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314|回复: 9

甘肃“书画大师”再探秘—以傅德锋等人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前段时间,我曾写过一篇“这些大师忽悠了谁-以甘肃书画家为例”的文章,文中对甘肃籍的“书画大师”如“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人杨牧青、“岭北画派”创始人陈龙、“黄宾虹第二”的马西园、“大师级画家李宝峰”、“华夏书坛巨擘”魏振皆、“中国小楷王”郎宗权、“艺术大师”黎凡以及“当代书坛学者型书法家、理论家”“为倡导甘肃书法敦煌风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学者” 申晓君进行了复制式的文字宣传和不讨人喜欢的反面评价,我将这篇文章发在各个书法论坛的同时,也发到了甘肃本土的两大论坛“兰州论坛”和“飞天论坛”,没想到,在这些论坛我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永久性禁止发言和永久性屏蔽的待遇,是我说错了?还是另有其他隐情?还是这些大师级人物见不得人,不让人说呢?那么,除这些人之外,甘肃还有那些书画大师 “值得一提”呢?请再看下面几位被人“遗忘”的“书画大师”(前面两位是书法界的,后面两位是绘画界的):
5 D5 Y7 @% h# f; p7 ~一.“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入展获奖80余次”的傅德锋' S  `7 z; N' c0 Z7 d
傅德锋,书法家、艺术评论家,多家书画报刊专栏作家,别号山石道人、海岳道人、醉墨先生、大漠居士,斋名古风堂,1970年7月生于甘肃省张掖市,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入展获奖80余次,被《亚洲艺坛名流》、《中国学者墨迹选集》等20余部专业辞书收录。 2006年至今,在《中国书法》、《书法》、《青少年书法》(青年版)、《青少年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印说》、《书法赏评》、《甘肃书法》发表400余篇约100多万字的书法理论批评文章。代表作《当代著名书家20人系列评论》、《当代篆刻20家系列评论》分别在《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连载。《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等曾作专题专栏介绍。
7 ~/ T- l& o# e- R3 \  W3 z浅析:拒不完全统计,国展到目前进行了10届,中青展进行了9届,兰亭奖包括已经举行的还有没有举行的总共有4届,再加上6届篆刻展,再再加上3届青年展,再再再加上6届楹联展,再再再再加上正书展、册页展、扇面展、隶书展、新人展等等,这也没80多次啊,再说,就历届的入展名单来看,甘肃籍的人士也没这号人物呢!用墨竹文中的话说“您书法作品在全国性的书法篆刻展览上入展获奖80多次,我孤陋寡闻,请问这80多次有几次是中书协的国展和兰亭奖?” 截止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在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美国名将菲尔普斯以1分54秒27的成绩夺冠,并完成男泳史上首个三连冠壮举,这是他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首枚个人项目金牌,同时也是其在奥运会赛场夺下的第16枚金牌,他获得的奥运奖牌总数也由此达到了20枚,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获奖牌最多的选手,同样的,截止今天凌晨,傅德锋的入展记录也创造了中国书法新的历史,菲尔普斯获奖的记录将永远写入史册,傅德锋入展的记录也能如此否? ! p& u  Z% T4 H7 ?9 E8 e. j6 x: ~% S
二.“当代书画五大传奇人物”之郭中堂
. u2 W( E5 n. Z. n" Y; G郭中堂,著名书法艺术家,著名书法理论家。字通宇,书宬<竹砚斋>,著有十万字《笔砚昭文》书学専著,创建了系统的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是中国传统书法真正的守护者之一。 陇西郡甘肃陇西人,定居于陪都重庆,移居古都西安。文化部国家书法考级十级书法家,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国家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特邀理亊,全国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委员。; j/ X  _9 \5 o
郭中堂积终身所学,深研书理,歴时十载撰写成十万字《笔砚昭文》书学専著,为後学者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中国书法理论,被国内外香港多家书画网、媒体传播。《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书画版《人民文摘》评价:《笔砚昭文》著说文笔讲究,书学授诀传秘,论理博大深远,有望成千古専著。国内外几十家网站、上百个论坛博客有播。在重庆设有<郭中堂书法理论>的教学与实践基地.3 b. z) o3 T. j% X1 N  U
作品人民大众、艺术界、専家学者共认,国民市民爱戴。海内外交流经常荣获金奖,被海内外艺术堂馆个人收藏并编入多部《典籍》,在全国一百多个网站上有作品介绍,在北京、天津、兰州、重庆、西安,上海、清华、北大、中央美院全国重点院校等建有二百多个交流论坛。在北京、西安等黄河、长江流域有挂展。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旁泰古艺术中心《 巴国艺术舘 》、磁器口古镇《 艺中堂 》常年设有専门陈列展示厅。与欧阳中石、权希军、郭中堂三家合璧出版发行有《一代书坛佳作》 ;与欧阳中石、沈鹏、郭中堂三家合璧出版有《当代艺坛三人行》 ;入编《建党九十年-----当代艺坛六大风云人物》 (欧阳中石、郭中堂、沈鹏、刘大为、范曾、刘文西)己出版发放;入编艺术文献《九十年九大家》;《大师之路--当代书画五大传奇人物》(范曾、刘大为、郭中堂、欧阳中石、沈鹏)己出版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 F. P, t, d1 b9 I  F5 s8 X0 Z  d3 f浅析:这位大师有特点,一是写了本有望成“千古専著”的《笔砚昭文》,二是作品为“人民大众、艺术界、専家学者共认,受国民市民爱戴,三是作品“海内外交流经常荣获金奖,被海内外艺术堂馆个人收藏并编入多部《典籍》”,亲爱的书法界的朋友们,您读过这本千古专著吗?您的作品在海外获金奖了吗?如果说您的作品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举行的全球书法展览中获得了钻石奖,别人会相信吗?呜呼,孙虔礼若地下有知,必羞愧难当是也。, P5 l' [4 K- t; X0 R* z8 s' v
三.“西北梅花王”朱安平% T# i; Q& ]4 J  m4 ~% p# h1 E
朱安平,1954年生于甘肃镇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文化馆系列研究员职称,国家一级美术师,意象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朱安平美术造诣颇深,成果辉煌。现居北京从事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4 Y" F8 H- t! _  x
朱安平所画梅花,由于风格独特,被全国同仁青睐。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称之为“西北梅花王”。在《艺术评论》2007年2期发表了著名画家刘建平文章<<读“西北梅花王”朱安平>>;中宣部主管的《文艺报》2008年7月5日发表了《梅花王自西北来》的文章;并有多家电视、报刊、杂志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和海内外友人收藏。
6 I# {0 m" i3 X浅析:谈到画梅花的,人们便想到了远去的吴昌硕、关山月、蔡鹤汀、于希宁以及健在的王成喜等人,在遥远的大西北,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甘肃省出了个西北梅花王,大家听说过没?没听说过的是不是有点“孤陋寡闻”了?
$ K( E8 H& P' C1 b+ @四.“当代徐悲鸿”、“当代欧阳询”夏苦果
% H. \2 F! [; y7 g9 i苦果先生是社会公认的当代著名实力派国画大家,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曾为他主持专题报道,盛赞其艺术成就。苦果先生以不可多得的作品赢得天下人的推崇。
; P( q+ R: l. ?4 ^$ F9 M0 B下面这段文字来自夏苦果的博客:+ N' C+ R# E1 ]
“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是最公正的,每个人天生都有艺术细胞,每个人都有审美观和辨别美丑、高下的能力,所以我最相信公众的眼光与评论!!!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朋友给予那么多极高的评论,好评如潮!如果谁说公众不懂美丑、高下,那是他对公众的侮辱!不管他是什么东西!公众是不答应的!公众会把他扔进垃圾堆!
; X0 ^( _; d* v3 V7 P* F, \自开博以来好多网友发来纸条,说非常非常喜欢我的字画,都想购买收藏或挂在家里欣赏高雅的中国传统艺术、陶冶中华文化修养、投资增值,或送朋友……,有的还要汇款过来,请先不要忙于汇款,我连帐 号都没告诉你,你往哪里汇啊?等我们沟通之后您再决定。' Z. ^" B; b8 Q+ T  T
首先我感谢大家如此喜欢我的字画,大家曾给了我极高的评价、把我与齐白石、徐悲鸿、二王、欧阳询相提并论,如有的朋友说:“继齐木匠之后又一位德才兼备的大师”,有的朋友说:“当代徐悲鸿”,又有的朋友说:“当代欧阳询”,又如“大家”、“极品”、“精品”、“上品”、“一流”、“高手”、“价值百万”、 “一字千金”等等、等等,举不胜举,还有的朋友说:“你是山水、花鸟、动物、人物、工笔、写意、书法全能的大家,并且样样精通,古今少有,罕见,无人能及”这都是公众给我的最高赞誉和追捧,还没有人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今后争取早日把我的山水、花鸟、动物、人物、工笔、写意、书法全部拿 出难以超越的水平奉献回报给大家,为大家送去愉悦,朋友们给了我那么多的关注、评论与支持,我也无以为报。我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做人之道,情义无价,友情重于金钱,我知道如何对待朋友,所有给过关注、评论、支持的朋友,我这都有记录,并希望今后得到更多朋友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因为身体等原因,画暂时没画,暂时只有书法回报朋友,请谅解!! @( f; d. q. |/ s# z$ I
最后,再次对大家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最真诚的感谢!“1 ]# V0 ]( {8 D1 z
浅析:看了“继齐木匠之后又一位德才兼备的大师”、“当代徐悲鸿”、“当代欧阳询”“价值百万”、“一字千金”,“山水、花鸟、动物、人物、工笔、写意、书法全能的大家,并且样样精通,古今少有,罕见,无人能及”的评价,您会作何感想?; L+ ~; @( `- {; }$ f/ f8 z0 T
…… ……
, b* k2 O6 a7 }甘肃省是一个“盛产书画大师”的省份,甘肃是一个盛产名家的“书画大省”,这里既有“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人杨牧青、“岭北画派”创始人陈龙、“黄宾虹第二”的马西园、“大师级画家李宝峰”、“华夏书坛巨擘”魏振皆、“中国小楷王”郎宗权、“艺术大师”黎凡以及入展全国和全省书法展、篆刻展,全国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中国书法艺术赴法国巴黎展 、日本展、韩国展、新加坡展、香港展,多次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一届全国风景名胜楹联大展,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博览会,首届国际肖形印大展,中日印社作品交流展,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等80多个重要展赛的申晓君,又有“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入展获奖80余次”的傅德锋、“当代书画五大传奇人物”郭中堂,还有“西北梅花王”朱安平、和“当代徐悲鸿”“当代欧阳询”夏苦果,看了这些,我们不得不赞叹,甘肃书画界超级风光啊,这些人个个都是腕儿呀,但甘肃书画界的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这些大师们在甘肃本土的境况又是如何呢?
, E' G! W( Z( `/ h8 W一位在镇原县开画廊多年的朋友说,“我们这个小县城,前几年几乎天天来书画家,县城的宾馆最多的一次住了8个书画家,有的一天卖了好几万,有的好几天了没有卖到一分钱,连房费都没钱结。本身有钱的和耍赌赢了钱的都来买,买了一两次之后也在书画家的作品目前指手画脚讲章法和线条,有的是真的喜欢,想买些作品留下来,有的是听说某某买的字画增值了,心里痒痒也买。有的书画家前几年一个斗方800元,这两年听说一个斗方1600了,画廊就又叫他来了,想赚一把,结果呢,前几年800买下的想趁这次机会卖出去,也想赚钱哪,你的1600,我的1400,结果都降价吧,我的850元还赚50元呢,呵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画家现场画的1600,免费画册页和长卷,傻子都知道斗方算下来才多少钱?收藏家手里800元原价你能给人家画册页和长卷吗?新的“收藏家”这次得了便宜,皆大欢喜,原来的“收藏家”的心情很复杂或许叫很郁闷。”“当然,也有真正的实力派书法家来我们这个地方赚了一次又一次的,聂成文一年来3——4次,每次拿走30——40万,最多一次70万。龙开胜一个条150元开始,到现在一个条2000元,每次来都要拿走50至70万,只有写的好才卖的好啊。国字号展览和“兰亭奖”获奖的精英们你来了我走了,谁不一年来个3——4次啊。”“我们这里,只要那个画家和书法家来,都满怀而归,而我们当地的老百姓都不在当地的画廊买字画,来搞活动的不管画的写的有多差,都有人去捧场,书画家走的时候都偷着笑。”
( ^" o6 T; C1 N此情此景,不免让人唏嘘不已,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这里的人们“崇洋媚外”?还是响当当的梅花王在当地却无人知晓?还是来这里走穴的这些画家的艺术水平高于西北梅花王的艺术水平?也高于“当代徐悲鸿”、“当代欧阳询”夏苦果的艺术水平?还是外地国字号展览的选手的书法作品好于本地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入展获奖80余次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和“当代书画五大传奇人物”的书法家的作品? 8 s1 Y, r5 ?* Q% l) C! ?; y
另一位朋友在题为“甘肃的书法市场到底是啥样?”的文章里说“其实书家里面有好多都不会写字,不要相信中国书协理事都是大家,也不要相信获了一两次大奖就能稳立潮头。”面对甘肃本土的这些书画大师, 面对“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入展获奖80余次”的傅德锋、“当代书画五大传奇人物”郭中堂、“西北梅花王”朱安平、“当代徐悲鸿”、“当代欧阳询”夏苦果等人,社会又会如何评价他们呢?为何这些“声名显赫”的书画大师在书画界却名不见经传呢?
$ v6 W5 O1 T" r. a* Z! v4 q7 T最严厉、最诚实的裁判是岁月,岁月能扫荡天下的虚名浮誉,岁月亦能令蒙尘的金子发光,有些人显赫的生前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销声匿迹,有些人的辉光则因岁月的更替光焰万丈。+ \. |% H0 W1 d5 v  ~, ?
一个笑话说,一头母牛正在吃草,一头公牛跑过来对母牛说,快跑,专家来了,母牛说专家来了怕什么,专家不是人吗?公牛说你不知道,现在的这些专家光会吹牛,母牛跟上公牛撒着欢子就跑,边跑边问,你是公牛,你怕什么?公牛说,你不知道,现在的这些专家不光是会吹牛,还会扯淡(蛋)。
0 c! e7 ?% ~) n# L5 E9 S0 v8 M这样的“砖家”有意思,哈哈!/ n( ]: A' Z, m& V, |' W4 Z
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大师们的杰作是怎么样的:
001.jpg
00002.jpg
00003.jpg
00004.jpg
00005.jpg
00006.jpg
00007.jpg
00008.jpg
发表于 2012-8-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U# {# a( Q  _1 `  s
好文章,头衔一大堆,只看这手上功夫,的确不敢恭维。" ~, L: y2 q! p/ t" S. V0 c. I- Y
余亦甘肃人,甘肃文化市场之繁荣,的确让人费解。
- w& q" I, B8 O, u: I0 q8 x! L/ o只要有人去,就能赚到钱。2 x$ K8 j  U! e. H/ R& t
说实话,甘肃历来文化氛围好,但是,挂着很多头衔去走穴的,的确不少,也捞到不少钱。1 E! S' o& p: |& d/ s, ~0 b
甘肃,不管是做官的,还是种地的,家里墙上都会挂字、画,老百姓对文化的顶礼膜拜,有时很大程度却被这些背着一摞头衔的走穴者给忽悠了。
& C- J; G, K, n% u甘肃本来应该是书法大省,有着许多书法瑰宝,敦煌汉简、武威汉简、天水放马滩秦简,可惜,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而是花更多的功夫去想着走穴捞钱,真的可悲啊,可叹!
& h" [0 ^8 [9 E/ m) P" V" Z3 H这不经让人回忆起,研究汉简在国内也有突出贡献的原甘肃书协主席黎泉,赵正先生,今天的这些,想必您也是泉下叹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批评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文人骂文人最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细看一下,还有我们网的创办人杨牧青老师也被列入了。# U& J/ e4 I' v
祝贺哈,看样子挺热闹的,甘肃需要韩好古这样的人啊……' ^$ d" W( i4 ?9 F" n6 b# W
最起码上面列举的这些人,大都不是被官方“圈养”的艺术家呵,不知他们下蛋还是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篇文呵:
8 c# z0 B7 z2 Z+ K2 O6 k. p  {+ _2 N
杨牧青:原生态大写意 墨映大千世界
- D, P0 l% ^  @0 {- t& y/ a
; |, D+ G! P' J编者按:杨牧青,号草坪先生,他在书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可以嘉之,且有一代书画大家风范。他不仅勤于书法、国画的艺术实践,而且对书画、佛学、易学、诗词、哲学、民俗文化、园林人文环境等学科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个具有建设性的学术理论,撰有百余万字的文论。特别他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说”与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提出的“南北宗论说”形成了一个新的呼应,扼要分析了董氏的艺术思想弊端,把粗犷、豪放、雄厚、大气磅礴的西部山水情怀得以文化性的彰显,使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实践与研究上拓宽了视野。
! T- t% F0 p; z/ [
5 h  I/ R' ~4 p- h7 a8 K. {( A- k1 R8 a4 Z% G+ g
京华初秋,在一次文化活动中我认识了杨牧青先生,他的谈吐、见解、学识和作品所彰显出来的艺术生命力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6 d, z/ I/ z1 B* }$ a& K0 N7 n$ @) n4 N* o5 M/ b: T) p1 K  q
初见他时,清瘦且白皙脸上透着儒雅与睿智,谈话爽快淋漓,生动诙谐,个性率真、淳朴。他的人犹如他的画作一样潇洒自如、大气、富有感染力。北京大学美学研究学者叶朗说:“中国当代美学应该回应这个时代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问题。”正是如此,杨牧青就从这里找寻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0 ~! o. Y1 \1 p9 A& X
6 a) s* D- Y2 K$ @
幼年的他就迷恋于书画的色彩世界,黄土塬峁深深地吸引住他的视线,在一种自我意识的促动下刻苦学习、临书摹画。同时,民俗文化的潜移默化熏陶和人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使得他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感悟。及长,在执着而又艰辛的求艺生涯中向前辈们拜学求艺、广结良缘,游艺多所高等院校,得到数十位教授、贤达和社会“逸人”的点拨与教诲,使他在书法、国画、易学、佛学、文学、诗词、哲学、风水环境等多方领域有了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认知和提升,并不断在“困而学”的境遇中践行“知行合一”的哲理。由此,他凭借着先天的聪慧和后天的勤奋,打下了书画人所需要的深厚和坚实的文化基础,也许“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亦由此而开始。
* Q" w4 ?+ v$ U) `' J& E! x
: V3 H- Y% N/ R' w6 m著名美学奠基人朱光潜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杨牧青为了追求书画艺术的真谛,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和烟雨蒙蒙的江南山水秀色中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登华山、上天山,游云台、过雁荡,奔河西、赴敦煌,走塞上,西子湖畔曾写下了“揣摩寿者已多年,怎料一觉映眼前;无须鞠躬效诚敬,百代宗师记心间;东头落笔数青鸟,西边着彩算花蕊;慧心妙手顿悟时,荒山乱石多释然!”的艺术性感悟诗句。他多次参谒龙门石窟、大雁塔、卧龙寺、广元寺、大佛寺、白云观、静安寺、禅定寺等名迹胜地,深入藏、回、裕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地域采风写生,拓宽视野,丰富了艺术生活历程。
3 f$ \+ j, p4 S1 }
2 a& m% c2 b/ q0 ^他的书法以率真为理念,擅草书,通魏、隶、榜诸体,将“二王”书法“阴柔、妍美、文人化特性强”的江南气象融入到汉魏碑刻摩崖、残纸破卷的“北国粗犷、浑厚”之中,在囿规囿矩中肆意洒脱、淋漓尽致的体现着书法的艺术美,使他书法作品不浮不矫,真实有情。
. H1 a8 W3 Q, J1 c# R7 Q3 z0 b' ^/ m: @+ w% Y; v/ v
他的国画更以原生态、大写意为崇尚,多山水,偶为水墨花鸟人物,在汲取中国画的传统思想和精神后主张“法自我以出新”。其画作从构图到用笔,从用墨到技法,都力求一种粗犷和豪放,寄情自然,墨映大千世界,在拙巧夸张中喻显世态人情,以淳朴的心灵向往于生命,力求率真而又洞达的感觉。他的画作,不同于宋、元细腻勾描的重峦叠嶂,也不同于明、清文人画的山水写意,更不同当今学院派的教科、教条主义,而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介于意象和写实之间的大写意艺术新图式。他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结构和西方画的造型、光影、色彩巧妙的结合并升华,在原生态大写意思想和国学文化基础下,注入了个性很强的人文情怀,给人一种生命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  D' |* [  x9 _

% f  J& F  p  t; b美学家宗白华曾讲:“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用以表现其生命,而给与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或许杨牧青先生灵悟到了中国画的艺术精髓,故而细品他的画作之时就会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荡涤。亦或许,杨牧青先生的画作蕴含的思想过于深邃,落笔着彩,选题立意,一反世俗常态,致使人们难以理解,故而也遭一部分人的白眼。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虽不得人欢誉,亦可得人诽骂,自不凡庸。”杨牧青说:“艺术生命的情态是在色彩技法中而放弃色彩技法的追求,弃色求空不得空,求空弃色不得色,要在一点灵台的变化无形中生出有形变化的图画世界。”又说:“大千世界,色空不二,山山水水皆在有情和无情中交织,需要你的一点灵台透彻明亮,若不拘泥于山水的相状,你才能得到山水的相状。”正因如此,他对世人的“白眼”便一笑而过。
5 W7 _. C, t! d/ O8 G
, f% w( _; L- J! h5 L% F$ @/ ~究其根源,是他在放眼天下、胸怀社会万象中深情培育笔与墨的关系,从而使他的书画艺术世界能够异彩纷呈,立足于当下的画坛艺苑而赢得美誉。
; J$ }# m3 u% K, }  e6 `% t" h$ `4 N- U5 f5 i
(本文根据2009年6月《江南游报》词作者冰洁撰稿、2009年11月《亚洲新闻人物》记者万蓉撰稿、2010年8月《今日中国论坛/西部瞭望》主编潘俊卿撰稿、2011年3月《甘肃文艺》艺术评论人王廷智撰稿、2012年3月10《中学生导报/楼兰书画》主编顾振凤撰稿所刊载的资料选编,并被多家网络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得怪恶心人的。6 N" }% s! o* w8 X- U* P
是骡子是马你出来溜溜,出洋相了吧。% V3 @9 i  p1 f, o' M* X% K/ w/ u
以郭某的一副字为例,满纸俗气不说了,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下”少一点,是“上”也少一点,是个什么字呢?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变成了“疑似”,诗仙的诗也敢改,够牛的!银河二字草法一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陇上著名书法家康玉峰- G& J- X4 t3 c  f
======================书法要敢于胡来而不胡整,你滴有电是敢于胡来,缺点是敢于胡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 S& u1 E6 B# @* E. g/ i湾河有情养众生 68cm x 45cm 辛卯(2011年)夏杨牧青于中央党校即兴。
' O9 S/ ?" R1 n, h2 {
4 o6 E) _0 _' L' ^   O* H0 l8 a4 X1 d, u( m! p, \
得意洋洋 纸本、已拓裱。款释:余甚喜石鲁先生晚年之作,更钦其精神和艺术思想,凡忘我之境界非俗世之能理解,正如此图,看他们站的极高,殊不知下面危险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