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 发表于 2007-4-25 10:47

求助!!!请诸网友提供浙江--应均先生艺术相关资料

本人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是应均的书法艺术,因为应均的资料太少,前几年西泠印社出版的<近代中国书画家应均>和<应均书画集>现在也很难买到,给我论文的完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真心希望广大网友同道助我,如果您手上有应均的艺术(书法 国画 篆刻)相关资料或评论文章,购买应均的书的信息等等,请和我联系,万分感谢!我最近想去一趟应均故里浙江永康市,不知有没有永康的书道朋友愿意和在下交流,十分期待!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张二苏 200062
       电话 13816058367

丁剑 发表于 2007-4-25 11:29

应均先生是一流大家,我十分喜欢.提供一些图片给张先生

http://www.artchn.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11/20061115234254421.jpghttp://www.artchn.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11/20061115234254339.jpg
http://www.artchn.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11/20061115234254583.jpg
http://www.zgshj.net/ddimg/uploadimg/20050927/1756441.jpg

http://www.zgshj.net/ddimg/uploadimg/20050927/1756444.jpg

http://www.yishujie.com/picts/1151-2288.jpg


http://www.artokok.com/upfilephotos/2007-1/artokok.com_2007116948427903.jpg
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12582848.jpg
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15914011.jpg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22750848.jpg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25414510.jpg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32455866.jpg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35677178.jpghttp://bbs.art86.cn/attachments/UploadFile/2005-9/200591822544325968.jpg






丁剑 发表于 2007-4-25 11:30

在彼空谷其人如玉
读应均兰石书画
□应玉石


我家客厅挂着应均画的一幅玉兰立轴。画面清新简单,只见一丛剑叶披离的山兰临风斜簇。而令人惊叹的是在兰花上侧,作者突然绘笔直下,有所偏颇地分割画面,侧锋铺毫造就削壁奇峻的山势。因此赏画人恍惚置身于空谷之中,渐觉清风徐来,暗香浮动。这一神来之笔,使你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画,都有同样的感受。“松石山民”应均笔下的玉兰,大多是这类抱石深谷的兰草,丰姿各异,野趣横生;还有根移楚苑的兰束,和摆设案头以供清玩的盆栽兰蕙。看这些作品比之入花市进苑圃赏兰,更能引人入胜。其中的诗情画意往往会默化你的情怀,牵动你的思绪,让人如闻渔歌,淡忘世俗尘嚣。
  以“应均体”题写的诗文补白与玉兰相映成趣。松石山民的乡亲永康人,喜爱这种结体奇特的行草书法,一时又不能从书学渊源上说清妙在哪里,便不无自豪地称之为“应均体”。这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然而时至今日书坛的专家惊喜地发现,“应均体”有“超前”的审美情趣和“现代意识”。

  我对叔公应均的翰墨生涯知之甚少,也未深知叔公生前的抱负。现在细读他的一些遗作,觉得都是有所寄托的,他在笔端执着地抒发情怀,努力实践自己的艺术追求。用幽兰比喻自己,孤芳自赏,固然是避世的消极观念,不足效法。可是他那种洁身自好的情操,对生活在旧社会的人来说仍不失为高洁的德行。至于毕一生精力,潜心研究书画学问,有所开拓创新,为书画艺术殿堂添光彩,则是难能可贵的。因而,这几年来闻名海内外的西泠印社接连为他出书:《近代中国书画家应均》、《书画名作丛编·应均画兰》相继问世,去年为纪念应均逝世60周年还推出大型版《应均书画集》。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应均提供了丰富资料,读者可从中窥见应均这位上世纪30年代书画篆刻家的德艺之一斑。

潇翰 发表于 2007-4-25 11:52

眼界大开!em1 em1 em2 em2

黔墨 发表于 2007-4-25 13:49

以上资料已够二苏先生写一篇论文了。哈~

高山竹 发表于 2007-4-25 23:03

应均与徐生翁有几分相似,翻民国书法,还会看到不少类似的书家,这是那时的流行书风。em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请诸网友提供浙江--应均先生艺术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