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instar 发表于 2007-2-23 19:58

还有,我觉得对我们来说.要把所有的书体都学好,也是不现实的.
不同的书体的笔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学的是它们的笔法,再看自己适合写哪种.专攻即可!!

北京老壶 发表于 2007-2-24 01:58

继续探讨吧,该说的应该都说出来了.

suminstar 发表于 2007-2-24 10:19

实际我手上的帖还是很多的,我就列下
先秦:石鼓文
秦:峄山碑
汉:石门颂 礼器碑 鲁峻碑
魏晋唐小楷
晋:大王十三墨迹
南北朝:龙门二十品 文殊般若经碑 及其他的一些有名的魏碑除墓志
隋唐:智永 真草千字文董美人墓志
    等慈寺碑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皇甫诞碑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孟法师碑 摹兰亭序 大字阴符经
    陆柬之 文赋
    孙过庭 书谱
  武则天 昇仙太子碑
    颜真卿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大唐中兴颂 李元靖 自书告身帖八关斋会报德记 及行书作品
  怀素 自叙帖 小草千字文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宋:苏 轼 表忠观碑 及行书集
  黄庭坚 行书集
元:赵孟頫 六体千字文
明清的东西我不看,觉得他们不如以前.这里很多的帖我只读,不临.没那个水平!从中也得出了一些心得.有的想法很幼稚的,比如临篆隶是为写好颜.应该还有很多东西写.我要想想!!

suminstar 发表于 2007-2-24 11:22

先看看这个,明天发个好的

北京老壶 发表于 2007-2-24 12:19

比如临篆隶是为写好颜.
过去我也这样认为,现在改了,临什么都是为了控制笔.
勤礼太难了,我觉得临到六十或许能有点模样.

披褐堂 发表于 2007-2-24 16:42

原帖由 北京老壶 于 2007-2-24 01:58 发表
继续探讨吧,该说的应该都说出来了.
壶兄,小弟若有言语不周之处,万请海涵。尽咱的所能,帮助初学者是咱的责任啊!而且,这样的讨论对咱和初学者都是有益的,首先咱要动脑筋,要知道三轮车和自行车的比喻我可是想了好半天啊!
他们同意谁则是他们的问题了。em13

披褐堂 发表于 2007-2-24 17:05

原帖由 秋蝶 于 2007-2-23 09:01 发表
从两位老师的辩论中,更深入地了解了楷、隶篆在书法中的重要性。无论先碰谁,只要能持续学书兴趣永不厌倦就最好。

披褐堂老师的“我的意思就是主攻楷书,偶尔涉猎其他,一方面丰富笔法,一方面换换口味,也会 ...
小妹不仅书艺日进,对书法的理解也。。。。。。好像比较支持我!
通过和壶兄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大家思考一些问题,如果都能有所获,则我与壶兄都会倍感欣慰!书法网虽然不给我们发工资,但我们的责任心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谁要花钱来找我学,我会更认真的哦。em4 )

秋蝶 发表于 2007-2-24 17:17

不发工资,我给两位老师上送礼物吧em11 em11 ,这里虽然斑竹不少,但最尽责的就是你们两位。我从你们那里偷去不少呢em4

北京老壶 发表于 2007-2-25 12:29

秋蝶姐姐,这里的斑竹都很好的.有的朋友不方便来,能来的当然会多做一点.
嘿嘿,偷偷告诉你我在这撬班也是好几个月的啊.
堂主,我们讨论问题,不会有什么言语不周的顾虑.
现在的问题是,我也是初学者,我是跟初学者一起学,您是老师.您是告诉我们怎么学.
所以,我说不清楚的时候就只好继续学了.
自行车与三轮车的举例我没弄明白,但是我小时候去煤场玩,那里的大叔都不让我登他们的三轮车,说会登三轮了就学不会自行车了.
其实上一座山,可以用拐杖,也可以不用.可以从东边上,也可以从西边上.
书法也一样,有的人从隶篆开始可以学好,从楷开始就不一定可以学好了.
有的人是反过来的.
但是,作为一般规律的探讨就不同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秋蝶 发表于 2007-2-25 16:13

就是,凡事因人而异,只要能终身热爱书法就没错。

是不是我人不老资格老啊?老壶大哥非要叫俺姐俺也就不敬酒不吃吃罚酒了,呵呵em8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书感悟