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名高 发表于 2008-1-16 21:18

em2 em13

郭名高 发表于 2008-1-16 21:19

em13 em13

黄土 发表于 2008-1-27 21:17

em1 em1 em1

郭名高 发表于 2008-1-29 13:30

之六:《争座位帖》
王澍《论书剩语》云:“古人稿书最佳,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观颜鲁公三稿,知此言不虚也。
鲁公《争座位帖》自北宋安师文之后,墨迹佚失,以刻本传世。临习此作,我着重体会中锋用笔所营造的浑厚古朴之气,兼及结体特征。
此作清劲质朴,一派天机自不待说,但因刻本所限,墨法失之寥寥,韵味极大受损。故而临习时,可以参考《祭侄稿》的表现方式。比如加大墨的浓淡干湿对比,对提按使转诸多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
也就是说,临帖不是被动地接受或复制经典,而更应该善于去思考,去寻找,提炼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与古人的交流中,我们才会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一横天然 发表于 2008-2-3 12:16

em1 em1 em1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师贤斋主临古札记20篇》(不断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