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8-7-7 23:46

书法作品中的性情表达问题

昨天,跟一学书心得交流群的网友谈了书法的性情表达问题,现摘录如下:

  所谓性情中人
  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才是性情表达
  相信各位书友的身边有越当越呆的人
  因为他们害怕新的东西
  即害怕未知的一面
  结果就死了
  形似人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
  神似则是气质方面的
  相信各位有这样的经验:两个外形相去很远的人,气质上却极为相似
  懂得这点,大概也懂得什么叫意临或神似了
  而懂得意临,大概就知道如何分辩制作和创作了
  对气质的判断是非理性的
  这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如何将气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呢
  这就要靠反省了
  即我为什么认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呢
  也即他的气质从何而来呢
  如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遭遇:这东西很美或很丑
  究竟自己为何认为这东西美或丑呢
  很少人能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当你能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时,就明白什么叫理性或非理性了
  先分界限,才能统一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8-7-7 23:52

当一个人随手拿起个帖都能临得似的时候,就不要再花那么多心思在临帖上了。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7-8 00:22

em1 em1 em1 em1

春翔 发表于 2008-7-8 07:08

em1 em1 em13

羲之郎 发表于 2008-7-8 08:14

em1 em1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7-11 18:13

回复 #2 曾惊花落 的帖子

em1 em1 em1 em14 em14 em14 em13 em13 em13 这个问题我要考虑考虑。

淡然 发表于 2008-7-11 18:40

不错,这是个大问题,古人说得很多了,多读点书会好.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8-7-16 13:16

榜书是一种表现能力极强的书法形式,一个人如在创作榜书时内心略生怯意,很容易就从作品中表达出来,成为不可原谅的错误。而百来字的小字条幅,即使有不妥之处,也容易被人以“黄金无足赤”为由敷衍过去。故我认为榜书最易见性情。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8-7-16 13:29

事实上,在高层次的展览的参赛者的作品中,极难见到榜书横幅的影子。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8-7-16 13:33

当今,印刷字体招牌、印刷春联风行天下,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榜书了。未知各位在榜书创作上有何心得呢?
本来,这个帖子不应发在这儿。但我认为,书法的核心是作品,而核心理论就是如何学习书法和如何欣赏书法。至于那些书法史、书法考据、书法社会学、书法圈子中的八卦新闻等,对学习书法往往起反作用,应尽量摒弃。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8-7-16 13:36 编辑 ]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作品中的性情表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