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4380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树立“大书法”创作观! H. p! v+ l, k5 Q9 O4 y
刘云鹏5 B$ H1 T- \% L3 N ^6 N, P
5 l# z- T( h# l0 c- r审视当前书法的发展时,就会发现保守与前卫两大阵营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在一段时间中多是具有非艺术因素的相互攻击。前卫阵营一旦闯入传统经典书法的“禁区”,保守阵营必然是口诛笔伐,不进行理性的分析,考察其积极的一方面,而是将不成功和消极的部分无限放大,全盘否定,视为洪水猛兽;而前卫阵营认为保守阵营不懂书法艺术、不懂书法,把保守派的书法赶出时代舞台为快。当前这两大阵营则处于井水不犯河水、不闻不问的轻蔑状态中,形成冷对抗。造成这种状态主要原因是创作观念的狭隘导致了对书法发展模式的错误理解,都认为艺术的发展是按“直线性”的模式发展。保守阵营认为书法发展呈累积式的发展模式,而前卫阵营则认为新的就是前进,旧的就是倒退的发展模式。其实艺术的发展不可能向一个审美目标直线型发展,而是审美立足点的不断转移和对审美形态的发现,书法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可能始终坚持一种模式。书法艺术要完成现代性的转变并形成明显的时代风格,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方向,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就需要开放的观念,树立“大书法”创作观,打破今天书法发展中的各种“圈子”,形成各个流派之间能够进行学术对话和争鸣的艺术氛围。
. D0 N/ [4 H1 G% L6 f3 @' @书法要成为现代艺术中的一员,就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向现代性转变。必然面临着社会分工、专业划分、市场化等各种新的问题,这些看似不是书法核心的问题,如果一旦与书法的发展结合起来,必然触及到对书法核心问题的重新认识,如果始终停留在狭隘、保守的立场上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严重阻碍书法的发展。所以,必须将书法的发展置身于时代发展的大潮,运用开放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书法发展和创新。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在当前语境下树立新的书法创作观念,形成一个“大书法”创作观念,跳出前人的窠臼,才能全面、理性的审视当今书法发展格局,形成一种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效解决书法向现代艺术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下面根据当前书法发展的现状对狭义和广义书法创作作一尝试性的界定。
6 r, Y ^; m0 [: a2 s8 ^7 t7 H狭义的书法创作是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为书写工具,以传统书法“点画”为语言,以古典审美为标准的书法创作,也是当前书法发展的主流。主要存在以下三大类。1、延续传统的书法创作方式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经典,对经典书法在形式、内容或风格方面进行强化或弱化,逐渐形成个人风格。2、用经典书法的语言,对出土古字体的激活,形成新的书体,是当今书法创作中的一个亮点。如甲骨文、秦简、楚简等创作。3、对经典书法语言的整合,在古典书法的形式中注入现代元素,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这是当今书法创作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广义书法创作除狭义书法外,还包括以书法元素为基础,同时借鉴、吸收其它艺术元素,具有前卫探索性和交叉边缘性的创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对汉字结构进行扩张变形,借鉴日本少字派和抽象画的技术、观念,追求墨韵效果,强调视觉冲击力。如邵岩等。2、以书法元素为主,吸收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充分利用材料特点进行雕刻、剪贴、拼接等手段,大部分注入一定的主题,如刻字、“学院派”书法等。3、将书法作为创作符号,引进当代观念艺术,通过创作和行为表达一个主题,去阐释书法的概念或观念。如邱振中的《最初的四个系列》、《日记》,王南溟的《字球组合》等。这些创作都具有观念的开放性和技法的探索性,有些创作目的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创作目的,不再以追求作品永恒性为目的,而是通过作品、行为揭示一个书法问题,所揭示的问题也是许实效性很强的问题。以上是根据当前书法创作的现状对狭义和广义书法创作所做的界定,对于目前这种发展格局,要用多元、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关照,允许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书法创作,一定要克服用保守的眼光去审视任何新的事物和观念,尤其面对于一种派生的新生事物,不能严格的用母体理论去作评价和选择。只要转变狭隘的观念,就会发现原来视为异端的东西,并不那么可憎,也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尽管一些前卫探索和创新是失败的,但是有些行为促使我们触及到了一些以前认为不可探讨的禁区,为当今书坛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书法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只有我们用一种开放的、历史的态度来审视书法创作,就可以为书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并可以派生、创造出更多具有书法意义的艺术形式。
# D+ h2 P) c$ f, m c i当今是一个求发展、求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时代的强音。但是当前书法的创新相反的处在一种对古人和今人作品简单复制的浅层次上,人们的创新观念似乎淡薄了,许多人不是为了追求艺术的发展而是为了先成名,后得利的动机参与到书法活动中。故而书法的创作就不需要真正的创新,只要能参加展览,能出名为原则,许多人抄持书法就建立在这个简单而现实的动机上,只能把书法当作一种追求名利的工具,失去了真正创新的勇气需要。要克服目前的这种现象,就必须树立“大书法”创作观念。' n* a+ i* Z: Q6 ^' i
树立“大书法”创作观先要对书法真诚。如果失去了对书法的真诚,也就不可能创作出美的作品,因为“美之所以取得与真、善鼎足而三的独特地位,在于它通过主客体的交流运动形式一种非功利性的意象图式”①,要体现非功利性的意象图式,只有创作者对艺术的真诚,就不会在创作中添加太多的非艺术因素,可以站在纯学术的角度去分析各种发展现象,站在艺术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如果失去了对书法的真诚,就失去了发展书法艺术的使命感。其次,要形成一种开放的创新观念。从事艺术的人应有偏爱,但不能有偏见。没有偏爱根本谈不上艺术创新,也无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存在偏见,会一叶障目,无法理解艺术的真谛。当今书坛普遍存在没有偏爱,只有偏见的现象。先入为主认为那种创新是正确的,那种创新是错误的,不能用开放、理性的态度面对各种流派,各种形式的创作。对于失败的创新,除了当事人需要总结经验外,书坛应该多鼓励,少排斥,从中发现有用和有意义的、积极的因素。同时也要用开放的眼光审视传统,允许对传统书法文本阐释的多元性,只有克服了偏见,才能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百花齐放的现象。再次,要形成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要有“不要怕困难,不要怕艰苦,不要怕前人把事做完了你没有什么可做的” ②的信心。当今书法创作表现出的平面复制的现象就是害怕失败的表现。因为模仿当前的时尚就容易在展览中入选、获奖。而真正的创新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就有许多不确定和不可预见性,失败是多数,成功是极少数。如果每次创新都必然成功,创新本身就有问题,也许就不是创新,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仅需要勤奋和天赋,更需要面对失败的勇气。最后,要树立终身创新的意识。今人一旦成名了,大部分人会紧紧守护住成名时的风格和水平,或只是小心的进行微调,能不断否定,不断创新的人很少。综观书法发展史,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师或大家,都具有终身创新的精神,如王羲之、颜真卿、王铎、林散之等。当代展览和媒体很发达,具有一定实力的年轻人通过炒作,在很短时间内便会成名,早熟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名利的诱惑,生存的压力,书法本科知识的贫乏,很多人在早熟的同时,也过早的失去了进一步创新的能力,失去了“不畏识者少,但扫眼前陈” ③的勇气,只能我唱罢你登场,红极一时而被流行所消解。只有树立了终身创新观,就能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5 V0 @1 W2 ~( P' P v% e只有克服了观念上的狭隘性,具有艺术的真诚心、不怕失败的勇气和终身创新意识,必将形成一种“大书法”创作观,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艺术消费需求,恢复书法与国民的亲和力,促进书法健康的向多元、多样化发展。
* f# ?# i/ e" I/ ^2 B# \
0 W' ^+ p k. O(约3200字)5 ~: e0 U. w/ u$ T% s0 N
. M1 @2 V+ u$ X8 O8 f) L
G8 Q& \; |7 T" u" N
9 l6 H2 ]9 b; M& ]. ~' \ + D# X; M/ t: I
- r$ \( }) W6 [; O! r
【引用】: L, O0 B" h$ O4 E3 `. D
①卢辅圣著:《书法生态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 U" Y: m! r A' N2 m0 B② 冯其庸语,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
/ [' x, W6 v8 G% |* _0 F: r③ 王学仲语。- z* z% K# f) n- l" j% E& z3 f
/ q$ B" }# X- M: L
! v$ d) V5 Y- d" v$ T S/ Y. Z4 u" q# K1 @; P
* f" u0 D, H, @8 N2 v
2 x& g: ~, L6 D7 Z( I; \; t/ m& U作者简介
* a9 E6 o' @) Z5 P( m; t' q6 r) k- L C. B* j2 |
刘云鹏:甘肃甘谷人,1974年生。96年毕业于兰州商学院,经济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3年获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中入选。2003年《书法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Q* I! S9 h5 ^
主要论文:
0 _0 t, w1 {6 w& V% z1、《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之一探》发表于1998年第5期《书法》。 u' f' e7 L) b" ~ H, c
2、《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及其意义》发表于1999年第7期《中国书法》。
1 p$ a4 c& e7 \$ t% c' Q3、《论计算机、网络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及书法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发表于2001年第21期《书法导报》。# r: a5 v2 x" {
4、《再论书法的时代风格》2002年第1期《书法研究》。& J/ d9 K2 q! {, S& q3 ?
5、《近二十年书法发展变化之我见》发表于2002年第38期《书法导报》。: j+ c0 Y% G; S$ `' I/ g0 \
6、《继承.创新》发表于2004年第1期《甘肃书法》
0 C' E8 |. B* b* u1 `6 J c! {7、《坚持书法批评的学术性》发表于2004年第16期《书法导报》。 I/ r- ]" L w9 c) T, R
8、《一个千年的误解》发表于2004年第23期《中国诗书画报》。4 o/ f, H: i7 N8 |% F( U
9、《当前书法发展所面临的三大困境》发表于2004年第9期《书法》。
: U% i3 Y- i; w9 H6 c10、《浅谈翟万益先生的甲骨文书法创作》发表于2004年第11期《中国书法》。5 _/ w: ^- }0 d2 c- m9 b4 [4 q
11、《谈当今书法展览的优点及其存在的不足》发表于2005年第15期《书法导报》。
4 E* ?5 T7 E# \ M: V* l2 f 12、《史料•史论•人----谈目前书法史研究面临的问题》发表于2005年《书法导报》。
0 o" |+ ~. P6 ]: g3 s$ r2 n 13、《论书法的语言》发表于2005年第3期《甘肃书法》。
9 P/ x$ P7 k& E2 Y0 c. L, T( l, c/ C- J& N9 _3 n6 u) U
8 k1 x7 M1 l7 Y( ^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7 x r( I' t4 L- ^9 m! u$ ]0 |9 o* C8 m
投稿人姓名:刘云鹏; U# H4 p) h2 a$ B
联系方式:天水长城开关厂销售处 : s8 T4 n5 H6 ~
电子信箱:LIUYP74730@163.COM
+ ~$ l# n# g% ~文章标题:树立“大书法”创作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