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国伟 发表于 2007-9-22 16:17

九届国展第一阶段的硝烟已经散去,大家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休息之余,请多关注这个活动,望大家多支持!!

lf1977223 发表于 2007-9-22 20:32

原帖由 谷国伟 于 2007-9-22 16:1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初学写这么好,你还让会写字的人活不让?em4 em4
该图选自<刘文华临汉碑五种>.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07-9-22 22:16

em1 em1 em1

云鹤道人 发表于 2007-9-22 23:00

em1 em1 em1 em1

谷国伟 发表于 2007-9-23 18:30

原帖由 lf1977223 于 2007-9-22 20:3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该图选自.


哦,我说呢,我还以为是网友写的呢!

郭名高 发表于 2007-9-23 18:53

原帖由 谷国伟 于 2007-9-23 18:3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哦,我说呢,我还以为是网友写的呢! 钟成先生曾在<<中国书法家论坛>>发过em4

刘洪 发表于 2007-9-24 00:27

东汉隶书碑刻多至700余种,且一碑一奇,莫有同者.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平时习篆隶较多,个人认为临习此碑要注意1:因字立形富于变化,2:对称平衡,稳中寓奇,3:点画避让,参差错落,4:上紧下松,上密下疏.此碑总体笔画较细,然细而不弱,似铁画银钩,率直而含蕴.线条凝炼,瘦劲,以方笔为主,尤其在雁尾处十分明显,结构呈扁形,严谨方正.整篇章法均匀,无特别夸张之字,通篇的统一内部又蕴涵着细部的丰富变化及笔画间的映带关系和节奏感.也正是从这些方面体现出礼器碑独特魅力.不当之处敬请众师友批评.

种田将军 发表于 2007-9-25 08:40

上菜em8 em8 em8 em8 em8 em8 em8 em8 嘿嘿

谷国伟 发表于 2007-9-25 10:22

原帖由 刘洪 于 2007-9-24 00:2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东汉隶书碑刻多至700余种,且一碑一奇,莫有同者.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平时习篆隶较多,个人认为临习此碑要注意1:因字立形富于变化,2:对称平衡,稳中寓奇,3:点画避让,参差错落,4:上紧下松,上密下疏.此碑总体笔画 ...


谢谢刘洪先生的参与支持!

吮露斋主 发表于 2007-9-28 20:19

支持一下,也来发几张。

http://s1.album.sina.com.cn/pic/40ab42d7020019vc
http://s2.album.sina.com.cn/pic/40ab42d7020019vd
http://s3.album.sina.com.cn/pic/40ab42d7020019ve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青少年书法》、书法网联袂推出“经典竞临”第五期:《礼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