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20-4-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62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江西美术出版社
6 i1 d3 C0 v3 ~! `《历代经典行书要领精讲》简介( F( J! W! |, T, g6 L
+ W9 @/ E' H5 h% M: `& t( [
…………………………
4 [% K3 ?( Z O% {2 ?( S
/ G r0 Q$ S3 Q8 }. |——《中国历代经典行书要领精讲》系列(宋民著)之《二王行书要领精讲》、《米芾行书要领精讲》、《王铎行书要领精讲》已由江西美术出版社策划出版!$ C" I# a% |' l. Z& v# p
—— 《中国历代经典行书要领精讲》系列遵循“内容精要、要领精确、语言精炼”的“精讲”编写原则,具有“范字法度完善、要领简明科学、规律典型概括、内容尚美重艺、讲解规范系统”等特色。8 \ j' @6 P7 c9 d
7 `( x2 `& }* S% Q
(一)范字法度完善5 R2 T, l* q! `7 W; A6 d' k
——《二王行书要领精讲》范字选自王羲之《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集王羲之书金刚经》《集王羲之书兴福寺碑》等碑帖和手札、王献之手札等众多行书作品。
: R/ b& p! Z3 N8 a——《米芾行书要领精讲》范字选自以手札为主的众多米芾行书作品。6 W: w3 K+ u( H7 }5 e8 P4 J
——《王铎行书要领精讲》范字主要选自《拟山园帖》《琅华馆帖》《枯兰复花赋》《赠汤若望诗册》《行书五言律诗》《石湖诗》等众多碑帖及其拟古作品。3 w0 f O' E" A1 {6 z
—— 按照笔画技法、结构规律、偏旁形式和章法特性等方面,精选了充分体现行书艺术特点和审美要求、具有比较完备的经典法度的行书范字。并遵循行书笔画要领和结构规律,对某些笔画残缺、结构不当的字进行适度的调整。从而使范字的行书法度和特点更加完善,便于正确地讲解二王、米芾、王铎等行书的艺术规律。通过这些范字的临习,可以更顺利地掌握行书要领,在行书创作中得心应手。每一单元中特定笔画、结构的讲解,选择最恰当的范字。笔画技法部分,有笔画更规范完整的范字。结构规律和偏旁形式部分,有最能体现某种结构形式、结构规律和偏旁特点的范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临摹、借鉴对象,有利于更恰当地练习、掌握二王、米芾、王铎等行书的笔画和结构。# G& q) T0 T9 A# F1 p+ ^- w
(二)要领简明科学
) |( t& G, ` P% Z——术语、书写要领、提示的语言精炼简洁,科学规范,容易理解。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笔画、结构样式,避免复杂繁琐的训练,排除字帖中不合艺术法度的笔画和结构样式。讲解中,参照楷书规范字的笔画和偏旁名称,在与楷书的比较中,讲解不同笔画和左右偏旁、上下偏旁、包围偏旁的书写要领和结构规律,便于顺利掌握二王、米芾、王铎等行书的笔画、偏旁和结构特点
5 Y7 z' Y- `, A$ J(三)规律典型概括, h# F3 C5 M6 r7 l
——将典型性的艺术规律、审美要求等科学、简要概括,便于记忆、掌握。笔画部分概括了以势为主的行书笔画技法特性;结构部分充分讲解仰俯、转侧、向背、大小、主次、疏密、透气、穿插、避让、高低、宽窄、变换等书法结构规律在二王、米芾、王铎等行书中的体现。将审美要求、艺术规律贯穿各环节的书写要领和范字讲解。引导学书者按艺术规律写字,而不是死记硬背字帖写字。按规律讲范字,通过范字学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t; Y" Y( Q" l/ {1 h3 y! j(四)内容尚美重艺
, P+ b: C4 E+ O, @- x8 Z2 r——强调行书笔画的书写性的生动笔力笔势,注重结构的平衡、协调、参差、变化的美感。突出书法的艺术规律、审美精神、文化价值。引导学书者从单纯写字上升到书法境界,从写对字发展到写好字、写美字阶段,并进一步通过书法去把握中国古典艺术精神,达到对中国艺术、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
5 Z) a) k5 k2 C! [9 _: s' c' Z(五)讲解规范系统 _8 \6 y! O' u- r+ }' A# H" V
——按笔画技法、结字规律、偏旁形式和章法特性等有步骤地讲解、练习。
, t+ U+ S; |# i* a! R: h8 C*第一编,笔画技法:讲解基本笔法,说明横、竖、撇、捺、点等单一笔画和折、竖钩、弯钩、横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提等复合笔画的书写要领。" v$ ]+ e1 `2 m$ H$ \* S
*第二编,结字规律:讲解仰俯、转侧、向背、大小、主次、疏密、透气、穿插、避让、高低、宽窄、变换等结构规律。
( |2 D3 N$ A9 v) J& ~3 p: [" B*第三编,偏旁形式:讲解左右偏旁、上下偏旁、包围偏旁的书写方法。( A3 _2 H8 a& _. [. X$ O2 f' t5 ?4 Z
*第四编,章法特性:讲解横不齐列、纵见欹侧、引带接递、连绵流贯、腾左挪右、穿插迎就、大小错落、疏密相间、重字能殊、同类显异、行款参差、终篇和谐等章法特性。/ p5 E+ D, _! E9 W
——各环节之间有机联系,笔画、结构、偏旁和章法的要领互相参照。内容归类合理,有密切逻辑关系。将知识、技法、理论等有系统地统一起来,便于整体把握二王、米芾、王铎等行书的基本要领。
! b: j+ K: J* x! n* B% m4 V% t! C8 |
$ J! Z1 D0 g! I- h, j
; N; B R" b7 K' G
0 v7 N2 {5 Z% G8 Y
L T+ x+ ^5 [+ s9 j , U2 t* g/ y: q% L3 Y! z; g

$ d5 e# J6 h2 I# k % e+ s. U5 G2 O9 V8 b1 y
/ D9 N2 z0 E2 Y$ A; Q# O
# ^+ k4 F; h+ u, `

. v9 r. U* \0 w- u; P, j%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