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昨日,刘刚老人展示他抄写的《四书五经》 记者 徐元宾 摄 坚持15年 退休教师篆字抄完四书五经 j 1V :wM
( t N4 m/ X* @6 V亲戚朋友说他是疯子 他背着作品请专家鉴定,想证明心血没白费 7_`YH/ . {) P5 ~# @1 r8 r0 J/ G: Y, Y
昨天清晨5点,江津区先锋镇一退休教师背着他用15年时间,专门用小篆抄写的四书五经专程来到江北东方港湾小区参加首届民间读书节。老人此番进城目的只有一个,找现场专家鉴定作品的价值,好堵住亲戚朋友的风凉话,证明15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Fhyu3fo
! L& q0 ]5 h- g$ Z: ?3 l- @7 z B* w昨天上午10:00,由重庆私家藏书与研究协会(筹)、银星集团联合发起举办的我市首届民间读书节拉开序幕,11:20,记者看见一头发花白、扛着一个插着字画的黑色背包的老翁。 =t_ '$Z$Y , o: N% s* ]# J$ m. [7 R
老人名叫刘刚,现60多岁,江津先锋镇退休教师。 \-QC %
- E& A" n& u; ` W老刘说,他特地清晨5点起床,背着他用15年时间,专用春秋战国、秦朝时期的小篆体抄写的四书五经赶来,找专家鉴定作品。 /:YSk7rJ? ) [1 V3 n5 t) ]) ^1 a0 \, ?
刘见一旁的记者热心,一下敞开心扉。“我用15年时间,50万字抄出四书五经,目的是让后人看到此书能明白古人是如何写字读书,建立一座直通古今的文字桥梁。” 2CMjSQ]`z=
/ m; f' M) u# _: C7 F老刘说,他的做法让老伴、亲戚朋友不解。说他一天拼命抄写却不图钱,是个“疯子”。此前,西南大学一书法家看过他的作品后认为,不具有艺术性。 iu@ e 0 c2 I4 a8 j8 r; c9 z, ^% Y$ A
在现场,重庆私家藏书与研究协会筹备组组长、市工商大学文学院原院长熊笃教授认为,能用15年时间完成一部作品,本不容易;另外,该作品极具文献性,对研究小篆体很有价值。 UvVYAN& 9 J; z! V" @& z
老刘听完专家的点评,长舒一口气。刘说,抄完这些书,光用于买纸的钱就是一万多元,报废的狼毫毛笔记不清多少支。工资几乎都花费上去了。 wsGSOL ' X0 R& M( ]% X: F4 l
刘称,流传至今的四书五经没有小篆体。他就凭借平生积累和翻阅典籍查找。为求与古籍字体一致,他反复练习。有时,为求复原一字,就要练习一大张纸。15年来,只要眼睛不疼,一个人就闷在家里朝着毕生的信念前进。 /WS!cnK
4 V& y% @8 c6 ^$ Z0 K' i+ n另外,老刘介绍,除四书五经外,他还用小篆抄写了《楚辞》等14部古书,约100万字。 O7l-.TkGn ; I& |+ i' q* v* E6 u1 L9 ?
小资料: tt5"!]
& b" L" l& d8 C! [' _' G& v《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eF#1
$ t& e4 ~0 V: T: _ E. D记者 聂飞 实习生 杨玺 T!'=u1y
+ _$ p4 B8 R8 |" ^ a来源:《重庆商报》
: C& h+ C* J( }3 a. n
+ P0 B: U! k% E: B7 s/ W# z$ I[ 本帖最后由 曾如影 于 2007-4-16 08: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