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7-7-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01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9-2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人书法——当代书法的“古文运动”$ P" Q4 Y+ k {4 E3 q) Z
* _3 @' Z' a0 }. G3 H7 w% T 我们以为只有以力纠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时弊的新文人书法的登场,以复兴中国书法传统精华主流的文人书法为己任的新文人书法的倡导开始,才宣告当代书法古文复兴运动号角的真正吹响。
# S5 ` }9 y7 a9 N: p' Z0 ]1 g1 G 新文人书法的产生从历史文化背景上来说,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文化转型的必然组成。哲学伦理上的新儒学,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已衍生发展。
- v5 j* J( R$ ~$ R1 V' J" z, a3 J 从书法艺术自身发展规律讲,从清代碑学对文人经典书法的攻击和对平民民间书法的推扬,以及由民主和新民主运动政治背景下书法群众运动的普及发展,再到对文人经典书法的复兴宏扬和书法由群众性运动到精英化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发展规律。
, V, a8 o! v! N 新文人书法绝不是简单的对传统经典的回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象,具有吸收和和消化各种自生和外来的素养的能力。象历史上汉代对佛教文化的吸收、唐代对胡服文化的吸收等等一样,中华民族在经受了外寇入侵,经济文化上的冲击,当中国人经过二十世纪的浴血抗击救亡,发奋建设,在新世纪的春天日益走向民富国强之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中国人不必再妄自菲薄,不必再因痛恨国家落后贫穷也同时痛恨包括传统文化艺术在内的所有一切都落后,中国文化艺术确实到了应该进行伟大复兴的时候了。 8 l7 e' f9 e$ A, e# V3 Y
新文人书法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脚步声的具体回响。$ d3 v3 _6 G3 a* q+ T1 m
具体说来,新文人书法具有如下几个基点:! H: |( e6 n: D: M Z9 E
1、重视人品 强调学养 ——主体素养文人化3 d9 Y5 T- A/ F
文人书法的产生显然是以中国独特的传统士大夫文人身份的存在和其成为书法创作的主体为前提的。中国儒家“内圣外王”“发于内而形于外”思想作用于书法,就使得文人书法自汉代诞生之日起即重视书家的素养。到宋代则有明确的强调书家人品和学养的审美批评观。杨守敬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一要人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问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逸等伦者也。”我们倡导新文人书法,其前提必然是对书家主体文人化的要求。而这里的文人还应该是有别于传统士大夫文人的新文人。所谓新文人就是指具有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社会伦理品德修养、新的文艺价值观、审美观、创作观、批评观等新时代文化精英。
7 z! X9 u6 v7 b5 A& Z: `, m 传统士大夫文人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经、史、文,伦理价值观为儒、释、道。现代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为分工细密的自然或社会学科知识。伦理价值观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或辨证唯物主义或新儒学等。
. o6 ?, R) h5 c, I2、接续经典 宏扬精华 ——书风审美典雅化
# b1 J( ~' k; e( z7 A* n 碑学的泛化,使得当代书法审美一度唯“丑”“怪”“奇”“粗”“拙”“俗”为美,书法的展厅效应也使得视觉形式刺激为尚。一些论者甚至将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书法观作依据。实际那是对傅山书论的极大误解。傅山的本意是在强调毋做作要自然的一种观念,他厌恶反对那种肤浅的玩弄表面媚俗、轻滑、缺乏深厚功利与学养的弄巧与安排等造作行为,其审美理想是天工清新、淳厚内在之雅,当差强人意时,宁可有所牺牲而偏于不完美的“丑”“拙”“支离”“真率”一点,决不取媚俗造作之态。当我们丢却浮躁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和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的羁绊,我们就不会以猎奇、丑怪、粗俗和表面的视觉刺激为美,我们就不会专以易于出新出奇的冷僻粗俗的茅厕砖瓦、残纸、断简等民间书或其它离奇的资源为美为主要取法对象,其必以经过历史沉淀检验的经典和蕴涵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书法精华——文人书法为继承的主体,同时汲纳其它一切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相关合适的资源营养融会变化创新。书法审美标准是富有内涵意蕴的醇厚、精绝、典丽、高雅,富有文气、静气、书卷气和火热的时代生活气。
* @5 J/ r* t( M8 ?$ I3 h3、科学研究 自觉创作 ——研创方法科学化; {- }" @& S* x" P; e7 \& ?
明确了书法取法的主要对象和审美风尚,接下来的问题则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美焕美伦的传统书法,我们如何去继承宏扬?多少年来,书法的研习与创作无不是在临帖、感悟、模拟中进行。临帖谈得多了,一些人又说:要多读书。那么临了帖,读了书,就能融会出一种书风或打造出一些有意味的作品,成为书法家吗?问题当然不会就这么简单。于是一些人又会说:关键看你的悟性。一个“悟性”把多少人置于五里云雾中。何况现代人已失去了古人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终日于案头挥毫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条件,现代书人何能达至古代书家几乎倾其一生才的锤炼才能取得的成就?冷静想来,当代书人虽已失去古代书家所享有的条件与环境,但当代人也有着古人所没有的便利条件。如拥有古代书家难以拥有的更多的历代及当代书法资源和支援意识。被“科学”与“民主”武装起来的现代人尽可以以现代的方法对各种经典书法进行规律性的归纳分析,我们称之为科学的研习与创作方法。在文学等艺术建立起自己完善的研习与创作方法之后,我们有必要为书法建立起使其创作更加生动、丰富的创作手法和理论。书法研习与创作理论的科学化必然会使现代人在短时间内掌握古人多年甚至一生才能掌握的技巧手法。当然艺术创作是一种感性行为,理性的科学易于解决规律性的技巧技法问题,但难以解决作品内涵精神因素。但科学的方法必定会使当代人找到或打造出一条现代的艺海航行之舟,为理想、情志的出航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可能。$ V( `; j+ H( r: s
4、关注社会 深入生活 ——内涵表现生活化
" h5 f" O$ h. ~* K* T9 \ 我们反对空洞的形式主义,反对无病呻吟,反对装腔做势,反对“为说新词强说愁”,同时倡导有感而发、抒写情志,表达性灵。而书法家们仅仅坐在温暖的书斋象牙塔中是不行的,其有必要关注社会、深入生活,走向都市,走向田野。只有当书法家们投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热潮中,才能产生出***,才能撞击出灵感与火花,才能赋予作品以鲜活的时代精神与深厚的内涵意蕴。# p$ t9 ?4 q# v, x+ i
古代书家多为业余型,许多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甚至象王羲之还是将军等。当代社会提倡社会分工与专业化,作为一名当代书家掌握必要的书法史学、美学、创作等专业知识无疑是应当肯定的,但我们不赞成那些仅仅会玩弄笔墨技巧缺乏生活与思考的写书匠。当代书家不必要同时又是掌握现代自然或社会科学知识的科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甚至文学或其它艺术家,但他应是一名具有相当的书法专业知识和书法相关社会科学如文史哲知识的较全面修养素质者。一般的吟诗作文应是书法家基本的素养功夫。如此,当富有修养的书法家深入社会生活,那么他必将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展厅内将不再是一遍遍对古人诗文句抄录比赛,真正体现这个时代的书作风貌将展现开来。; _$ \& X6 j1 ]0 h. P0 N, z
9 Q6 H% l& ` f) m4 Y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最高奖“兰亭奖”的连续举办,“兰亭节”的年年举行,经典文人书法为越来越多书坛人士所重视挖掘研究,笔墨精致典雅,内涵深秀文人书风的渐趋盛行,书家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格与学养的重视与修为,书法科学学科化研究的日益深入,“书法家进万家活动”的倡导等都反映着“新文人书法”作为一种理念思潮甚至作为当代书法古文复兴运动兴起到来的客观历史必然趋势。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自觉地投入和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为当代书法伟大复兴繁荣时代的真正在到来做出绵薄的努力。1 _4 C% h+ q- ~" i9 n h/ d
8 Z( n1 P; I/ g( \
9 f: N) w0 R1 k' _% W% y
胡湛 2007年8月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