4 Z8 [7 c 市场导向的问题,首先是对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的认识。目前,书法艺术在学术评价和艺术批评上都十分薄弱,使买家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石建邦就指出,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卓越的书法大师,但他们都不是今天我们的体制里出现的职业“书法家”。我们现在的许多书法家的作品,实际上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但是由于体制的关系却误导了市场,造成对书法艺术价值认识的混乱。/ f' G7 q( w1 x' |
市场操作的问题,则表现在诸多令买家困惑的细节上。石建邦就指出,他多年来一直关心书法拍卖的情况,有关的拍卖图录也都会仔细翻阅。总的印象是拍品质量参差不齐,既有精品,也有许多平平常常没有任何市场价值的“凡品”,更有一些赝品。总的来看,拍品的证件问题比较突出,有许多大路货,没有收藏价值。
- j+ _9 U0 B+ o9 }: Z5 } 北京匡时的总经理董国强对书法板块的特性有独到的认识,他认为书法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投机的机会不大;二是检漏的可能也很少;三是很少有大涨的可能性。这使本轮行情的主力资金之一——在艺术市场寻找投机暴利机会的热钱,对书法板块避之唯恐不及。9 g/ Q/ D! R! _: m' O
春拍盘点:书法板块持续升温
( l# o' I" i g+ f& J8 F 由此来看,书法板块的表现,首先应该关注拍卖行的书法专场,而今年春拍,北京、上海就有4家拍卖行都在做书法专场,可谓一大看点,他们分别是:北京匡时、上海朵云轩、中贸圣佳与上海嘉泰(见附表“2008春拍书法专场拍卖概览”)。2 r: g8 S4 U, N
从这些书法专场中可以看出几个特点:
% a% r" I) i3 t0 G, m! U9 N2 s 一、书法板块的拍卖,已经引起一些比较专业的拍卖公司的关注,并形成京沪两地北京偏重明清古代书法、上海偏重近现代书法的特色;
+ A: P9 K1 a. w 二、4家拍卖行中,北京匡时,无论就其书画专场的各项指标,还是就其拍品的号召力,都是无可置疑的领军人物;
6 m* N+ F+ H6 ? M6 } 三、明代名家的书法,已成为市场高端买家追捧的热点,不断在刷新拍卖成交纪录;
; D0 j V2 c( C: c 四、近现代书法也开始出现高价作品。
" \, u2 l; s+ N) n1 W1 E2 r 3. 个案篇:
: W, R2 m3 d5 R% i0 n$ a 剖析北京匡时的拍卖结果& W: H! a7 y( B
数据分析:北京匡时一步一个脚印
, ^ I0 G0 k& a3 z 据统计,书法专场拍卖的做法,在北京匡时是从去年春拍起就开始了,到今年春拍已经是连续第三届了(见附图:北京匡时连续3届书法专场拍卖数据)。仔细看一下他们每一次拍卖的数据,从专场的设置,到拍卖规模,再到拍卖的成交额,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从中既可以看出他们在书法板块中的领军地位如何一步步确立,也可以看出书法拍卖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果,看出书法板块如何在崛起。! O6 e* p! j: G% Z# ?8 D
2007春拍起,北京匡时首开书法专场“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当时是一个广义的书法概念,包括了篆刻作品,推出拍品总数为260件,结果成交率为88%;总成交额为3353.053万元。
" Y; W; ^2 T2 H' ~$ L9 n 2007年秋拍,北京匡时对书法专场作了细分,把古代书法和近现代书法分作两个专场,结果是:“明清书法专场”拍品总数156件,成交率为83.97%,总成交为2192.2万元;“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拍品总数377件;成交率为82% ;总成交为1653.904 万元;两个专场合计结果为:拍品总数533件;成交率为83%;总成交为3846.104万元。( m+ f# ~) d; z$ H" p7 T
2008年春拍,北京匡时又做了大幅度调整,大规模收缩拍卖规模,推出“历代法书专场”,拍品总数仅95件;成交率为80%;总成交额却高达4587.856 万元。如果用单件作品的平均成交额来观察,北京匡时取得了飞跃式的业绩。- `; t, |) A o! @6 _, ~3 W
老总专访:准确把握书法作品的市场特性9 Q& @2 n9 u6 D2 X) X6 ]2 t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经理董国强回顾了拍卖行推出书法专场的过程。他指出,2007年春拍首开书法专场时,其初衷是是因为感觉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当时近现代书法十分低迷,古代书法则还没有现在这么热,在中国艺术市场兴起的十多年里,书法作品没什么起伏,几乎没怎么大涨过,所以愿意起一种推动作用。他还强调,他个人对书法也有特殊的兴趣。4 ?9 w2 D, E) j( `) ^
他说,首拍的时候是一种尝试,书法作品加上了印章,因为篆刻传统上也是书法,所以专场起名叫“文字的力量”。秋拍就开始做一些细分:明清书法和近现代书法,特别是后者做得比较细,很多买家觉得很方便,价格有了明显上升。而今年春拍的重点则是古代书法。
+ y+ F2 Y6 f! n 他指出,今年春拍之所以拍得特别好,那是因为有特别的拍品,那就是陈佩秋提供的一组藏品,以及明代名家的书法作品。他还强调,市场热的另一种表现,是拍卖场上的精品多了。除了他们自己的专场外,他还特地提到了香港长风这次春拍推出的王宠的作品,以1000多万元的落槌价成交,在明代书法作品中为第二高。. z! u$ b6 n% `
他还指出,明代书法显然已成为市场热点,成交价过千万元的已有4件。此外,他又尖锐地指出,这些高价成交的作品,往往都和石渠宝籍的著录有很大的关系。就像唐寅的作品能拍出成交价之最,也是因为一种名人效应。不过他指出了一个例外——吴宽的作品没有著录,却拍到600多万元,他认为这是很大的突破,说明好的作品价格确实涨了。) x& p' b/ Y& i/ G9 w9 y
他又告诫收藏者,市场热了,但不要被明显超过市场行情的价格所欺骗,书法市场仍然存在赝品和假拍。
( U+ Z( |( H# J+ F6 v2 j- Z ■结语3 \, _7 B! g$ M; T8 D
稳定上涨的蓝筹股
* i/ X! _8 w$ f) X 从4家拍卖行的拍卖结果,尤其是其中北京匡时书法专场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书法拍卖正在走向成熟。正如董国强所指出的,书法作品较之其他艺术品,有其独特的投资品性:一、书法的市场没有大起大落,买家大多出于个人喜好,很少是出于投机目的的;二、书法作品作伪的难度高。中国书画作伪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先仿题款再仿画,因为书法难以模仿。尤其是古代书法,比之绘画难得多。因此,书法的赝品较少。这些既决定了书法作品的价格会蒸蒸日上,但又决定了书法板块不可能出现大幅上涨。不过他强调,稳定上涨则是可以保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