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书呆子 发表于 2007-9-13 23:52

公开的黑名单--------关于九届国展

公开的黑名单--------关于九届国展

最近常有人问我:“呆子,你说九届国展能不能办好?”,我告诉他:“应该能办好!”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20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国展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就是有没有“出事”!什么叫“出事”?有猫腻大家知道了,才叫“出事”,有猫腻谁也不知道,就不能叫“出事”。

事是怎么出的?知道猫腻的人你传我我传他,百转千回大家都知道了,得,出事了;受害人、好事人把猫腻公布于网上,一下子地球人都知道了,得,出事了;哪个不怕死的或没照顾周到的记者比如蔡树农,如椽大笔一批判揭露,得,出事了!

任何一届书法篆刻展,都有猫腻,这两年的展览,不成功的兰亭奖有猫腻,成功的行草展、篆刻大展也有猫腻,九届国展不可能没有猫腻,好坏展览的区别仅仅在于猫腻的多与少、轻微与严重,更主要的在于猫腻有没有暴露也就是说有没有出事。

为了不出事,主办者必须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平衡能力,一个是控制能力。面对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集体的,个人的,获奖的,入展的,投稿的,评委的,关系近的,关系远的,有背景的,无背景的,传统的,现代的,楷书的,草书的,等等等等,这么多的需求当然不能一一满足,能够做的只有平衡,平衡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你有苦不知道,有苦不愿说。

平衡术还不够,平衡术不可能使所有人都心理平衡,要想不出事,还需要控制,控制谁?首先是控制人,胡萝卜加大棒,让你有苦不敢说,不能说;其次是控制媒体,让你媒体闭嘴,让有苦的人没地方公开说。

一个张海、赵长青,再加上一个陈绍基,按照这三位目前的地位、处境,似乎不大可能挖空心思自己想搞点猫腻,他们没有理由不想把展览搞好。这三位都是深谙平衡术和控制术的高手,他们来平衡控制,出事的可能性比较小。从前一阶段的工作看,比以前也确有起色,钱也落实了,工作也很细,大有志在必得之势,别说,照这样下去,猫腻还真有可能露不出来,还真有可能不出事!

但是,这个社会毕竟是开明的社会,民主的社会,透明的社会,你纵有天大的平衡艺术、控制艺术,也不一定把所有人都搞定,所有的媒体搞定。你搞定了99%,那1%未被搞定的人里,就有可能有一个孙向群!一个孙向群,就折腾了八个月!范伟老兄说的好:“防不胜防啊!”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网上看到的“公开的黑名单”。名单实际是刘正成组织的六届中青展获奖名单,之所以称为黑名单,是因为在这个名单里每一个获奖者的后面都有推荐他获奖的责任评委名字,而很多获奖者和推荐人都具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这个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黑”字,在这个名单里我们能够看出获奖名额是怎样被各位评委瓜分的。之所以是“公开的”黑名单,是因为这个名单是公开的,也许刘正成主持的六届中青展也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但他却起码做到了对部分敏感事实的巧妙的公开。

面对这个公开的黑名单,当我们指责这些评委以权谋私照顾学生、照顾关系时,我们似乎不忍心再指责主办者刘正成,因为我们能判断出这些猫腻是评委的猫腻而不是刘正成的猫腻,评委尽管是刘正成主持选的,但换我们自己也没有把握选出比他们更有水准、操守更好的评委,刘正成时代之所以至今还有人留恋,恐怕和他玩的聪明、玩的高级有关吧。

这就是展览“公开”、“透明”的意义,你不公开、不透明,没猫腻也让人怀疑有猫腻,你公开了透明了,有猫腻大家也不一定把责任推到你身上。

所以,检验九届国展是否办好的一个最最重要指标就是----------展览有没有公开,有没有透明!

天生书呆子 发表于 2007-9-13 23:53

这就是公开的黑名单

黔墨 发表于 2007-9-14 00:42

众人皆醉,我独醒。支持!em1 em1 em13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7-9-14 00:46

希望九届能及时.同步.公布黑名单,不要马后炮em8

逸墨斋 发表于 2007-9-14 08:40

em2 em1 em1

圣手书生 发表于 2007-9-14 10:45

em1 em5

老九同志 发表于 2007-9-14 10:46

face18 face18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9-14 11:10

看来,许多事情,只有过后才能搞清。从“公开的黑名单”,到“公开的秘密”,也算是当代书法展览史的进步?!

渭水散人 发表于 2007-9-14 11:41

海,为啥还提刘正成呢?提起他我就想起“蒙山人”了,这案子至今还没有结案。em4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em4
仅这一点,老刘永远难被我尊重!

[ 本帖最后由 渭水散人 于 2007-9-14 11:44 编辑 ]

一岸 发表于 2007-9-14 19:33

em1 em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公开的黑名单--------关于九届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