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是篆书篆刻的报道,其他有没有消息?
是呢.em6 原帖由 杜思吾 于 2007-10-14 19:1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据说评为不喜欢颜楷,吾凶多吉少.
杜老师的颜楷很有特点,应该会上的,等着好消息吧! em13 em13 em13 热烈祝贺!em1 em1 em1 一痴最棒,书法网的报道最快.辛苦了.致敬!我已杀入终评,评选已经结束了,不知命运如何.知翁顿首.em14 em14 em14 em14
求教几个问题
一痴先生并广大书友:一直以来,就有几个问题盘旋在我的脑际。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看前方的评奖信息。是否想过如下几个问题:
1,今下午篆书和篆刻已经评出来了。请问事先有没有预定入展及获奖指标?如果没有,那么为何是获奖3名(篆刻)而不是10名?如果有,那么指标是如何分配到各书体的?如果按投稿比例,那显然不合适。学过管理学的都明白,如果篆刻的2222件稿子整体水平很高,(这里有一个假设)假设那60%的行草都是老干部书法,那么按投稿比例定入展比例,岂不麻烦了。
2,如果各组仅是把进入终评的作品选出来挂绳子上,等各书体都进入终评后,再不分组了,45个评委统一打赞成票或同意票,最终定入展获奖名单。那么问题出来了,懂行草而不懂篆隶的评委又要滥杀无辜了。要知道很多人走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啊!
3,如果分书体一直分到底。那么问题又出来了,而且很大。比如:a怎么分配入展获奖指标,也许我这个组的扔掉的作品比你那个组的入展甚至获奖作品都好,怎么办?,b不同书体之间,水平能否分个高下?回答是当然能分,既然能分,那就应该终评合组。可合组后,懂行草不懂篆隶的滥杀无辜怎么办?
本人也许在杞人忧天,评委们也许早就想出万全之策。但凭着多年的管理经验,我非常明白,这里面有很多管理盲点和两难选择。而且是多年来管理学界无法处理的难题。我知道,我身边的很多写字高手都忽略了这些问题,他们都说,想这干啥?写好就行了。殊不知这也是一门科学,大家看看博弈论方面的书就明白了。为啥书坛乱如牛毛,就是因为它缺少了自然科学界和管理学界等的最起码的严谨。
[ 本帖最后由 曹向春 于 2007-10-14 21:47 编辑 ] em1 em1 em1 em2 本网中山讯:今天下午4点30分,篆刻组评审结束。但目前组委会要求保密。等所有结果产生后统一公布。
关于入选和入展:
本次国展有一个新的概念,入展作品和入选作品
入展作品指的是正式入展九届国展的作品,是要参加展览和进入作品集的,是可以作为一次性加入中国书协的资格的
而入选作品则不同,也是作为入选九届国展的作品 ,但是不参加展览,也将不在作品集中出现,其作为一个单项入展的资格,暨要有两次这样的入选资格才能加入书协!
其实今天所发的篆刻和篆书作品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是作为入选作品了!
而入展和获奖作品将是由这些作品中间产生!
所以可以说今天如果看到再见作品的朋友可以睡个好觉了因为最低你已经入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