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7-7-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0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被他人改动的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诗词手迹
1 c1 e' n/ b: W ?3 f1 v- Z成忠臣/ N- N) P) {. { j, H9 L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8 C/ |/ P1 E& ]7 x8 D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6 \0 b* g4 C n# X0 |小小寰球,8 i5 [. b1 c! s% y5 o, I& M
有几个苍蝇碰壁。; h; `" e1 \9 Z ]
嗡嗡叫,/ g* F( A4 u& x0 t6 e5 R
几声凄厉,/ x$ w9 F. }6 B
几声抽泣。 b, t0 w' k; m$ j: L3 A
蚂蚁缘槐夸大国,
/ c& F: K; ~2 A6 O) f蚍蜉撼树谈何易。
3 c/ C7 q$ z; D" \& X正西风落叶下长安,4 {) h' `+ i8 m: X
飞鸣镝。
& `/ M+ C5 p' E, N$ V8 n8 ]& k/ h多少事,3 D8 W7 G# ^ D5 L' I ^! A9 V
从来急;
. T/ b: V, @* y; ?天地转,$ N# s; A5 q9 S! |4 s. ^
光阴迫。
4 X, h9 H! n/ O6 c7 o" y9 k一万年太久,2 n/ `. \. a( h& q! O6 k4 `' c0 r8 v
只争朝夕。4 [8 y# q0 f' Q+ c! R' E
四海翻腾云水怒,
, B, n9 k8 u! h6 D# j0 K8 u# o五洲震荡风雷激。+ h& P4 {( {( j1 a( y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 L# S. W- a
全无敌。' B' x* O6 i4 A7 \, ]
附:郭沫若原词3 v7 J. ?. @- @( s
满江红" T) v& h+ V* Y2 B; s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4 i- Y: @7 l) _' c9 a' z$ x这首诗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创作背景是1963年初,当年底收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书中,随即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4 [2 ]8 m/ c, l3 _
从60年代过来的老辈人都记忆犹新,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58年大跃进严重失误,中苏援助协议突然撕毁,更为严重的是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当时国外一些***势力妄图孤立新中国,掀起一阵阵***浪潮。在一片叫嚣声中,印度也不断侵犯边境,台湾的蒋介石匪帮也企图窜犯大陆。(毛泽东在诗中所讲的苍蝇、蚂蚁、蚍蜉之类;是指苏联和那些瞎起哄的帮凶)当时国内面临着严峻的局势,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63年元旦,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词,对这股逆流作了正面的揭露和批判。毛泽东此词,便是为和郭沫若而作的。此中我们的伟大领袖以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襟,宏伟的气魄,高仰着时代巨人的头,对那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视的目光,给以憎恶的申诉,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名言,来概括国际形势,以前无古人,“横刀立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魄概括出国内形势,那就是“”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意气峥嵘,大义凛然地发出了战斗号召,显示出胜利的信心。这首诗目前所见的有四幅手书:(一)词前写有“书赠恩来同志,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郭词见一月一日光明日报”字样,标题为《满江红 和郭沫若》题下有署名“毛泽东”。(二)标题为《满江红 和郭沫若》有署名“毛泽东”,诗后有“一九六三年一月十日”字样。(三)标题为《满江红和郭沫若》诗后有“毛泽东”署名,并有写作日期“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四日郭词见一月一日光明日报”字样。(四)标题为《满江红和郭沫若》诗后有“毛泽东一九六三年二月五日上午七时为江青书”字样。而我们现在常见的正是这一幅手迹。这是一件毛泽东晚年草书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作品。在“******”期间,这幅手迹传播最广,被到处张挂。其中的名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被作为春联,张贴在祖国大地的千门万户。同时,在发行的邮票上,印制的毛泽东像章上,不少出版物上都印有这一名句。毛泽东去世后,这幅手迹又被制成金光闪闪的大字,镶嵌于毛主席纪念堂中毛泽东坐像后正中的墙上。在我国历史上,没有一幅名作能像这幅手书流传这么广,影响这么大,能这么受到人民的喜爱。这现象,在几千年来的中国书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传世的这四幅毛泽东手迹中,前三幅内容基本一致。在为江青手书此幅时,主席将原诗中的“欲学鲲鹏无大翼”改为“蚂蚁聚槐夸大国”将“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改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同时12月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书中,其中的“聚”已改成了“缘”字,“千万事”改成了“多少事”,去掉了“上午七时为江青书”字样。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那个特殊年代,诗词原文与手稿必须做到一致。当时主席日理万机,十分繁忙,加上年事已高,医生劝他少用毛笔写字,那时他书写、批示文件早已改用铅笔。按道理讲违背艺术规律,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是不可取,但在那个年代被视为正常的和必须要那样。我们现在所见的这幅手迹中的“缘”字是毛泽东用铅笔书写的一个清样,被人在这个基础上,依照毛泽东的毛笔字笔迹加工而成的。我们领悟书法艺术真谛只有对照原件,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下面欣赏分析一下这幅手书的艺术特点。这幅手书是毛泽东书风达到顶峰时写得。是毛泽东草书代表作,流传海内外,美妙之极,令人赞叹。开笔“满江红”三字浓墨重笔,显示出高大伟岸的形象。“和郭沫若”四字柔和飘逸。“小小寰球”轻落笔;如飘飘欲仙,奇妙是那个“小”字,在竖钩一画扭了一个不小的弯,加上左右顾盼的两个点,给人一种外张力很强的感觉。“有几个苍蝇碰壁”“苍蝇”中的“苍”字的草头酷似苍蝇的头部。“嗡嗡叫”的“叫”字一竖拉的很长,意寓刻画赫鲁晓夫之流的丑态。这里形成第一个波浪。从“蚍蜉撼树谈何易”到“飞鸣镝”字体奇大奇小,用笔奇重奇轻、笔画粗细搭配、墨色枯润交替,“西风”两字大而强劲,“落叶”两字小而轻飘,“下长安”的“下”字好似利剑直下。这是第二个波浪。从“千万事,从来急”到“光阴迫”这是第三个波浪,“千万事”“从来急,”“天” 几字挥洒自如,顾盼呼应,似神来之笔。“地转”两字,中锋提腕,用一笔盘曲连转,很像一个用线条画的物体圆转滚动图。从“一万年太久”到末尾“全无敌”,是第四个波浪,这个波浪更大、更高、更猛、更强,运笔迅疾,纵笔挥洒;只见风起云涌,江河咆哮,海浪翻腾,浪如墨舞,风助浪势。高峰叠起,令人鼓舞和惊心。“翻腾"“风雷”“无敌”字大墨浓、狂草重笔。笔势狂放不羁,收合自如。最后落款“毛泽东”三字凌空落笔,一笔写出、疾笔涩行,美不胜收。再以略小的字,呼应顾盼的运笔动作署上日期,达到整篇作品的完美和谐。 本图是1963年2月5日上午七时毛泽东为江青手书的原件手迹。这件手书后被他人改动,其中“聚”被改成“缘”,“千万”改“多少”,并去掉了最后的“上午七时为江青书”的字样。+ w9 k3 D# L, y6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