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35|回复: 5

曹宝麟作为评委,为何要“炮轰”书法兰亭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 E  f. K+ A1 h/ R
继昨日资深网友爆出六届兰亭奖作者中,
出现许多少字数类“江湖”书画作品的同时~
又有新的劲爆眼球的消息出现——
身为评委的曹宝麟,
在朋友圈发声,
引爆书坛强烈关注!

5 f# x+ t9 U4 R  b; ~1 X$ X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6年前后,
曹宝麟的另一篇文章——《我看刘炳森》(文附后),
虽寥寥百余字~
在当时也是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议!
, l+ `5 h* K" j: l7 \7 P
归纳一下曹宝麟此次发声的几个要点:
1)没有初评程序;
' ]" X( e9 S0 Z8 q5 ?8 w
2)张继比二十年前写的还差,是不够排第一资格的;
3)打90以上,我只给了徐右冰一人;; M9 d9 `+ ~6 I6 h# x" W
4)金伯兴八十岁参赛勇气可嘉,但是毛病是略显粗糙使狠;
5)我不会再当评委,遂能畅所欲言~
# ]) r' d& _" M) F1 b
  G. Q- `& b3 f$ E% r
到现在为止,
事件仍在朋友圈中热议~
而在此前,
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
“这届兰亭奖好几个历史之最:
9 X: Q1 @& Z3 T3 @+ D: ~
奖项设置最不严肃的一届;
一届兰亭奖叫创作奖,
二三届叫艺术奖一二三等奖,
; n3 J) S- q) p* X+ k- o+ a
四五届叫佳作奖一二三等奖,
, u4 J8 T: F, Z# t* I' f' K
这届叫金银铜铁奖,
建议七届中书协领导换了就改成ABCD奖,
八届再改成甲乙丙丁奖!
评审时间最不诚信的一届兰亭奖;
今年5月1日公布的征稿启事明确说9月评审,
可到头来~~~,11(月)初才评审,
以后中书协的话谁还信?
参与作者最少的一届兰亭奖,
二三四五届每届都有5000人左右,
这届只有1100人,
而且里面还有不少乱涂乱画的现代画派和江湖书家。
好多优秀书法家为什么不投稿,
不是不相信自己能力,
而是不相信评审
谁都看见,这届金银铜奖排资论辈严重!
这是一届最不透明、最不好的兰亭奖评审!”

2 G5 y3 F- S- I9 O' u1 d+ `2 G1 B
也有网友说:
“兰亭奖就是一场排坐坐、分果果的游戏~
评审不透明是最大弊端所在”

: P: H/ b0 y1 \) q8 ~- z) a; K0 s
看来~
六届兰亭奖,
& N4 h' u1 S7 v7 F, T1 ~6 s
注定要被列为史上最受“关注”的展览) t  J( Z& m0 p5 o5 R/ A' e
这并不是中国书协主办这次展览的初衷~
8 b# y- V! n7 P$ K" F
: X) B. R$ r. Q/ ^' A# t
7c3802adedb074620272671f1e07cd6c.jpg ; ]2 a- y4 |) G1 z
' `* ?3 c) r3 ]! ?
>>曹宝麟微信朋友圈截图
6 e6 Q1 M) Y$ x5 S* _5 ]
9d4110e65daa278a5d2f7b53190a19f1.jpg
6 H) e7 f, ~: d. W0 }6 P, w9 }& u' b2 P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现场

2 Y4 v4 z( k5 h$ `, S
曹宝麟朋友圈原文摘录:: C$ a: m) a* @! D( O; t% [

. R8 |  `: }' v# f3 A
这次我作为评审委员是评创作的。参赛者每人三件作品,没有初评程序,第一轮就要打三百票,繁重可知。手机上交,无法知微信步数,但据告要走二万步。尽管尚未衰飒但三个小时回馈的感觉是不必讳老了。中间环节不须缕述,到最后评奖阶段,从五十七人用百分制(最好带小数点了),取十五人(金奖4银5铜6)。结果大家已知,张继以82点几夺魁。因原定90至100为金奖,于是金奖只能空缺了。总结会上陈洪武说,17评委中有4人投张90分以上,而大概有将近60%只投60-69分,即入选一档。我在其中。我在评完的小结会上已毫不隐讳地说,张继比二十年前写的还差,已走下坡路,是不够排第一资格的。我现在可说,这4个投金奖者是有感情分嫌疑的!活到这分上,我不会再怕得罪人。花甲批刘以后我确实性格大异。打90以上,我只给了徐右冰一人。他的三幅字都很传统也很精采。草书册页不谢古人。这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尽管四十还不到(我与他不熟,可说出于公心)但天分就是天分,应承认艺术的生知夙慧。他现在排在第三,在没背景的情况下已经不易!我在总结时还提到金伯兴。他以八十参赛,勇气可嘉,但是毛病是略显粗糙使狠,文雅荒率之气与谢无量比尚有间。得银奖是恰如其分的……反正下次我不会再当评委,遂能畅所欲言。
+ m' F3 k- ?9 Y/ Z; P! q  }' l

! ^  F$ S2 u" ^2 }; w0 i
5 T8 Y, ^  q+ J+ @! R7 Y
a8ca27652caf52deb2f9ecb39fbe9ccd.jpg * {1 l4 S. t' {- g
评委合影

% B& e0 f, d, Y& A+ m0 I
" i1 j# U( ^5 ~! n) o1 N/ p. s
0067528102fc9c97c7de92c33afa710b.jpg 2 K: H1 O5 z" {9 g
" l5 Y  k8 r1 z% X) J: V
评委在评审现场
) G( T1 @( V4 J) v! M  N0 K4 k# {  a
: Q0 K( o, x" E8 P


+ V3 K( n2 B/ k/ y2 z- c
附2006年短文:
曹宝麟:《我看刘炳森(节选)
0 c: K" w+ K* d/ c……
+ O  Q  A( W! B  \: `
刘炳森作古已年余,今天谈论他似乎比较合适。不可否认,他是凭借权力寻租才爬到这一步的。试想,文联选举,当选副主席都是各协会的主席,这应是章程所规定的。极不正常的是唯有书协例外,时为副主席的刘却当上了,这等于宣告下届书协主席非其莫属,专待群臣劝进沈鹏禅让了。他以拙劣而匠气的字聚敛的巨资用以沽名钓誉,佛学能知几何,竟也想买个主席当当。在他炙手可热之时,自我膨胀到连外行的领域也敢置喙。试举一例,书协机关刊物《书法家通讯》曾刊登一篇他的讲话,其中对最后一批颁布旋遭废止的汉字简化方案大加挞伐。当然,这批僭越的简化本不足取,但乱作批判同样不足为训。如一个"道"把"首"简化为"刀",刘氏不从审美立场出发,却揶揄云,你在路上看到一把刀,不要被吓死吗!(大意)见此高论,不禁哑然失笑。顺着他的逻辑,好象看到一把刀还要比一个人头更使人毛骨悚然了,这不是荒唐之极吗?其实,"道"及被改得不伦不类者皆属形声,所从亦皆声符,与会意字的意符根本无涉!如此浅薄虚妄,只能贻笑大方。书如其人,谁谓不然。不能想象假如刘真的黄袍加身,会给书坛带来什么前景。功败垂成,野心落空,真是老天有眼。
……
当年网友的回复——0 O; F. ]' Y7 a1 H1 P
原贴: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9187-1-1.html
* A6 m8 L; s- c6 J' Z* q
& t0 g$ w7 y5 R% L+ i1 c9 e* t宫恩武o:
2 |' Q% ]* Z1 F* m 曹宝麟先生?骂人的吧,应多做点厚道事,此时此地有此“高论”当在情理之中,你自己不用手段能到今天“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心止于此,认真作学问,整些个没用的干啥,不会不记得你的
9 v. ^0 T$ P$ i% V+ l9 l0 L& V6 g/ X' D. x0 {& e+ i9 _
抱朴散人:, U1 h: t* F9 @& h
老宫此言差矣,看书坛之歪风邪气你就眼顺?  X% G; R/ R4 H4 R! J/ n
曹公是批刘以喻今,对于书坛之意义大矣!9 ]/ w* u3 o0 L4 A) R
是敢说真话的勇士也!!!
4 V3 z( y5 x6 n" s# [" d坚决深入揭露书坛伪大师,以树书坛正气!- G- K& U% M/ U  T0 x+ {
当是我辈之责,望深思之.) {; E5 V, j( S; Y! O

% ?1 f$ n5 Q/ O7 C; b# v针见血:
0 S  w$ m! g$ _: K! z- p凡事总有因缘。
3 S- b- }, D- W! ^6 ?老刘达到高位,确有行善积德之因,据说,他虽然很有钱,但是对亲朋同学邻居等人中有危难者还是急公好义的,也不是什么钱都爱。据说如果朋友中是去看望恩师、住院开刀给医生送礼等需要写字他都是不收钱的。
7 S/ u# u! D! L1 `- u+ b4 Y5 Q% p相反老曹能做到么?据说在好的朋友,找他楔子也上一要钱的,在他家里买字,在熟悉的人,他也要当面把钱点清爽了在给字。整个一金钱奴隶。一离开安徽就说安徽的坏话,其实安徽人对他真是好得不性。一到广东又想拿架子。广东书协不买帐也是理所当然。做人要厚道。听见没???4 ^/ g! `9 s2 X3 f5 }

  O- r" W# ~- IWUWEI:
8 |% x; m/ @* L; x, j为什么一批到人就变成对立?0 Q4 N# f. U' F  q0 |, g, M
为什么一讲缺点就是攻击?
! b$ s9 l8 y1 |7 n5 w! j5 V( O为什么在世的人就非要相互吹捧?& X1 p0 {2 s0 i8 t6 w
就因为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缺点有损于形象,虽然谁都知道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 T! b4 T3 K3 X% M8 h1 I: Y
因为名人之所以是名人就要相互掩饰彼此的缺点才能共同保持在同一个名人圈子内,虽然他们相互更了解彼此的缺点,也有能力和眼光看出彼此的不足!% j& ~3 r* s  [
无论什么原因,圈里的人不讲,圈外的人就不明了.看懂的人不讲,不懂的人就是不懂.) d. c- M+ z% u, H- u7 R. ^8 M6 _
说穿了就是维护一个阶层,维护一群经过努力进入到这个阶层的"贵族".维护的方法就是欺骗!欺骗的方式就是"都好!".而没有"开化"和未及"开化"就是欺骗的最佳温床!0 c# K2 Q4 \9 U
在以往,能有人跳出来讲不同声音的人多是圈内敌对的双方(迫不得已),所以偶尔听到一些中立的批评就会联想许多恩怨情仇.这一点正是被欺骗者的"可爱"之处!也正是很多明白人不愿意为大家解惑之处啊!" d$ ^( p1 X( E& B6 S. X
我今天是老百姓,我昨天批评了不少人,被大家称颂.我明天不小心掉进了那个圈子,我很可能象那些沉默的人一样,最多说一个字"好!"./ a) B/ D3 \, \$ A
大家今天是老百姓,大家昨天批评了不少人,被大家称颂.某些人明天不小心掉进了那个圈子,这些人很可能象那些沉默的人一样,最多说一个字"好!".
2 M1 Z. B% x! M$ @现在有一个人,他冒着可能被那个圈子里很多的人都反感的压力(即使其中有很多人心里赞同,但依然为他破坏圈内的"规矩"而敬而远之).坦荡的讲出自己的观点.要是我到那个情景,我做不到!要是大家,大家也做不到.要是都能做到的话,今天的曹宝麟还那么万众瞩目么?
3 ]; C+ _, {0 \7 F, t1 \其实,他很平常,他只不过归真为一个人而已!
/ J, R& q. Q5 ]" M) j2 \
4 X: b+ n# t. f2 V. H# X抱朴散人:) c! K$ ~' F" t% O1 _  l
我今天是老百姓,我昨天批评了不少人,被大家称颂.我明天不小心掉进了那个圈子,我很可能象那些沉默的人一样,最多说一个字"好!".: Z% X" ^9 a5 E# I, g& K* |
大家今天是老百姓,大家昨天批评了不少人,被大家称颂.某些人明天不小心掉进了那个圈子,这些人很可能象那些沉默的人一样,最多说一个字"好!".& B- q! O9 O8 n
深含哲理呀,我看你也快成大师级人物了!" `- U( {! t4 t6 R" \& B
现已掉进那个圈子里去了,2 Q8 n' {7 \8 s7 C# i  Q' h( H
以前你批人是直来直去,现在也只能是云遮雾罩了,
0 j( y, n# ]2 P; ?/ S6 a" t看你的发言没动点脑子也会被你骗了。, o1 s/ q: e% F% A* R# x  i  U1 j
佩服!7 Y2 o# A- B9 q7 A  ^! N* ~0 y
  e+ X, n  ^- N4 d" O4 |
樵风洗尘:0 b" }2 u) h, z9 O2 D2 [
文人发疯比疯子更厉害。为什么总要把矛头指向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呢?想必脑子进水,以为象王朔一样骂一骂,钞票就滚滚来,还有躲在被子里意淫中国书张主席的那张宝座吧???看来,只要一进入中国书协,没有几个人愿意老老实实做学问了,刘先生何罪?刘先生的书法何罪?刘先生的不足何罪?你草包就能无愧于世间人事,四面逢圆?那我谈起你怎么就由以往的尊崇变为不屑了呢?唉!什么世道。
+ a4 u. t) ]8 X. X4 n# T9 ?+ p% e* [! M. J
一鸟:+ x6 `7 K- E% A+ Z
"中庸"是中国人的护身符,"中庸"是打击他人保护自身的最好武器,忘却"中庸之道"要么就是去铲除不平,要么就是被对手打的很惨.躲在"中庸"的幌子下面,可以享受些许的慰籍,也可以享受"苟且"!"中庸"的救生衣可以让自己在潮流的裹狭下随波逐流而不被淹没,"中庸"的的甲胄可以在丢失手足时阻挡住了直取心窝的冷枪!
7 V4 G, b0 D0 V5 K) G) F( N. e( y纯熟的中庸,可以安于下僚,可以悠游于官场,可以圆滑于友朋之间,更可以忍辱偷生苟全性命保住授之父母的身体发肤!- E" a9 \$ o9 }  V% z
抛弃"中庸是"个痛苦的事情,远比忍辱偷生更要困难!特别是当一个在中庸的话语中浸泡了很久并且享受了很久了中庸妙处的读书人!, [6 j6 f& Q9 _# `, y
所以我要说:曹宝麟,你牛!  D( G$ \; ~: s* V+ c3 ]
偶像的建立是基于有人朝拜,也是因为有信众做基础!偶像塑大了,立久了,他的下面总是会有信众在跪拜,在祈求,信众们能在偶像的福荫下躲避阳光,更能在跪拜中得到心理的慰籍!也能高举着自己的偶像去打击或震慑自己的对手!而打碎偶像不仅是对信众的心理极大的伤害!而对他们的身体同样是伤害!特别是那些跪拜久了膝头!
7 W% y  [4 f& l0 K0 L3 P/ c# d! w& u那些打着"中庸"的大旗,去平叛,去维护世界和平的人们,当你们捂住即将漫出污水的坛口时,你们的身上可别沾上了污迹!
1 Z4 C: A; F* p) ~, F: }3 y, Q. y  i; {( I5 Y- x( h+ M* C* M
红荆藤:
1 L# s, w. e6 K" B- }何为正确方向?书法是艺术,书法批评应该是就书法艺术本身的评点,而不是人身攻击。书法是科学,因此书法批评应该更多地是论证式的,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让人看了心悦诚服。书法是文人所为的“小道”,历来书法批评往往偏颇,显现“文人相轻”之弱点。如王铎就曾骂怀素书为“恶札”,其实,这并不能阻挡怀素书流传千古。5 ~# U. w6 r$ F: g/ L, x4 E
书法家毕竟文化人,即使批评亦应含蓄一点好……
1 z4 o2 E; ]. x5 `
我看曹宝麟——一个小知识分子
8 s/ f8 K; h/ {( R2 ]佚名/ O1 L, ~" I6 t

8 B: S* s" c+ Q) Q我说曹宝麟是小知识分子,那谁是大知识分子?是饿死不吃救济粉的朱自清,是投湖而死的老舍,是勇于提出人口论的马寅初,是敢于同郭沫若叫板的高二适。他们之所以是大知识分子,不在于他们比别人多读多少书,不在于他们的观点是不是正确,最主要的就是他们比别人多一股气,什么气?骨气、勇气、锐气、志气、豪气、英雄气!
- g* F% E3 b7 W3 n( d6 f
1 s6 f2 k5 R7 a2 e! ^- @" q  L3 k别小看这股气,这是经过无数次的自私与无私、自卑与自尊、苟且与良知的灵魂斗争和煎熬中萃取出来的,是在圣贤书里读出来的,是被无数志士仁人的壮举感召出来的!在大不利、大逆境、大险恶中有这口气,就是大知识分子,在小不利、小逆境、小险恶中有这口气,就是小知识分子,没有这口气,任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都不能称为知识分子!; O! j, [  `) W' x9 j# Q

; _* B! `" {. |( l2 a即使在两年前,曹宝麟发表《我看刘炳森》,所能遇到的也不过是小不利、小逆境、小险恶,不会蹲大牢,不会掉脑袋,可惜他那时没有发表,于是他没有寥天一隼,成为大一点的知识分子,今天他发表《我看刘炳森》,逆境和不利虽然小很多,但仍然存在,也需要一点勇气和锐气,因此他是小知识分子。
$ v4 y9 U! Q, y* q5 R5 u5 n- m" V  ]/ L
有些读书人也敢在不利的环境中放炮,但由于动机不纯,他们不是知识分子,而是投机分子。我觉得曹宝麟不象投机分子,因为在网络上我看到了他一鳞半爪的言辞,确实敢说,比别的大腕敢说。可惜他每次都不能说的痛快,说得透彻,让人感觉他一肚子的话在憋着,让人惋惜,让人着急!7 B# G1 V% _8 [, |0 W, R
% c: ?5 n' y6 u4 d/ |
也许心中的块垒郁积得太久,也许是什么东西刺激而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今天他终于喷发了,向西去老刘的马屁股后咣当一响炮。
; X+ d2 A2 m6 `8 _; N
' v7 x9 ~- G. Z6 U" P可惜曹先生放炮不用瞄准镜而是用挑错别字的放大镜,所以这一炮似乎还不足以动摇刘炳森的雄厚的声望基础,人们还带着半信半疑的眼光问:“老刘真是这样的人吗?”“不是有仇报复吧?”“轰别人你敢吗?”
% n' j  q7 y- X1 u* d& s' ^+ }" C  T
不管轰得对还是错,曹宝麟确实轰出了一口气,小知识分子的那口气,显出了个性,显出了不群,这也很不容易了,环顾宇内,即使是马后炮又几个人轰得出来?) J' n. W" J: Z, E3 W/ I7 G0 h8 E

" y1 P6 r/ s( h8 d% Q7 S& D' L' S书法这个行当,写两笔臭字,卖两个小钱而已,不会有什么做大牢掉脑袋的风险,因此高二适以后,书法圈里不会出现大知识分子,出几个小知识分子就不错拉。

/ _, x- R, ]) @: o; @- K
5 M# S! L, H: G2 k0 G5 e
/ l# D$ p& z" b) B) i* {8 v" \
* l; K* ?& J! C" f2 W$ |( }
附:
" }& ~+ q( W' a- {. \
# T# A/ L6 P- s; j0 X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入选人选名单
! t+ d- z. Q2 ^2 W$ z% a% U' q/ V  g$ P. O$ f: F+ s
+ _) t/ ~/ N; W/ T% E

! R8 a: Y. P/ O% x$ A2 l" G6 q; `$ }/ A. m
% X+ H0 `" C* q' C# @% S" W
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历时5天的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工作在浙江省绍兴市圆满结束。本届兰亭奖共收到1148名作者的投稿作品3803件,其中书法篆刻参评作品3404件,理论参评稿件399件。
+ t9 r/ K+ j0 v6 V- S
- Z, F! [0 H& u9 H! u, C- H# ~

  U$ }0 L1 M/ n% Z一、金奖:空缺
/ M6 X) E# c5 t. L/ L1 H5 h7 C  j& G5 j$ H% B$ h9 k; ~* x
二、银奖7名:+ L8 k0 k9 n4 \* g8 T- [
1、书法篆刻组5名:, i( C9 ]! j' r: C; z" ^$ E0 }% J
张  继(解放军)  龙开胜(解放军)  徐右冰(四川)2 }0 L! P: _9 P8 D/ E3 E8 X0 F
李双阳(江苏)    蒋乐志(山东)1 J  W- j, m% h; x; ~4 e
2、理论组2名:
% z$ H$ I* ^8 H, z' A王晓光(上海)著作《秦汉简牍具名与书手研究》
2 k3 x$ |' t6 t水赉佑(上海)著作《苏轼书法史料集》(上、下)  S3 C% v( p3 b0 e; q3 Z; ~

6 ~# p' h3 J$ x三、铜奖7名:
0 d. h1 v: C  l! u+ n7 {2 B& D( q7 p# M, I
1、书法篆刻组6名:) F' x( ]7 ~$ B( V* P* S
金伯兴(湖北)    甘海民(辽宁)   樊利杰(湖北)
; C2 r: u, T2 a& M, y柯云瀚(福建)    王  玺(上海)   张胜伟(陕西)
8 a# H5 J/ _) u! l+ F, N! h/ m6 A( T1 X& |% }/ f4 M2 P0 m6 i
2、理论组1名:
# P; X; O& Z+ P# c( H徐  畅(江苏)著作《古玺印图典》等
1 ]0 m9 _# w* \9 @. K9 n7 A1 Z- F  p! L. ]7 }( v
四、入选作者56名(按姓氏笔画排序):5 R4 i9 F) H# X& v* K
: K0 a9 w6 F2 A  z
1、书法篆刻组46名:
" X% _( n- Y+ @7 P4 @. M马永林(河北)  王  勇(湖北)  王子璐(河北)
# q6 m& ~4 l7 J  Y; V王军领(河北)  方  放(北京)  方建光(山东)3 ?! x7 V! ]) C- ^8 v+ y
艾  青(江西)  田小华(湖南)  朱  杰(湖南)
3 m1 k& F: w* B& `伍  剑(湖南)  刘  睿(辽宁)  刘永清(河北)
- d% R8 R2 a' l刘自坤(江西)  刘宏卫(辽宁)  刘颜涛(河南)
: q) m* L$ b( [8 L: W: ?, q1 e汤文俊(四川)  李  琪(辽宁)  李良东(江西): c/ Q8 n- k: J/ @
李国胜(河北)  李炯峰(湖南)  杨  宇(辽宁)0 f/ w4 W3 o! L: V( j
杨科云(云南)  岑  岚(贵州)  何宗国(湖南)
5 f2 \' r: Q& S0 T8 N张卫东(上海)  张英俊(江西)  张维忠(解放军)8 Y4 n! w5 W2 L7 |2 _
陈毅华(湖南)  林  峰(河北)  林志明(福建)( W) G5 l  s6 M
欧  亮(湖南)  罗华华(江西)  郑  超(河南)
; c/ x$ a8 _+ y9 T& b赵社英(山西)  逄春伟(山东)  娄东昇(浙江)
) g# D# r! V' p秦  朋(河南)  倪和军(山东)  唐永平(陕西)
* C4 ]% }- G+ L; e5 y黄  鑫(江苏)  曹有福(浙江)  彭双龙(广东), E' [- ^% L8 x/ S" G7 ~
蒋卫平(江西)  韩宗祥(贵州)  谢海龙(湖南)( r  e; K! Z. [6 |1 E
雷  平(内蒙古)% e9 e+ B5 e5 D* L& k
0 I6 l  s! ~* L2 N: C* n
2、理论组10名:
0 q: l7 n6 I( x$ x- Z1 x叶康宁(江苏)著作《风雅之好:明代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 l$ p$ U8 U) X# w1 ?2 N% J. h
任小平(新疆)著作《楼兰书法史》
. g4 ]+ X! y2 L% r6 @* \1 ?3 {: P. O刘天琪(陕西)著作《古代墓志志盖题铭艺术研究》8 E) y. g* M( r5 @
刘东芹(江苏)著作《草书字法解析——文字学视角下的草法研究》等, }) p( n) V& \7 J
李  永(广东)《清初孙承泽及其法书碑帖鉴藏研究》等系列论文
* I( x6 x& `5 |7 _张  平(江苏)著作《中国书画装潢艺术》) ^( A% A7 }$ d( m2 k! @
杨国栋(山东)著作《黄易年谱初编》等& l; o5 D  O0 d3 I1 F1 {: m7 S
徐学毅(广东)著作《二王书学丛考》等) B; g  [( j$ Q5 ?4 S1 J1 R2 L, F- U
梁晓庄(广东)著作《岭南篆刻史》
  U4 z9 s9 I: w% u) n( ]1 B梁  骥(辽宁)著作《张照交游考》8 l! C7 b5 p. }# ?* e# N; |. w
$ x1 `- u4 |) h6 p1 o! i+ m! Y" ]
公示期间,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等方式,向中国书协反映和举报代笔、抄袭、剽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6 c1 ]" L7 Q1 F" v
' K; V$ o: g8 ]1 \, I( e
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或工作单位。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 }  b! m# h& C) w
- U8 {% P! m) p4 z- u
公示时间:2017年11月3—13日  n7 }7 C4 M  O3 z2 b4 i' L% Y
受理单位:2 Q5 p/ ~. x6 Y. p
书法篆刻组:中国书协展览部  010-597595920 h( O, o1 F9 {5 k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部
, I, @! Q& M! Z4 m( m联系人:郭琳、耿伟华* b4 d/ C7 w! K8 M; H
理论组:中国书协研究部  010-59759583
2 L, g; u7 W; L3 M1 K* B/ i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16 中国书协研究部
  Q1 H6 K4 e9 `0 k联系人:郑培亮、刘照剑
) L0 D( I# E0 O( p1 c邮编:100083- D' K) {' B" b4 F& f2 C
特此公示。
" N# ]. ?) A, V7 _6 Y. N) V2 D5 f! j
中国书法家协会
5 ]; J3 A4 P1 x! e6 s 2017年11月3日
4 v' w" {2 I4 G. V
: V% ~' e9 |* ]! ]$ c0 P' m* Z* j- |, L

: X1 V* j; p1 V* P  h- M; m说明:部分图文综合网络朋友圈
0 e5 ?; \# h( }8 u  t# V" s; v0 @+ O
- ?4 K; N: |% r* D0 [8 B" i
发表于 2017-11-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地就有一无道无学无知之徒 不知啥因 竟也入奖   无真事   如今书协太乱  该弄俩个了   歧山下去  看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地鸡毛/ w& P' G! o& w# o7 V; i+ m: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混混也不咋样 吃米饭而俗之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们是吃瓜群众。
* R% V" w+ A# U; d- I;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B4 z1 ^2 B. m,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9 g5 G8 ^& F" z% D. c. W+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d+ J6 l"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D- ^/ `9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问及此种是是非非,无一不是名利。今人无清者,古人清者不登仕!
5 Y7 y* p1 j# A$ ?$ s)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