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8500|回复: 4

西泠印社不能被收编的意义--------书协独大,为所欲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两天看了网上对书协办展览的置疑,好事啊。想到旁边的一件事情,就是年初“西泠印社团体入协”。网上热过一阵,在此觉得又有了从新解释的必要。
  Y% N+ D( b) J& R" x/ A------------------------------------------------------------------------------
- D% F0 T) v2 e. Z九品墨客   西泠印社----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团体会员' o7 V1 ^& \! k; ~! p- l0 L2 k3 ]
《书法报》2008年2月27日第二版获悉,在中国书协五届六次主席团会议上,“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接受西泠印社、中国金融书协、中国铁路书协为中国书协团体会员。 ”的消息,不禁有些感慨。PEZdu
0 n. R( W( a- j& g; F4 A$ C    西泠印社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具有百年历史的篆刻团体。自一百余年前吴昌硕等大师创建以来,已经成为国内外篆刻家高山仰止的圣殿,海内外篆刻家无不以成为西泠印社社员而倍感荣耀!西泠印社作为一个全国性社团,原来一直门槛很高,让众多优秀的篆刻家因不得入其门而抱憾终身。也正因为如此,才显得西泠印社在民间、在艺术圈声望显赫。书艺公社交流论坛~rH. h6 z' N8 b( S( t
@'[ m lc]+ a0 h: D3 f: ^. E. S7 M3 p; W
    从西泠印社这几任社长来看,沙孟海、赵朴初、启功无不是当代书法、佛教、国学顶级人物,宁缺而不滥,这也更加显示出印社的高端形象与学术性质。0 p) J  b& Q  x, K* T  m& j) R' U
------------------------------------------------------------------------------* C! c5 B' E! G8 V2 d: t( }
这里的讨论是关于哪个团体有历史深度。6 `' p- l  @' P5 W

# ?: d( R' a5 m5 E7 g0 x************************************************( I+ [7 o( Q* g# S0 A+ M$ b4 N. O7 }! @. Z
2008年05月02日07:55   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  白谦慎  7 P/ c7 q9 {! u, Y7 \4 I& T8 j
( O+ v) G% [  a
2 l. k) C3 K) A' m; d: Z: |6 p
4 u- @, m- ]" B
朝大野小,民间缺乏制衡的力量,这就需要发展有“遗贤”们积极参与的民间社团。民间社团是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有机构成。   f/ C9 o  E* Y% K- P8 b: H
$ E! p+ `2 ^. ~1 E; @0 Y
作者:白谦慎 艺术史学者
" g2 C  z* X5 w' S- q1 m8 W
& r2 D6 p; J3 i! Q: L& Y/ T# l3 T% P. N8 d7 V5 k! {
儒家经典《尚书》中有语:“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它表述了上古以来的政治理想。在唐初一次科举考试后,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代圣主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传统的政治理想和统治术,它们可能会有如下的负面作用:朝大野小,民间缺乏制衡的力量。中国的长治久安,需要逐步地发展有“遗贤”们积极参与的民间社团。
+ ]; v7 o& x6 Q6 l; |0 g ( L6 R/ i2 }! x) k) H  a
以我研究的书法艺术而论,中国文联属下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名曰人民团体,实则官办机构。如果中国书协求贤若渴,希望把有水平的书法家、有影响的书法社团都接纳到书协中,心态固然可嘉,但对艺术的发展未必是好事。如今社会与文化日趋多元,民间社团不少,平时的切磋技艺、联络感情,常在此中进行。从小范围来看,民间社团既能促进艺术交流,也能培养艺术民主精神。从长远来看,在中国走向更为开放和民主的进程中,通过结社来逐步扩大民众自我管理的空间,促进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是重要的一步。民间社团将是政治学者所说的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有机构成。
# `# Y* J/ ~! e( ?# @
4 a. D$ |3 |  s) F民间社团发展中的一个瓶颈是如何在民政部门注册。我上面提到的民间艺术社团,大多是没有注册的雅集型的团体,亦即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聚在一起,为自己的雅集起个名字,就算是个社团了。这类社团通常对注册与否并不在意。但也有在意者。我有一些年轻朋友,曾想成立一个印社,但申请注册遭到拒绝。我问发起人,为何一定要注册?他说,万一有事,也不会被说成是“非法组织”。相比之下,我参加多年的沧浪书社早在1987年,就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了。当时能够成功注册的因素甚多,其中之一就在于其政治色彩不强。所以,民间社团完全可以先在那些政治上不敏感的领域发展起来。这些领域的民间社团,应避免陷入政治争议,这样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淡化政治,或许就是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们的存在对市民社会的形成有益。 % L3 }; J$ D3 u! x

. ?  x6 Z; Q; @, _; D0 l& w2 s' |! J6 S
在书法篆刻界的社团中,还有些性质比较特殊的社团,如社址在南京的中国标准草书社和社址在杭州的西泠印社。1949年以前,它们都是纯民间的社团,1949年以后,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像西泠印社这样的团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有个“民间”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像1978年我从南方刚到北京上学时,第一次在街上见到同仁堂牌匾的感受,觉得它是一个私营的药店,尽管它并不是。我们之所以对西泠印社有类似的感觉,是因为它有老字号的历史资源。这一历史资源使我们期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西泠印社越来越民间,而不是相反。2 ^/ \: p' _3 N2 M7 O
-----------------------------------------------------
" c. a9 F# F( ^8 H: U0 E即使末尾的春秋笔法,也无法掩盖学者良心。。。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3 t6 ~/ B% E6 |* v. n3 I  Z
-------------------------------------------% G5 g4 }0 ]' {2 E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 发自浙江杭州 9 m3 b* B! i7 V
7 C0 N( \: `: b* Y2 R
   百年来精英云集、向以高精尖著名的民间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正在申请加入官方的、群众性普及艺术团体中国书协。 “这等于让艺术界的中国科学院去加入中国科协。”艺术界的同人结社传统被认为受到官僚化的侵扰,将失去最后一块“田间”。
8 Z, m  Z6 c5 S% {7 G
% ?: o( b5 v8 t# Q    西泠桥畔,占尽“湖山最胜”的金石界“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现在正陷入尴尬之中。1 M; [2 I; s0 B, h
    一个月来,由于它主动申请加入中国书协,引发反对声浪四起,至今仍未能平息。
& K8 x7 b+ ?3 j& m    风波起于2008年2月27日。当天《书法导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中国书协会议召开的消息。报道称,“2008年1月25目,中国书协五届六次主席团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接收西泠印社、中国金融书协、中国铁路书协为中国书协团体会员问题。”
/ U5 D. o! ?$ X0 q) U$ e    百年来精英云集、向以高精尖著名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要加入30岁不到的群众性普及艺术团体中国书协,与中国金融书协、中国铁路书协并列?此消息一出,舆论顿时哗然。各种艺术专业网站的论坛上,更是骂声一片。
  X6 D: {, n# t2 a/ k    “斯文尽丧。”一位老社员评价说。1 V8 N/ |5 L, ]1 @

2 e9 _" p5 i, ?2 F, N   大师凋零导致无人掌社之尴尬
+ b& R1 P) |1 M: g" R) p4 @6 f$ d. ?; B
; ~/ w* i" q* r5 |, c, C0 \   反对声浪
; J! v* {3 ~' K% ~
' m, s/ A: \. }8 m    “西泠印社不能加入中国书协。”4月17日,90岁的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郭仲选在病床上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社长启功两年前去世后,郭是排名第一的副社长。( W2 ~  @: A) E) W& O6 i8 c
    “西泠印社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书协才几天?西泠印社就是西泠印社,不是书协的西泠印社。”郭仲选称,对于印社入协一事,自己毫不知情,也坚决反对。从去年12月20日入院以来,“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过印社要加入到中国书协,是刘江打电话问我,我才知道。”9 S  ^3 k! m+ {8 W3 {+ z' Y
    82岁的副社长刘江老人同样未被告知。刘江说,一直到3月底,社内举办春季雅集前,有朋友打电话问他,他还是将信将疑。直到那一周内,第三个人打来电话,他才觉得可能是真的。, ~* c* P5 S* z  j2 E
    刘江立即给郭仲选打了电话,“他说也不知道”;打电话给代表政府管理印社的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印社社务委员会主任魏皓奔,“他说他也不是太清楚,也是《美术报》上看见的,‘正在看’。”
9 X+ o" w! `7 @8 o% w" e    南方周末记者遍询的十多位西泠印社副社长和理事、社员,均表示从未被告知过此事。“我们毫不知情,就被人悄悄卖了。”有社员说,他们怀疑其中存在不可告人的交易。 $ A4 Q( B, }: T6 i- j
    “我建议应该开个理事会讨论,不能由哪一个人自己决定。”郭仲选说,按照章程,“如果要加入书协,应该开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来决定”。* t, B- Q/ _2 j2 `( t( b
    3月27日,社长会议召开。除了卧病在床的郭仲选和在上海行动不便的韩天衡两位副社长外,社务委员会主任魏皓奔和刘江、朱关田、陈振濂几位副社长参加了会议。但即使在社长会议上,对于究竟是谁违反章程、推动印社入协,也未作出任何通报。7 T/ x) q8 R& |+ ^, {: m
    刘江说,身兼中国书协副主席的朱关田在会上发了言。“朱关田说,中国书协某某人半年前问他了:有人提出你们印社要加入。”3 Z6 i. d, q  Y3 x3 f/ L
    刘江随后发了言,“我说这么做欠妥——这么重要的事,社长会议也没权力决定。”刘江担忧,西泠印社既有国际会员,又有画家等会员,要加入书协,这些社员的身份不合适,欠考虑。5 \6 I6 m  i$ p- r1 e
    这些意见被部分采纳。第二天,3月28日,春季雅集的上午,魏皓奔作了十多分钟的发言。“他借这个机会提了一下:‘这事我们社长会议昨天讨论过了,要等下次理事会、秋季雅集时再讨论。关于印社加入中国书协一事,须印社理事会甚至会员大会表决通过才能生效’。”刘江回忆。
6 z+ M: R) I+ w% c# H) n
& _8 B* N  e; Q: ^6 y* u: c5 v    “我们有规定,个人不接受任何采访。”4月29日,被多位社员指为一手策划入协的当事人,印社副社长、秘书长陈振濂在电话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现在正值印社换届的敏感期,他不便表态。; x5 |  R1 u& V* G/ B
    “谣言止于智者。”陈振濂说,“我们仍然在工作,看看我们搞的秋季雅集,三个展览、九个会议。你该知道我们西泠印社的人是怎么在工作的。而那些泼脏水的人又为印社做了什么?”但陈振濂拒绝对程序问题进行任何解释。
5 Z4 H. ]/ h; t4 V. k1 ~: n) b    3月31日,印社雅集后,吴昌硕之孙、88岁的西泠印社理事吴长邺,携同两位社员儿子吴超、吴越上书西泠印社副社长、理事和社委会,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F9 s9 ^/ ?, W6 w. X
    “申入书协,既然有悖社章组织原则,理应在社长会议上宣布无效。社长会议这么做,是在推诿。”吴超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从魏皓奔对社员的告知来看,等于是承认以前的申请仍然有效。只是需要进行理事会的追认即可。“这等于让艺术界的中国科学院去加入中国科协。”“章程已乱,原则践踏,印社今后的声誉地位、健康运转和持续发展,怎不令人迷茫与担忧?”吴氏父子在公开信中写道。“前几天我们都收到了一封不敢公开名字的匿名信,要我们不要破坏105年社庆的大好气氛。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抵制入协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才是献给105年周年庆的最大礼物。”吴超说。“不然,印社105年庆典之时,将是百年西泠终结之日。”
4 g/ W) @" Q1 a$ Q4 S; J$ ^) c* T# _- [  x
   官民之间
! I* W& E; n" U3 m, c0 L4 b( {6 t6 j* w5 M+ v$ H
    “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作风问题。”多位要求不具名的社员说。百年之前,印学大师朱孝臧题咏《西泠印社图》曾赞叹西泠人的雅洁高风,“留得西泠干净土,家风梦篆有斯人。”但百年后,“留得干净土”已成了隐忧。
4 m: U9 e# R( E    作为仅有的两个直接在民政部注册的民间社团之一(另一为宋庆龄基金会),西泠印社素以承继民间传统的同人结社标榜。但实际上,从1963年恢复印社以来,印社早已变成半官方的民间社团,被一名理事认为“沾染了许多机关的官僚习气”。“它的独立性没了,不那么纯粹了,影响了大家对西泠印社的看法。”一位社员叹息。104年来,几任社长和社员,均一直以印社的民间性为豪。“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首任社长吴昌硕被创社四贤推为领袖后,更手撰此联,以示印社的布衣本色。“同人结社,是充满人情味、非常温馨的团体。”多位老社员说,印社社员不多,百年来包括去世者在内,也不过403人,联络起来十分方便。但现在,社员和社员之间,领导和社员之间的沟通,却日趋淡薄。“这和官本位的思维有关。”一位老理事说,文人以艺服人,但印社现在却奉行以职务论高低。“社长、副社长、研究室主任一个个排下去。一个队伍出去,不管你成就高低,都是按行政级别来排。”“当官的人很风光,搞艺术的人坐一边。”一位知名画家理事以切身体验举例说。 & b7 s: g9 h* Y# `+ q& ~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篆刻创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崔志强同样对此印象深刻。他回忆,有次他在北京西泠开座谈会,主座上是西泠印社下属企业的老板,印社的一位副社长却坐在了边上。“当时我就指着老板说,你记住,未来的西泠印社再开会,如果是学术方面的会议,你们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更没有资格坐在主席台上。主席台上应该只有艺术家,只有西泠印社的领导才能坐。”
: F3 v0 M2 M8 |0 Q8 F7 ]% b    令多位老社员耿耿于怀的是,在前社长沙孟海仍在世时,曾有数个入门性质的日本书法代表团前来西泠印社拜访,交流活动中,“这些刚学书法的日本老太太站台上,印社的理事社员则陪衬他们站在下面。每次来,还要求年事已高的沙老出面接待”。“沙老在日本都是备受尊崇的泰斗级人物。真是岂有此理。”一位理事愤愤地说。( {, E* I$ O7 o
    官位热的同时,对艺术和社员的基本尊重渐渐被忽视。
: P; ^2 I0 M" V& O$ R    “像印社入协这么重要的事情,连通报一声都没有,很能够说明问题。”社员们说,“印社里那些孑遗的老社员,现在很少人关心。他们艺术创作上有什么计划,进展啊,根本没人过问。”“现在省、市两级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去做文化产业。怎么维护、怎么继续发展,很少考虑。”一位社员担心,“大家都不镀金,只是剥金。用的多,培植得少。出了问题,牌子就敲一个角,再一个问题,再一个角,我担心,这块金字招牌总有天要敲掉。”“书法、书社不是某一阶层、某一组织的附庸,而应是一个独立的、严肃的艺术研究团体,要无所依傍,不受左右,才能发挥其功能。”沧浪书社社员薛龙春说。创立于1988年的民间社团沧浪书社,以保持较好的民间性和独立性而闻名。
4 _; N: B9 J/ l* _' o    沧浪书社前总执事、苏州大学教授华人德同意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警惕民间社团常见的官僚气息。”“艺术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创作。”华人德说。 7 J2 t3 X3 {1 z' o' @
* C9 V& S! n# L7 f& P
   大师凋零1 R  Y3 w& z7 T

2 ]. b# g$ V( f    “这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再这样搞下去的话,我觉得会导致学术的衰退,最终导致印社的消亡。”一位社员批评说,曾几何时,国际印学家都以能刻一枚“西泠印社中人”的印章为荣。但现在,这已渐成往事。“金字招牌怎么来的?不是海选什么得来的。搞大规模的活动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忘记最根本的东西——学术成果和人才的培养。”, G6 t; G$ ~& A
    社员们说,百年庆典后的西泠印社局面的确开辟得很大,影响也扩大了很多,包括有争议的新社员“海选”活动,至少在破除门第之见方面作出了贡献。+ w6 U% Z: z0 ^- F8 A
    “他们当然搞了很多好活动,印学博物馆什么的,但成立以后,更深层的东西,如何利用它们为学术发展作贡献,却缺少考虑。”社员们批评。“我反对活动搞得很热闹,效果却不是在学术上面。”重量级的学术成果、作品和人才很少出现,让这些热闹的活动最终成了“泡沫”。“搞了很多活动,最终要归结到提高——印社水平提高并发展了多少,你能不能出大师。”; ?% g2 W% P2 _7 F" x4 f
    艺术的尴尬已经出现,在前任社长启功去世两年之后,西泠印社一直迟迟未能选出社长。 & Q* @1 U! m& P
: f9 q# c5 W) L$ b  R9 c

8 K5 V" D$ ?, F, r2 `" s9 f" g( v8 M7 N* l9 `2 F- j6 {0 P
    无论是社员还是主管的上级部门,都很头痛,“找不到人。”画家张耕源解释说,西泠印社已经形成了以大师任社长的传统。从吴昌硕开始,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以及启功,无一不是国内德艺双馨的顶级大师。“和老先生相比,自然有个心理落差。”4 d' n% G- d! ~
    张耕源回忆,当年,在精英云集的印社中,即使声望如启功,因为于金石方面并不精通,担任社长后也曾在社里受到过质疑。“你来干什么,你又不刻图章的,不懂的。”% S6 U+ T% n% X: g
    “在这个时代,找大师太难了。”张耕源说,以后也许有新的大师出现。但现在文化断层造成的后继无人已经凸现。“大师的出现需要土壤。但现在是接不上气了。”: P3 a" U/ Y+ J6 A5 h
    “这一届下来,如果再不选出来实在交待不过去了。这只能证明西泠印社现在水平在下降,出不了人了。”
4 X9 |) U% X5 {0 J5 ?! h    张耕源回忆,日本籍的印社社员小林斗庵去世前曾慨叹,吴昌硕之后,西泠印社已走下坡路。“他是爱之深,责之切,讲了真话。现在我们是不愿讲,不敢讲。”
+ o9 K& Q# `0 m1 u6 b# A    漫步在西泠印社的长满苔藓的石阶上,一位老社员慨叹,让他日益担心的正是印社的命运。, z- _0 ~& o- u( n" I

) ]9 L- A* u5 W  `) G[ 本帖最后由 如斋 于 2008-6-4 21: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的官方做派( `# G; m8 B1 X- X' e# S1 C0 [
---------------------------------------------------------------
  k0 o/ Q: n( S; M, Z& s6 v7 x博艺网[编者按]据悉,在中国书协五届六次主席团会议上,“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接受西泠印社、中国金融书协、中国铁路书协为中国书协团体会员。”西泠印社变成中国书协团体会员的字眼迅速在圈内引起极大震动。网上有关于西泠印社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甚多,响当当的百年老字号西泠印社真的要“下嫁”中国书协了么?
: W4 v0 H: x  {4 Q1 W/ C
9 t4 M4 [3 E- D% D官方论调5 r- U/ q& f# S7 B
西泠印社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基于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全国书法界的活动是一个整体的大格局,西泠印社自然也不会置身于这一格局之外。因此说,有一个团体会员的立场,应该是一个“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立场。
# {, t0 b4 ^9 h! \
* S6 W/ e$ T+ r; N+ F民间观点
; I' c1 u$ ?# I* Q" |- O, d西泠印社作为“天下第一社”,他从来不抱中国书协这棵长满各式果子的大树,“百年西泠”的纯粹和学术,在于他能在行政体系之外自立山头,聚集、号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印人。西泠的纯粹,西泠学术品格,让学界人仰之弥高。“书协”和“西泠”哪个含金量更高?大家心里都明白。“西泠”加入中国书协,此举不仅是自降身价,也是自毁前程。只是虽“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却很少人站出来说而已。作为有着深厚文脉传统的西泠,委身“嫁”入中国书协,不仅伤害了印学人的学术感情,更是对印学人精神的侮辱!孤山依旧在,而西泠将不再西泠!6 n( }: x9 A5 {' ^$ ~

  D$ d( _3 o) H7 |% A5 W2 @抄做说# Q2 L, I) r9 `6 V3 b+ k
--------------------" M3 x+ d; l! d4 W* i
坚决抵制恶意炒作
1 C7 }7 Z0 H  m, w    “西泠印社社员集体并入书协?”: {/ j7 i5 l& ^. s7 o
这是个子虚乌有的话题!!!# Z5 x4 C0 l' m. b
广大的网民朋友千万不要被愚弄了!!!# V! E; c  [6 ?# m, N
“西泠成为书协团体会员”一事还处于协商过程当中,书协和西泠的态度目前还不明朗,据说,西泠方面并没有推进此事的意思。
& Z2 q9 h: H/ e“西泠印社社员集体并入书协”,从题目看,本身就不成立,这种歪曲原义的表述纯属无稽之谈,是传言而不是事实。: `- t  m5 u3 D
这可能又是一次恶意的炒作,网民朋友要警惕再次被集体愚弄。& t, L2 k5 ~+ p, `
7 ^2 s: G# m5 P! N
[ 本帖最后由 如斋 于 2008-6-4 21: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斋以为,
8 i, [: J' i% Y, i这个事情,实为书法文化生态的又一次浩劫。与复兴中国书法的任务背道而驰。
! z+ g! n7 A% u5 U, u' D
) c+ v" V& m# H# D- \9 n* F书协凭者其官方背景,欲收编西泠,目的何在?% t) `& i' V3 y) p. _2 m9 h
占有全部的资源。书蟹的优势是可以奖后发会员证,这是挂钩名利的东西。谁还有这个优势?估计只有西泠印社。( ?  C2 x) I# f- j7 \5 {+ `% [1 a- T
一统江湖的好处?! `7 Q& p  C3 w' }3 s+ a
不想多说。; `6 h7 j0 B6 k7 r- {3 x
--------------------------
/ w0 S/ F" K3 u) d/ _& j, X书协和民间书法团体共同竞争共同发展的结果?, O/ W5 V/ s, y
书协。。。
- w0 a6 _1 x5 O1 z4 Q多几个西泠印社这样的团体,搞几大门派,象美国几大拳击组织比赛一样,各自竞争自己的品牌价值,吸引发掘自己团体下的优秀选手,定期华山比武,比比各派的实力,那么大家可能都会做的公正一点,因为都想做好。
+ ~* K9 S7 P; |* J" f( J$ o, v* W* ^书法家,多一些交流,多一点进步,高兴就留,不高兴“转会”。em4 4 d7 F: y4 z4 Z  \  n: y7 e7 U& F* U6 W
5 ]4 x) `  ~+ e; s- Q* H+ W

' O8 E- ]  y7 }: @
; z9 g, M7 b. t同道们觉得呢?* m' G* g% \+ ?, j( n
' b( u3 t. Z. x: T
[ 本帖最后由 如斋 于 2008-6-4 21: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西泠入协的事没有下文了,但我们还是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