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如何临《十七帖》中的"足下问耳"?
今天我临《十七帖》,以腕接触桌面执笔方法,按原迹大小临写,遇到临第四页的“足下问耳”四字时,因为此四字为一笔写成,在临写时明显感到吃力。感觉舒展不开,尤其从上到下写到“耳”字的一长竖时,总是感到写不到位。请问各位老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临《十七帖》时需要悬肘吗?悬肘 当一个字写
折转处要有动作 个见em2 em2 em2 那么小的字也需要悬肘写吗?
总是感觉悬起肘来临的就不像了。
是坐着悬肘,还是站着悬肘呢?em2 em2
谢谢指教!谢谢。 坐着悬肘得到最大自由,至于临不象是控笔能力欠缺.可反复练习.大小比原帖少大一点. em1 em1 根据孙晓云的《书法有法》推测,或许是这样:
王羲之坐在席子上,一手执纸(执纸?据说纸比较硬,可以手执写字),一手执笔,就这样唰唰唰……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7-12-12 19:1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根据孙晓云的《书法有法》推测,或许是这样:
王羲之坐在席子上,一手执纸(执纸?据说纸比较硬,可以手执写字),一手执笔,就这样唰唰唰……
呵呵,喜刷刷~~~~~ 谢谢大家指教。em2 最好悬肘放大来写,悬腕写中小楷还行,行草可能就不太把握了,一孔之见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