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8-4-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34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21-4-28 16:47 编辑 . ]+ r$ N0 `& A) J2 B2 @
h7 F9 C, \/ T6 d8 N相对而言,点画粗细悬殊的字特别好看,如启功,可这一点不易做到,且易给人以装B感。$ X: D# X' a% [/ q) T9 E: i/ n
这个(图1)功力不错,可就是无法令人生出点赞之意,首先是作者对点缺乏关注,导致点线对比过大,这是书写时行笔节奏跳跃过大造的的,一松一窒如坐过山车,又如装腔作势唱流行歌曲。! m4 }, P, n& j( T, T6 v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执于汉字的造形,重视由视觉上反映过来的图像的直接感受;内行除接受外行的一切外,还注重作品细节的变化,推知书写者的书写动作及由此推知书写者的书写情绪,书中所提及作品的韵味或味道,更多是从节奏上反映出来。节奏是动态的,而作品是静态的,从静中悟动,这是书法审美入门的关键。
- k4 m" c5 |8 `7 ?, J! o: @1 s# `其次是“开”字的长竖(图2)及“万”字的最后的前一笔(图3)是死症,“万”字草法也有误。
9 [7 j& W, G# I, [1 n- ]: z为何是死症呢?因为它跟自然对立,充满炫耀的意味,如果你接触过这些人写字,就会发现他们在写这些笔画时于夸张中还有种特别满足感。古今所指的“俗”,多跟此有关。
, B3 U, ?# Z* t+ K9 A6 c' \已故名家康殷的行草也是弊病多多,邓石如的行草书也俗不可奈,两者皆长于篆隶。7 \& E B' N' S5 k$ L# t1 Y
数天前,看到一个帖子称林散之的草书从隶出,并称不习隶,草书也俗。不知此人见了邓与康的行草书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9 h1 O# b. M# p2 v5 D& s3 ^2021年4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