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开 发表于 2008-1-14 00:23

200多年前的九叠篆对联 村里学究都苦想 还有个字认不出

九叠篆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折叠多少,视笔画的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之所以称为“九叠”,是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比如“功”字,正常的篆书左偏旁与现在的“工”差别不大,而在“九叠篆”中,上下分别多折了七叠,如果没有一定的篆书功底,很难辨认。



    杏林曾营村的老先生们,这几天都聚集在下祖祠内,对着一副九叠篆书对联指指点点。有人搬来了《金石大字典》,有人请来了书法爱好者,但就是认不全对联上的字。“这么难认的字,祖宗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老先生们很不甘心,下祖祠要翻修了,他们不希望这些字的颜色渐渐淡掉,要补漆上去。
    这副对联是用金粉直接写在下祖祠大厅两侧的柱子上。前不久,村里老人协会牵头,组织村民捐款,对清朝嘉庆丙辰年间兴建的下祖祠进行修整。这副对联是重点修复对象。不过让村里的老先生为难的是:上联字迹清楚,但很多都认不全,下联字迹模糊,有些还依稀可辨。
    村里曾任杏林电大教师的杨为民老师来了,他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最后也摇摇头:只认得一半。老先生们委托杨为民去请书法名家来辨认。
    第一个来的是原杏林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吕俊元老师,他在古文字方面有研究。看了几遍,又认出了几个字。他很是感兴趣,又请来了高级书法教师郭注芳,在郭注芳的努力下,又多认出来几个字。郭注芳很少见到这种对联,兴趣大增,又拉来了书法爱好者许汉胜先生。许汉胜左看右看,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只剩下一个字认不出来啦!
    昨天晚上,他彻夜难眠,研究这最后一个字。他把对联拍照后打印出来,躺在床上苦思冥想,一有想法就爬起来看看对联,老婆骂他:“吃错药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对联呢?许汉胜很惋惜地说,太遗憾了,如果这一个字补上去,对联的意思就全了。
    “霞蔚云蒸受天×祜,祖功宗德长发其祥。”下联的大意是说,希望祖先的功德后辈能发扬光大。许汉胜说,“长发其祥”常见于宗祠碑文,有歌功颂德之意。至于上联倒数第二个认不出来的字,许汉胜猜想过,比如“受天之祜”,出处《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 但是仔细比对,又否定了这种猜测,觉得这个字更像是“上”字。他还对着《金石大字典》查证,但这本收集篆书最全面、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就是找不到类似的字体。
    老先生们说,从对联用“九叠篆”这种官方字体书写,也能看出200多年前,曾营村是出了不少名人的。在下祖祠的一块横匾上,还留下了“钦点内阁”的字样,老先生们估计,这可能是当时曾营村里的一个大官,不过现在无从考证。
    许汉胜说,或许是因为他水平有限,无法全部认出,不过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真的很想搞清楚对联的内容。
那位高手能认得出此字,请回贴或PM我一下,谢谢。。。不胜感激。。。

春翔 发表于 2008-1-14 01:00

em1 em1

书见恩仇 发表于 2008-1-14 07:44

根据九叠文的规律看,此字应为“上”。

(A)刀客 发表于 2008-1-14 07:55

em1 em1 em1 em1

淳风堂 发表于 2008-1-14 15:11

上字应该是对的

淳风堂 发表于 2008-1-14 15:20

上字应该是对的

金小开 发表于 2008-1-14 21:30

谢谢各位的意见,因为祖祠即将翻修,希望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不然到时就闹出笑话了。。谢谢大家。。。

金小开 发表于 2008-1-14 21:40

刚在另一个论坛给出的答案是“霞蔚云蒸受天承诰,祖功宗德长发其祥”,
在此如果套用“上”字的话应是“霞蔚云蒸受天上祜,祖功宗德长发其祥”
因为村里认的字也不一定准确,在此拜托大家帮忙再帮认一下,给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在此谢谢大家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多年前的九叠篆对联 村里学究都苦想 还有个字认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