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还是根源出在教育的体制,教育的应试性,教育的急功近利上了吧。。。。。。。再想想还是问题出在了大环境上了吧。。。。。。em12 陈老师的文章看起来有理,但未免肤浅了些!
就目前的教育体制,报考啥专业就一定能以此混口饭吃,就能成为某某家的这种专业真是太少啦。譬如报考中文,有多少人能成为文学家,报考哲学,又有多少人能成为哲学家,报考政治(社科),有多少人能成为政治家,不一而足……。因此,不能以此断定书法专业的悲哀。这是其一。
又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书法,亦如此。仅就一个人而言,同样笃好书法,专修与不专修,那差别可能就大啦!特别是电脑时代的今天。
说到专业与成才,令人担心的是,当今书法专业能否把最高端优秀学生选拔到这个专业里来,要从培养国学人才的高度来选拔书法人才。
而陈老师谈到的薛飞个案,实在不能说明其死与学习书法有关! 不能把书法当做一种谋生技能 问题值得深思 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 陈老师还是仅看到物质的层面.
书法要看地方
如江浙,很多人都辞掉原来很好的工作出来专职搞书法. 当然是搞书法培训了.
一年少的,拿个工薪阶层的, 绰绰有余.多的搞个十几万 甚至几十万也是有的,
说两句
书法的实用功能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了,书法只能作为一门艺术服务人民大众,那么我们应该写什么样的书法才能服务人民生活呢,像现在的书法创新让人看不懂就是好吗,老百姓看不懂就不能说好,我们不能只在圈里热闹,相互吹捧,呼幽人民大众。当前是有一些书法大家,他们 的书法让我无比兴奋,但也有不少数人在跟风,搞‘形为书法艺术‘ 沉重的话题 艰难的抉择
静心堂主冉平于安康 书法本余事,何必费心事! 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