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55
- 注册时间
- 2008-3-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34725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歌翰雅集第一回系列活动:五人书画品鉴会暨主题论坛“风向——当下书画新境之重建”
, w# [# J& D3 E! A4 i
2 @+ w( ~/ H& }4 F9 `; Q
; Y- ^7 m& P5 h0 ^/ z
" v$ K3 i1 @9 z. j' g3 ^! ]【书艺公社 讯】由书艺公社、中国画坛网、歌翰文化主办的歌翰雅集第一回系列活动:五人书画品鉴会暨主题论坛“风向—一当下书画新境之重建”2015年4月18日在京举办。本次五人书画品鉴会五位艺术家为:齐剑楠、张国辉、伍灯法师、李阳、贺进。雅集主题论坛嘉宾主要有:齐剑楠,张世刚,张国辉,曲璞,侯廷峰,尧小锋,唐书安,郑新安,吴国宝,杜浩,程兴林,高杰,陈晓峰,大余,余本海,张光辉,李阳,贺进等二十多位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参加。大家围绕当下新常态下的书画创作、市场等诸多书坛画坛人士所关乎每个艺术家的各方面纷纷发表各自观点探讨,这也是去年底以来针对书画去行政化、官僚化的首次公开正式研讨,引发众多艺术家、艺术机构、市场画廊以及从事书画行业相关人士的关注,被誉为近年最接地气的展览及主题论坛。0 N; X: q% f' Z) B% u
本次歌翰雅集系列活动与常规的展览及作品研讨会有所不同:每次召集五位艺术家;不设开幕式;不设作品研讨会;每次观众采取预约的形式;针对当前的书画热点话题研讨等等。本次品鉴会五位艺术家他们的各自作品风格面貌突出:齐剑楠被誉为当代碑派书法的代表;张国辉以苍茫之境行走书坛画坛;伍灯法师独特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禅意;李阳以八大山人为旨归的澄净高远;贺进的精致古逸典雅——这些书风元素的交集成为本次品鉴会独特的风景线。, o- S0 Q- H( u [+ J7 T- P8 N+ w
《歌翰雅集第一回:五人书画品鉴会(齐剑楠、张国辉、伍灯法师、李阳、贺进)》作品专刊同步首发,《涉事》新文化杂志总第七辑也同步面世。- S+ U( r( _7 {5 }9 z: q# f( s
歌翰雅集系列活动,力求开创书画界一种新的展览模式:轻松、简约、极致、深度。本次活动特别支持单位为《投资收藏导刊》,同时宋庄书法院、书谱社也作为后援支持。本次主题论坛还特邀了部分活跃于网络的书画评论家参与支持,他们提交的评论文章不管从深度、广度都有着极大的参考、思考价值!今后书艺公社将计划以月度或者季度不定期举办系列雅集活动,推出更多艺术家及热点话题探讨。
$ n9 U2 Z- c# l4 C5 ?
- X( {0 y6 H, z) [* t" g
5 e ^( `0 v* w+ j; z: l8 f5 O7 P9 }
9 u8 r t6 w% `4 B2 }; f6 M6 C
9 n* t1 \( u' P# e9 \' B【张世刚 在{歌翰雅集第一回论坛——“风向—一当下书画新境之重建”} 主题发言整理版】
4 r3 R( v6 H6 k# i; S. R; F( d" s( E2 Q* r8 B. R- d
; [5 ^5 B8 w/ l9 {- I+ j8 q6 a: z说明:以下发言未经本人审阅!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 d; X4 z2 [& D! Q& K+ `+ ^4 n
1 C6 y# Y/ G& O( X会议时间: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下午14:30
3 b% E1 m, g" S+ [3 Z( O5 V$ f- @会议地点:中国宋庄,书艺公社0 J4 H' G9 a; c6 t$ @/ o. A4 ?
5 g" F9 A6 n/ O4 Q0 ]张世刚(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
3 z" W @% J& g' u ( m8 V' _/ \. z# Z
- V# F& W3 z7 y4 v1 r! ~- X1 b7 }2 P9 R& |* O: I1 l. Q
写字和绘画还是要关注文化!新常态就是常态,是中国文化的新常态!
# A( N2 L8 @) v5 e / X3 Y* o' r# }0 [/ w2 p' N6 N
张世刚:没什么准备,因为现在还在上课,中途跑回来的,属于逃兵。李阳搞的这个活动,特别是雅集的题目挺吸引我,我觉得这个非常好。虽然没有什么想法,没有什么准备。但是我想谈谈就能谈出一些东西来。
+ r* c) h8 I( p4 B! f$ f$ r; @# K
+ |0 y t; K" k3 ?6 u- c7 X. t4 b# P" ~" p. i5 @& X7 d* [
昨天杨中良那边做的展览搞一个访谈,有几个问题其实都涉及了刚才尧小峰谈到的情况。现在这种环境有什么样的趋势,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也做不了主,咱们作为写字和绘画的人把控不了这个时局,判断也容易误判,不好判。但至少有一点,自己还是可以把握住的。我突然想起一个概念,现在经济上讲新常态,我觉得咱们文化界也要进入一种新常态,这肯定是一种必然。原来那种状态下一去不复返了,那种躁动的时代,无论是艺术品市场还是对艺术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都是浮躁的。所以通过国家的转型,我想咱们也要进入新常态,这是势在必然的。
: O. ^! v2 _( O. Y& o( T
! L* N& D( p; S9 o$ u$ ]# S8 k& h$ p2 @& {: V) j% s& i
首先从我自身来讲,还是应该从自身文化这块说起,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不是说一写字就你有文化别人都没有文化了,其实写字和绘画真是要关注一点文化,头几年大家不太关注这个,只是关注一个人的卖点,关注一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关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个往往最吸引眼球。至于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修养和含量,是不是有长时间的积蓄,他的画外故事,说白一点,人是怎么样的很少有人关注。单看艺术品、不看为人、不看人的故事。中国过去还是以人为本,所有的艺术都是以人为本的,人被重视了艺术自然也被重视。昨天在中央九频道播出的新华社一个记者说的一句话,跟我想的一样。他说你们中国当代谁的画好,当代谁的字好,社会就开始追捧。他说我们不是,看这个人品怎么样,看这个人的学问、修养怎么样,看他的社会地位高低,对社会贡献多大,我们看这方面再收藏他的作品。所以我们跟你们的出发点不一样。看一个人在这个领域里贡献有多大,举一个例子,(人名)在你们大陆恐怕没有人关注,但是在我们日本人那就是顶天级的,像天皇一级的地位,为什么?他说他对书法的贡献太大了,爱屋及乌。我觉得说的有道理。
' y' R! ?/ Z1 x
; `: r9 }8 t9 L6 \' G% `( N) ^# a
7 {4 o# }6 \0 D6 a# a3 U$ G3 k所以我觉得未来中国书画的这种常态,实际上新常态就是常态,不是真正又有一个新常态,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新常态,这种文化环境还是应该人艺并重。头几年光侧重价值,谁卖的高谁卖的贵谁一年收入高谁就是大师,不比艺术。就像齐剑楠这样的艺术家以前恐怕早就被慢慢遗忘了。所以人慢慢静下来,慢慢品,就会发现原来大师在这(指齐剑楠)呢。这是假话也是真话,是这样的。所以新常态一旦出现以后形成了,整个社会就会像真正的常态来调整,我想这绝对是必然的。在新的市场没形成之前,甚至文革时期,民国以前,中国的文化环境也都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重的。民国时期好多艺术家有些东西是很被人看重的,但是现在逐渐逐渐所谓的文人、哲人、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地位更高了。人逐渐逐渐冷静下来觉得文化更重要,人更重要。: @' a6 t. f2 {4 j9 U! Y! X
1 N, g7 C8 O2 x/ Q3 u+ q2 `7 v, r
! H; }1 J b' D所以从我们自身来讲也要理智一点冷静一点进行调整,作为写字的人画画的人调整过来了市场也会根据艺术家调整过来,文化永远不会萧条,特别是中国进入新常态,文化绝对不会萎缩,我是充满信心的。虽然市场上有小小的波动,我觉得这都是暂时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说五千年,三千年的文明你想挡挡不住,不可能一个时代小小的冲击就会让文化在人们心中淡掉了,不可能的,人冷静下来还会追逐文化的品质,你这个艺术家对经典的认识有多深,解读的有多深,社会上还是看这个的,看你对艺术的领会程度有多高。不像以前那样,有了什么地位了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把自己塑造成大师,那个时代确实一去不复返。# W& p& \6 ~# n8 e/ T
: z; p; t+ G! `# d. O
" O8 Y& e! I# ]! h# w现在什么都娱乐化了,连科技都娱乐化了,社会各界都在参与,都在进行娱乐,都进入了那种状态,就像大跃进一样,头几年真是乌烟瘴气的。那时候不像现在,现在我的话大家认可了,那时候大家会觉得我这是另外一种声音。别人问现在书画什么状况,金永昌说进入了“娱乐化”,不仅“娱乐化”还“妖魔化”。说“妖魔”有点过了,就是“妖艳”了。书法已经不是书法了,全是进入到描眉画眼的状态,无论是从装裱的形式,书写的书体,书写的状态。所以从娱乐的时代,从妖艳的时代,慢慢会进入到静态化的状态,也是个必然。+ S( D9 I$ o4 A% l) S
0 f( A9 i! F; Q' [# {- F7 i& _: H: C; c; Q: v' H- @+ B% [- @
所以今天一进屋我就和李阳说,这多好,特别安静,看每件作品都那么安静,这也预示着咱们现在这帮人有这种趋向了,我想画廊和经济人也都会有这样的心态,越安静越好。我进屋看剑楠的字,山一样的稳重,多宁静。所以我说还是要从咱们自身慢慢调整,由躁动时代慢慢变成理性的,更加理性更加文气,更加有内涵,我觉得这个时代也就到来了。画我们不敢说,我也不是真正专业画画的,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画。其实画和中国书法有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昨天有人说关于书画同源怎么解?我说书画同源绝不是说书跟画原本上是一路的,书画同源是同样一个人对待一个书对待一个画是同源,同源是源于人的心性。要说把书跟画强行揉在一起就是同源,这有点勉强。就是源于心性和个人,你字有多高画的境界就有多高,从我们自身来讲还是应该深入经典,深入传统,越古越好,越静越好,越远越好。 d* K" ~( ^, r: R9 Z: m4 ]
. y9 B8 d; r# A/ ]$ D y) Y
2 W" j, M4 V$ A' b- B5 ]1 `! b7 {我拿老齐这个说话,头几年大伙儿肯定不接受他,不认可他,像这样的东西就是由于在古典这里沉静的时间长,对古代的木制、碑铭、法帖都有浸润,所以出来的东西肯定高古。我觉得从咱们自身来讲,往深一点挖,越深越好,越深风格越突出。就像他去年办的展览虚空粉碎,这是对的,你要真正深入经典,你要融进去,才敢粉碎。不融入到古人的骨子里你敢粉碎吗?只有把经典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才能粉碎,肯定要粉碎。所以像他这样的东西如果继续走下去还是这样子,守住这个小小的特点不走不动就结壳了,对了也不能停留,就怕停留,不住是最高境界。
: Q! m* R6 n8 u4 h( M. ~
! l5 T$ u) l1 O# \4 @
9 X$ O3 m# a8 b3 Q+ r所以从我自身来讲,还是要自身修养高,打铁还要自身硬,不怕这个环境对咱们的冲击。所以艺术家也好,包括美术评论家,还是要根植于民族的魂和根,这样的话你评价当代的画,你看当代才能高屋建瓴。否则被一个现象两个现象蒙蔽了双眼,看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光是创作,实际上论述也是这样。越深入看的越全面,跳出来看肯定比咱们看的更客观。我就说这么两点。
+ i5 L+ F% w2 d$ I6 H, n' n, X9 h
( R6 k O z, w0 S. t6 Q
& V! X& A4 p2 V' D3 [6 H" i
, N( C; h& e2 F, d8 c
' g! ^2 R3 b! r T( t9 K( f这个乱的时代需要每个人各自的整合,调整自己的思想,你要有什么方向,你要有什么思想,不能乱,不能人云亦云
3 K1 q* T8 m6 }8 f0 i6 X8 A ]% P
+ u( N% @ y3 m M* P( L2 j: K9 A4 i4 m$ H9 v7 l
张世刚:最近张海主席拿巨资搞了一个翰墨工程,咱们也要鼓掌,这绝对是善举。这个挺好,大家伙儿畅谈以后再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确实应该有点自己的想法,非常好。 \" h: `/ e2 I: d8 d3 X
5 s: s9 z) \: J8 T: g9 l p
& d! @# ~& ]6 O0 T: W; o. z这种风向大家伙儿都提出来了,可能有交叉的地方,但各自确实应该有一点主张,我的主张是明确一点。第一个,我非常同意书安刚才的说法,先强化自我,环境先别谈,先别研究,什么书协美协、社会市场环境,这些暂且不谈。我也非常同意郑新安的观点,市场也不是说不关注,但不是我们的主流意识,我也希望我们的同行们干自己该干的事,市场由他们来做就是,咱们不要操这个心。当下把咱们自己的东西做强做实做精就行了,但是怎么做呢?东西应该相互融通,这个我也赞同。但是有一条,咱们现在是个破碎的时代,自从咱们的体制打碎以后,到现在这个体制也没有整合起来,虽然共产党毛主席极力的融入,融到今天,共产党是非常伟大的,毛泽东也是非常伟大的,我是非常赞同的。没有这样强大的政党,没有这样一群领袖,咱们确认不了自己的身份,不管怎么说还是非常伟大的。1 ^% U P% a8 L+ G" ~2 O; m
1 Z. \4 b5 u6 p* l" M4 f `
' {+ G) b& E3 V5 Y0 w2 Q但是有一条,咱们这个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特别是文化环境,已经碎了,已经支离破碎了,再想寻找过去那种环境很难很难。所以我觉得在咱们这个时代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人,需要去整合,整合不了社会整合自己还不行吗,先整合自己。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提倡的是学习和继承,过去我的老师跟我讲,在封建社会时代,所有家庭老师社会鼓励学生创新,走出社会,14岁给你打出家门,到社会去,要跟老师决裂,跟历史大师决裂,一代一代鼓励创新。为什么?秩序非常稳定,社会秩序非常安定。我到日本也去了,人家那种社会秩序一代一代的,特别稳定,生活秩序,文化秩序,一切一切人伦的秩序,特别稳定,制度也是稳定的。在这种稳定的环境下需要大家有个性有激情,要创新,我们在这个破碎的时代,整个社会家庭文化已经破碎了,怎么办?东也不东,西也不西,古也不古,今也不今,是一个杂拢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很乱。
7 ?; S) d3 Z% c4 k+ n+ S2 r
5 O' R0 P% V. m$ J/ A+ W2 E张世刚:这个乱的时代需要每个人各自的整合,调整自己的思想,你要有什么方向,你要有什么思想,不能乱,不能人云亦云,别人来一个思想你就追过去了,社会可以乱,人心不能乱,一定要有自己的落脚处,这是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我觉得应该多说这样的话,多推这样的事,让整个社会从每个人自己做起,必须有一个思想,你信什么都可以,必须要有思想,千万不能是人云亦云,来个什么风就跟什么风倒,宁肯你坚持错了都可以。一定要有思想,有自己的一个体系套路,别乱了,别被社会打乱了。% U, Y& d' y# K9 k; f0 g
/ m6 b2 w s! q% W; W& _8 @# W* C3 ~" y. U* y9 m$ H6 Q
第二个,有了个人思想追求了,肯定不完善,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结束的时候,那是肯定的。同时大家走在一起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这就是风向。我觉得宋庄的环境非常好,我是2000年到的宋庄,所有宋庄那些老前辈们跟我关系都非常好,搞前卫艺术那些人我们都非常好。那时候的环境不是很健康,所以很多人自己不自信。咱们现在逐渐从那个环境转到现在这样新的环境,我觉得新常态又出来了。这个风向我觉得是非常正的,宋庄原来是无序状态,现在这批精英进来以后逐渐变得有序。所以新的环境现象里还要有新的思想,还要有新的主导思想,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不能杂乱无章。
$ W( A& t: w0 G! K; G* Y( j, ]% x- `1 ^- s \) `9 @
2 \% `/ e7 ~% w3 V
比如这个沙龙建立起来,你们现在建立起的体系不能说很清晰,但是朦朦胧胧有个主导,在朦朦胧胧中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很清晰的吸引力,其实吸引力跟愿力很接近,人就怕没愿力,有愿力什么都能干成。什么叫佛?就是有愿力,一尊佛一个愿。所以不能说很清晰,至少有一种冲动,是一种正能量的冲动,我觉得这个环境就会慢慢形成。" @5 a* k2 q- W7 ~! d
7 _; {1 j2 y- Q# I# \, C9 h% L: e* l! k; z4 t( j
l* F' w1 i v- D9 H* b. o媒体应该提倡书画家本身当藏家
5 d) y, b- u/ D( `( [ 2 X0 m' \* Q" f1 e0 a
张世刚:媒体应该提倡书画家本身当藏家,应该宣扬一下,他们一年卖几千万上亿的人很少有几个是买书画的,没有。王镛、石开是极个别的,这样的太少。像民国时期徐悲鸿一批文人经常买,老舍也买,自己收藏自己也是一个方向。不是鼓励这些人互相收,书画这里应该提倡这种风向。
6 H$ Z* I& T0 O6 C: N7 x
. w% q: V2 V$ Q3 d( y6 i% B
) ?4 g; R2 {. A+ d4 P2 z* z/ m4 y
0 _9 ~# D# t3 H& E9 t8 L2 X) k; y+ ^5 @. c0 c( Z: l# j9 t! ^9 v" C' U
; x5 k: G i1 }* x* B d4 o* b+ Y! P0 R" K; g) O% ~3 }/ l: A
1 o+ I; I' E, g8 f _
* T2 C9 ~, v% P8 X) Q2 ]# M. {
4 ]- H9 J4 A& c f$ ]; e&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