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jun
发表于 2007-6-1 17:28
说实话:因为工作忙,对五号线关注的并不是太多,说错话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同道海涵!
印象中五号线书友多为70年代生人。对于书法也都有着很深的理解和扎实的基本功。
饱满的创作欲望和***,从每一个人的笔端流露出来,或者说是宣泄出来。
而这种永动力是艺术创作最难能可贵的。
赖昌平的篆书给我的印象很深,取法古玺文和简帛,对大篆有着很强的驾驭能力,中间透露出一股文人的智慧和帅意,轻轻松松,娓娓道来。与他的行书款字,彼此呼应,整体感较强。
陈明华的行书内敛厚重,小手札亦写得大气磅礴。
李澍周的行草略有徐生翁的感觉,得拙趣。
篆书有王友谊的影子,多了些持重与性情,很好。
篆刻粗头乱服,略有王镛的影子。但略显支离,边款较佳。
张东辉篆书稳重生动,时有奇趣,观之常有会心处,我很喜欢。
柴天鳞的书法融会真草隶篆于一炉,而又相安和谐,很不易。也很引人注目。
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线条的过人能力。
董玮的字略有张国辉的影子,惜略嫌拘谨。
李林诸体皆能,打动我的还是小篆。
刘萧从字上可以看出,人很聪明。对作品的整体控制能力较强。
然而细节上个别处略欠推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许飞飞年轻有为,字写得很有***,这是优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又会暴露出相反的一方面。建议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传统,定会更上一层。
以上是一门外汉胡诌几句,敬请各位老兄别见怪。
自从五号线大旗在书坛扬起,引起包括我在内的大家的关注,也是我所推崇和学习的。
衷心祝愿五号线越飞越高……
河北青年报 成君顿首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1 17:36
原帖由 chengjun 于 2007-6-1 17:2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实话:因为工作忙,对五号线关注的并不是太多,
说错话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同道海涵!
印象中五号线书友多为70年代生人。对于书法也都有
着很深的理解和扎实的基本功。饱满的创作欲望和***,
从每一个人的笔端流露出来,或者说是宣泄出来。而这
种永动力是艺术创作最难能可贵的。
赖昌平的篆书给我的印象很深,取法古玺文和简帛,
对大篆有着很强的驾驭能力,中间透露出一股文人的
智慧和帅意,轻轻松松,娓娓道来。与他的行书款字,
彼此呼应,整体感较强。
陈明华的行书内敛厚重,小手札亦写得大气磅礴。
李澍周的行草略有徐生翁的感觉,得拙趣。
篆书有王友谊的影子,多了些持重与性情,很好。
篆刻粗头乱服,略有王镛的影子。但略显支离,边款
较佳。
张东辉篆书稳重生动,时有奇趣,观之常有会心处,
我很喜欢。
柴天鳞的书法融会真草隶篆于一炉,而又相安和谐,
很不易。也很引人注目。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线
条的过人能力。
董玮的字略有张国辉的影子,惜略嫌拘谨。
李林诸体皆能,打动我的还是小篆。
刘萧从字上可以看出,人很聪明。对作品的整体控制
能力较强。然而细节上个别处略欠推敲。还有很大的
提升空间。
许飞飞年轻有为,字写得很有***,这是优点。但是
在某种程度上,又会暴露出相反的一方面。建议在此
基础上,深入发掘传统,定会更上一层。
以上是一门外汉胡诌几句,敬请各位老兄别见怪。
自从五号线大旗在书坛扬起,引起包括我在内的大家
的关注,也是我所推崇和学习的。
衷心祝愿五号线越飞越高……
河北青年报 成君顿首
em1 em1 em1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6-2 22:35 编辑 ]
潇溪
发表于 2007-6-1 17:46
em1 em1 em1 em1
lhj_2001
发表于 2007-6-1 19:48
这也敢拿出来,不要。那天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
邹方臣
发表于 2007-6-2 22:28
原帖由 lhj_2001 于 2007-6-1 19:4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也敢拿出来,不要。那天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
非常期待老兄的大作.
邹方臣
发表于 2007-6-2 22:32
弟兄们的作品都相当出彩.
相比之下,明华的感觉没有把最佳状态发挥出来,可能是因为筹备展览太忙吧.
记得兰亭奖的展厅里明华那个作品,着实让我叹服了好一阵子的.
凡俑
发表于 2007-6-3 20:21
em1 请问在职人员怎么就读中国书院
凡俑
发表于 2007-6-3 20:28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凡俑
发表于 2007-6-3 20:28
em1 em1 em1 em1 em14 em14 em1 em1
凡俑
发表于 2007-6-3 20:30
看网上不过瘾.希望看书face13 face13 face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