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道玄子

[评批] 王旭:林散之根本就不算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等书法根本不入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9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艺正说
3 P; ]2 Z; ^: a7 K——和王旭先生
2 e* ^/ r' w. Y- W5 H/ Z, g近日读了王旭先生的文章,有的言论富含哲意,但诸多观点不同,现仅就部分不同观点罗列出来,请求诸家斧正。1 W  s" b' f% w& X. r8 G
一、        闭关说
( D3 g9 }5 L/ a' e2 ]4 I古人闭关者很多,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今日大为不同,所谓的闭关有的全闭,有的“大隐隐于朝”,我们生活的社会有着高度的自由,即便是社会浮华我们也可以自由的做学问,只是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清静,顺其自然最好。倘若真的闭关做学问,也可;假定是借着闭关的噱头炒作,大可不必。想崔先生在美国闭关十年或是吸取异域之精华,学为我用。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饱含深意,为艺需要“坐十年的冷板凳”,更需要交流,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无道理,其间的内涵想必诸位皆知。
; f9 u) `2 l4 o& J9 A二、        书法说+ W8 b9 m5 r  C: d1 T- w0 N4 w8 u1 l
中国书法一路走来,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时期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着各自的情趣,书法是发展的,从甲骨文到唐代的成熟,所谓的逐步倒退不敢苟同。至于明代的“浪漫主义书风”是受着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加上“心学”以及诸多社会因素而形成的“直抒胸臆、表现自我”的一种书写状态,先生定论为“野路子”实属侮辱。“书为心画”,足以表明书法的技艺只是书法者的基础阶段,人是有思想的,所谓的字如其人即是如此。将某一时期的书法比作是书法的最后余辉不敢苟同,或许今天的书法不及前人,但亦有他的时代性,要辩证的看待当代的书法,盲目的定论为时过早。另,文化人不一定能写好字,写好字的一定具有一定的修养。( F+ v/ {' m2 N7 t. T
三、        俗源说
' M' t6 Y9 w( S! d' W' M王先生将美院、协会、画院定为俗源,国家成立这些机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艺术,这些机构里肯定有俗人所在,但也不乏成功之人,或许有的人为了成功拍须溜马,但并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为什么老是要盯着别人的短处呢?!古人云“开卷有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时候的书都有正谬,聪明的人读当代的书也会取其精华的。* r2 V- }2 j1 V9 l0 S
最后我想到一句话“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人之非”或与大家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9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矫枉过正,亦不可取。有失偏颇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